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敲定稻米產業規劃發展:豐產導向轉為優質
無錫敲定稻米產業規劃發展:豐產導向轉為優質
來源:未知 日期:2019-11-06 點擊:次
無錫稻米發展計劃近日排定,延續多年的“豐產”導向開始向“優產”轉變。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到2021年優質食味水稻推廣面積占比要由去年30%提升至65%以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約60萬畝糧食將在生產、加工、銷售方面提檔升級,“讓更多的糧農從賣稻谷轉向賣米,這是方向”。
多年來無錫稻米產業一直重“豐產”,加上為鼓勵農民種糧而推行的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導致諸多種糧大戶、合作社熱衷種高產稻、以賣稻為主。市農口部門調查顯示,2014年每畝種糧收益普遍達1000元左右。但這些高產稻加工成大米后吃口、色澤都一般。前兩年,稻谷最低收購價走低,人工、農資等成本連年上升,種糧的收益空間日益收緊。
能否產出好米,取決于多種因素:品種、機械化精確栽種程度以及加工環節的精細化等。優質稻米發展計劃的出爐,將推動糧食生產全流程進一步優化。
種植環節“毛估估”、人工+老舊農機作業方式將翻篇。宜興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陳可偉介紹說,借力高效農機實行精細化耕作既“開源”又“節流”——人工插秧一天只能插一畝,手扶插秧機一天作業15畝,而高效插秧機可達45畝左右,且秧苗成活率要較傳統人工作業提升約10%。讓更多新型、高效農機入田作業,全市高效設施農業機械補貼將由前兩年的一二百萬元增至三四百萬元,重點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高效設施農業機械化作業全覆蓋。政策扶持同樣將覆蓋糧食產銷后道環節:符合條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事稻米加工、銷售的,在帶動農戶數量、年銷售額等方面達到一定要求的,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給予支持,以擴大低溫儲藏和精細化加工等設備的使用,拓寬銷售渠道。
好大米要讓人熟知,事關品種的推廣,也需要新的農業服務模式來推動。市農業農村局人士說,僅由為數不多的農技人員到田間地頭推廣優質食味水稻品種的方式見效慢,已難以為繼。到2021年,無錫將建設10個左右優質稻米產業示范基地,將優質品種的種植、推廣轉為可視化、常態化、規范化。現有4個味稻小鎮、2個省級農業園區水稻基地將加快引入新技術、新產品、新管理經驗;現有4個稻米產業化聯合體也將擴容,農業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抱團”經營機制將完善,以更好地開展稻米品牌化經營。3年后,水稻品種優質化、種植基地規模化、生產過程綠色化、管理智能化、產品品牌化、銷售渠道多樣化將成為無錫優質稻米產業規劃發展的主線,種植效益有望提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