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產業迎來戰略機遇期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1-15 點擊:次
中國是目前應用機器人數量最多的國家,但產業發展相對較小、競爭能力較弱。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機電工程與計算機系終身教授武新章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內機器人行業水平,還處在互聯網行業發展到1995年的水平,但行業成長空間巨大。”中國機器人產業有望借道“中國制造2025”實現彎道超車。
機器人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武新章指出,過去十幾年間,美國非常重視先進制造,近年來也一直號召制造業回歸。“美國制造業的回歸”很大程度上指的是用機器人來代替人工勞動。“未來十年,美國還將大力推動先進制造,從精密醫療、大腦計劃、先進汽車、智慧城市、清潔能源、節能技術、教育技術、太空探索、計算機等新領域切入,在這些領域里機器人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而中國高端制造業也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期。武新章分析稱,政府重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給產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環境,中國的機器人行業有望借道“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機遇實現彎道超車。但中國產業資本在機器人領域的投資目前還不到總資本量的百分之一,未來投資和發展空間巨大。同時,中國工業體系完整,產業鏈齊全,為制造終端產品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已有數百家機器人企業在中國誕生,很多風投還在積極跟進。”
電機技術是產業“心臟”
“這波風口應該被稱為‘智能化機電系統’。不管機器人,還是無人機或簡單的電動車輛,實際上是以電機為核心的驅動系統。這也是為何電機行業被稱為機器人領域的明珠,相當于行業的心臟。”武新章稱。
電機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不過目前中國機器人企業主要還在使用國外的電機。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曾表示,在中高端的減速器、控制器和電機上,中國基本依賴進口。
武新章表示,中國的電機在質量上還達不到國外最先進水平。“電機生產不僅是設計問題,還有工藝問題。國內還沒有解決工藝生產尤其是大批量制造的工藝問題。盡管目前國防制造的工藝足夠,但民用電機的精度還有待提高。”
例如機械滾珠的軸承,國內企業還多在使用其他國家的成品。如果沒有優良的軸承,機電系統就無法達到速度高、功率大、振動小、壽命長的良好性能。“日本安川電機公司生產電機也生產機器人,我們可以買他的電機來制造自己的機器人。如果電機價格大幅提升,我們制造的機器人在成本上就沒有優勢。”
此外,各家公司的工藝技術鮮有“公開面世”,“大家對工藝技術都閉口不說,也找不到專利,相關論文就更少。”武新章稱,在美國,很多大型科技公司“圈養”著一批科技精英,但很多核心工藝技術往往掌握在一些小公司手中。這類公司通常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他們產品單一,但卻有足夠的核心客戶,并不謀求極速擴張成為一個商業帝國。遇到經營困境,會得到政府特別資助,以保障其創新能力的延續。“如何借鑒國際經驗,生產出國產的優良電機、核心零部件尤為關鍵。”
對于行業未來發展,武新章認為,會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呈現巨大成長空間。橫向來看,智能化機電系統不僅是某款終端產品,更重要的是帶來整個產業鏈的興旺,包括機器人總裝、電機、減速器、電池、機器人控制、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各個板塊。而從縱向來看,上述板塊可以細分出若干專業領域。例如,電機領域細分成研發和驅動等方面;大數據領域細分成大數據的軟件和模式識別等方面;半導體則包含機械加工和供貨等方面。“每個細分領域都由企業最終連接起來,每個板塊也會呈現不同的并購風格和特點。”
互聯網企業悄然布局
“不同于軟件行業,硬件的發展面臨生產產能的問題,必須投資足夠、開廠足夠,買足夠多的優質數控機床,再加上一流的工藝技術,才能生產出優質的終端產品。”武新章說。
近年來,谷歌連續收購了數家高精尖的機器人企業,引得行業的廣泛關注;給馬云注入第一桶金的日本首富孫正義,也開始投資機器人企業;而馬云自己也準備涉足這個領域。
“資本尤其是互聯網企業開始悄然布局,”武新章稱,“互聯網在過去20年讓軟件、通訊變得非常方便和發達,未來幾十年,硬件領域則會有一個大突破。”
按照目前國際流行的做法,不少大型科技公司往往通過跨國收購或者成為大股東等方式,入主行業內核心優質企業,獲得核心技術后再進行資源整合。例如與知名大學合作,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生產流程。“中國并不缺乏資本,當資本進入一個新的專業領域時,需要專家的指導,找對市場最終產生良好的效應。”武新章預測,未來機器人發展會細分出很多不同的子領域,每個子領域都會進行充分的競爭以及不斷的產業兼并,這種并購甚至是在國際化的范圍進行。投資人不僅要投資某個具備增長潛力的初創公司,更要在中觀層面上做好兼并、重組、整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