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助力北京高精尖產業規劃發展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助力北京高精尖產業規劃發展
來源:未知 日期:2019-12-02 點擊:次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關于“支持依托企業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2017年11月,科技部制定了《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指引》,文件明確了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建設目標和原則等,并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布局建設20家左右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2018年初,由科技部推動、由北京市支持、由北汽集團牽頭建設,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應運而生落戶亦莊開發區,成為我國汽車行業首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國創中心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牽手技術創新團隊并支持其成長,協助對接產業企業,促進成果轉化加速,對具備一定條件的項目給予資金、技術、設備、智力等全方位支持,并定期向共建方和行業伙伴推介高潛力、風險可控的技術成果。
國創中心緊密圍繞習總書記的指導方針,秉持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的基本思路和要求,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找準了方向,完成了中長期發展規劃,積極地發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新模式、新技術。作為新生態、新模式和新技術的集成體,國創中心的探索與實踐有助于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引領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快我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
(一)新生態:聚焦產業、企業主體、開放協同
依據《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指引》中的功能定位要求,國創中心是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以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應用為核心,采取企業法人形式開展活動的創新平臺。
1.目標:世界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策源地
國創中心以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策源地為總體目標,力爭打造一個“中心”、兩個“高地”、三個“平臺”,即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共性、前沿、關鍵技術的集成創新中心。國創中心致力于構建新能源汽車新生態圈,為全行業提供開源整車技術驗證平臺、前沿技術檢測平臺、知識產權共享平臺,創投孵化培育平臺的優質技術服務。國創中心以研發為產業,以技術為商品,不與高校爭學術之名,不與企業爭產品之利,依托4個平臺加速先進技術的產業落地。
2.定位:綜合性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平臺
為建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創中心以產業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為核心,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協同推進現代工程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打造創新資源集聚、組織運行開放、治理結構多元的綜合性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從六大方面發力:突破新能源智能汽車的“卡脖子”技術;聚焦于從科學技術到產業的中間轉化環節;打通產業鏈和創新鏈之間的綠色通道;著力推進跨領域、多行業深度融合;構建創新開放、協同、共享的體制機制;凝聚與整合全球各類創新資源,構建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創新生態圈。
(二)新模式:改革牽引,市場體制,平臺機制
依據《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指引》中的建設原則、治理結構與管理機制要求,國創中心堅持以改革為牽引,采用多樣化模式創新、市場化運作體制以及平臺化運行機制,有效促進國創中心高效發展。
1.多樣化模式創新,獨立式團隊運行
國創中心目前已經建成約15人的核心管理運營團隊和130多人的科研及管理團隊。同時,國創中心建立了專家與核心員工長期激勵機制,設計短期與長期浮動激勵相結合、現金與股權激勵相結合的內外部激勵體系。此外,國創中心積極營造開放、包容的工作氛圍,為業務展開和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2.國家級創新中心,市場化運行體制
國創中心是汽車行業首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由科技部委托北京市依托北汽集團建設而成,采用的是企業法人制度,這種制度使其運營更具靈活性、更能適應市場需求和環境變化、更能吸引創新資源。堅持市場化運行體制,國創中心形成了多元化的人才引進機制、以人為本的培養機制、靈活的激勵機制等。
3.扁平化業務管理,精簡式平臺運行
作為獨立法人實體,國創中心采用了投管分離的扁平化組織結構。董事會、戰略指導委員會為公司的主要決策層,其中,股東會是國創中心的最高決策機構,董事會由股東單位推薦,股東會選舉產生,負責重大事項的決策,并對后續發展運營進行指導及資源協調;戰略指導委員會由國家科技部、北京市政府、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依托共建方代表等組成,負責審議國創中心發展規劃等重大戰略事項。國創中心經營團隊為執行層,采取主任(總經理)負責制。中心主任全面負責戰略規劃、技術研發、行業服務、創新投資、運營管理等工作;技術專家委員會由25名國內外知名技術專家組成,負責審議國創中心技術規劃、重大項目立項、成果驗收等事項。以“跟隨戰略、高效協同,追求靈活、保持規范”為總體思路,國創中心確立了6個業務群和23個業務單元的柔性架構,具體負責公司的日常運營和項目執行。
(三)新技術——共性技術,前瞻研究,開放開源
依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指導,國創中心與行業共建方共同規劃與合作,針對前沿關鍵共性技術,建立開發和驗證實驗室,向全行業提供共性技術服務,建立“9+4”技術規劃。在智能網聯、燃料電池、動力電池、電驅動、電控、輕量化、插電混動、前瞻技術和整車集成九個領域聯合共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研發能力;為行業提供開源整車技術驗證平臺、前沿技術檢測平臺、知識產權共享平臺、創投孵化培育平臺的優質技術服務。
在總體技術規劃的指導下,國創中心吸引了由孫逢春院士為委員會主任、由知名技術及產業專家25人組成的技術專家委員會,參與國創中心的技術研發方向決策。國創中心通過與國內外50多個科研機構和創新平臺、上百個優秀團隊和項目對接,梳理了智能網聯、燃料電池、電驅動、動力電池、輕量化等多個技術方向的創新資源地圖。
2018年成立至今,在國家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和產業共建方的大力支持下,國創中心與國內外生態圈伙伴緊密合作,基于北汽新能源EU5車型推出了全球首個“純電動乘用車開源整車驗證平臺”,研制了冬奧組委園區無人駕駛概念車、電電混合氫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高性能新型兩擋電驅動總成等多項關鍵技術平臺,開展了新能源汽車車規半導體測試驗證和電動汽車矩陣式自動充電系統搭載驗證工作,啟動了與西門子戰略合作的新能源智能汽車整車能效分析實驗室建設,舉行了四次行業高端技術學術沙龍,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和顯著進展成效,獲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致好評。
國創中心在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生態、新模式、新技術集成體的過程中,在國家科技部指導和北京市政府支持下,快速集合國內外優質資源、匯聚人才、資金、項目、創新等優勢,借助市場化的運行機制、現代化的管理機制、多元化的投資主體、靈活多元的創新人才,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機制的有益探索,必將成為北京市高精尖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功能定位的新引擎,更將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發展,實現“汽車強國夢”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