- 十三五政策及新聞
- 光伏產業政策
- 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政策
- 自貿區政策
- 區域經濟政策
- 一帶一路政策
- 縣域經濟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創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規劃政策
- 國家高新區政策
- 火炬計劃項目政策
- 高新技術企業政策
- 科技企業孵化器政策
- 創新型產業集群政策
十三五首納互聯網金融 和付破解小微融資難
來源:未知 日期:2015-11-22 點擊:次
11月9日電 在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互聯網金融首次被寫入中央五年規劃中,作為國內首創的小微移動金融平臺——上海和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付”)創始人兼CEO陳曜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三五即將開局,互聯網金融行業在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在行業規范化同時,必將遵循優勝劣汰的商業規律。”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蓬勃發展,先后出現了傳統金融業務的網絡化、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大數據金融、眾籌和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等多種模式。
行業專家表示,作為傳統金融的一種創新,互聯網金融備受肯定。但因為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是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及廣泛應用而自發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由此使其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了缺乏有效管理等問題。
陳曜也贊成這一觀點:“因為缺乏管理和政策指引,我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呈現野蠻增長特點,風險性及穩定性成為業內的詬病,此番互聯網金融首次被寫入中央五年規劃是國家規范金融秩序邁開的重要一步,也標志著互聯網金融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近年來,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大、成本上升、融資困難和稅費偏重、成活率低等一系列困境成為業內熱議的焦點。據業內人士分析,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服務的熱情不高,這種情況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改變。而P2P公司雖然更靈活,服務更好,運營效率更高,但是信息不對稱的癥結所帶來極大的風險也是不容忽視的。
陳曜指出:“小微企業融資的特點是小、頻、急,首先需要用最便捷的方式觸達小微企業,那就是和付手機APP平臺,通過移動技術掌握小微企業消費行為,形成服務粘性和數據體系,進而通過信用體系為小微商家提供所需要的金融產品及增值服務,更好地解決融資難的問題。這就是和付‘移動財務工具+全面金融平臺服務’相結合的創新模式。和付作為移動金融平臺開創者,將始終致力于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中新網金融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