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發布 為新能源汽車“指明路徑” 不等于干預技術路線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發布 為
來源:未知 日期:2019-12-30 點擊:次
《成都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發布,規劃中提到,成都目前已聚集氫能產業鏈企業及院所50余戶,覆蓋氫氣制備、儲運、加注和檢測,燃料電池及整車(機)研發制造等主要環節。
●氫氣制備、儲運、加注、檢測環節,聚集了天一科技、亞聯高科、中材科技、華氣厚普、中測院等企事業單位。
●燃料電池環節,聚集了東方電氣、榮創新能、億華通等企業。
●整車(機)制造環節,聚集了成都客車、中植一客、四川豐田等汽車企業以及中車成都、新筑股份等軌道交通企業。
四川是水電大省,目前豐水期富余水電可制備氫氣約2.53億噸,未來水電解制氫市場前景相對較好;氯堿化工產業基礎扎實,具有豐富的工業副產氫資源。
同時,天然氣資源儲量富足,約占全國天然氣資源總量的19%,且形成了“三縱三橫”的管網格局,為天然氣重整制氫提供了潛在的氫源保障。
規劃目標
產業發展目標:到2023年,全市氫能產業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培育從事氫能相關業務企業100戶,其中百億以上企業1-2戶、50億以上企業2-3戶,初步建立健全覆蓋全市、輻射全省的氫能產業體系,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及產業配套能力,建設全國知名的氫能產業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技術創新目標:重點開展燃料電池電堆及動力系統、氫氣儲運與加注等關鍵技術協同攻關。到2023年,力爭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體積功率密度達到3.5千瓦/升,冷啟動溫度達到零下30攝氏度以下;車載燃料電池系統壽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成本大幅下降;車載高壓儲氫及加注壓力達到70兆帕。打造全國領先的氫能產業核心技術創新高地。
應用推廣目標:到2023年,全市在客車、物流車、環衛車、出租車、公務車、共享汽車等領域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2000輛以上;建設燃料電池有軌電車示范線2條,示范線路總長30公里以上;燃料電池在無人機、分布式能源、船舶、各類電源等領域開展示范應用;建設覆蓋全域成都的加氫站30座以上,形成以成都平原為中心,輻射全省的氫能綜合交通網絡;“氫生活”理念融入大眾生活,將成都塑造成為全國氫能產業示范應用標桿城市。
發展重點
一、整車整機
1.優先發展燃料電池汽車。重點發展燃料電池客車、物流車、環衛車、工程作業車,加快發展燃料電池轎車、SUV/MPV,鼓勵發展燃料電池叉車、重型貨車。推動燃料電池整車動力集成與供氫系統、安全與監控系統的研發與制造。
2.加快發展燃料電池動車、有軌電車、無人機、船舶等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動車、有軌電車等新制式軌道交通車輛與燃料電池無人機。加快發展以燃料電池提供電力的航空航天、船舶運輸、電子信息、各類電源等產品。支持燃料電池熱電聯供,鼓勵開展燃氫燃氣輪機研究。
二、燃料電池及關鍵零部件
重點發展燃料電池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密封墊、碳纖維紙等核心材料。加快發展氫氣循環泵、空氣壓縮機、氫氣電控噴射、高壓電磁閥等關鍵零部件,以及長壽命、高性能、低成本的燃料電池電堆集成。
支持發展燃料電池系統及其零部件測試平臺、燃料電池控制管理系統、故障診斷系統、能量健康管理系統。
三、氫源供給及存儲設備
重點發展水電解制氫、熱化學制氫等制氫設備及氫氣提純設備,70兆帕車載儲氫、加氫設備,以及高精度流量計、氫氣檢測系統、高性能傳感器、制氫加氫一體機等關鍵零部件及設備。
探索發展低溫液態儲氫、有機液態儲氫及合金固態儲氫等材料、技術和設備,以及天然氣管道摻氫技術。
空間布局
在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郫都區、新津縣、新都區、高新區(西區)、彭州市、雙流區、金堂縣、邛崍市九個區域規劃打造氫能產業功能區(包含五個專業制造產業園、一個氫能產業新城、一個綠色氫都),形成“五園一城一都”的氫能全產業鏈空間布局新格局。
一、五園(氫能產業專業制造園區)
依托區(市)縣氫能產業既有基礎,打造氫車、氫軌、氫機、氫堆、氫源五個專業制造產業園。
1.氫車產業園:依托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重點發展燃料電池轎車、SUV/MPV、客車、物流車、環衛車等整車產品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與制造;依托郫都區、新津縣2個區域,重點發展燃料電池客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與制造。
2.氫軌產業園:依托新都區、新津縣2個區域,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機車及軌道交通裝備研發與制造。
3.氫機產業園:依托雙流區、金堂縣(淮州新城)2個區域,重點發展燃料電池無人機、儲能設備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與制造。
4.氫堆產業園:依托高新區(西區)、郫都區2個區域,重點發展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電堆、膜電極、質子交換膜、碳纖維紙、催化劑,以及氫氣制備、儲運、加注設備研發與制造。
5.氫源產業園:依托彭州市(石化基地)重點發展熱化學制氫、工業副產提純制氫、水電解制氫;根據實際需要,可在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郫都區、金堂縣(成阿工業園)、邛崍市(成甘工業園)等區域開展水電解制氫。
二、一城(氫能產業新城)
依托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打造“兩基地、一高地、一中心”,建設融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氫能產業新城。
1.制造基地:按照上述氫車產業園的產業定位,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與制造,打造全國知名的氫能產業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2.總部基地:落戶企業總部,完善人才公寓、醫療衛生、教育培訓、貿易博覽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與服務,打造氫能產業總部基地。
3.創新高地:引進培育國際一流的氫能技術研究院、院士工作站、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檢測認證平臺,打造全國領先的氫能產業核心技術創新高地。
4.示范中心:推進加氫站示范建設,開展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轎車等整車產品示范運營,打造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中心。
三、一都(綠色氫都)
依托郫都區,打造集研發、制造與示范應用于一體的“綠色氫都”。
1.研發制造:按照上述氫車產業園、氫堆產業園的產業定位,重點發展燃料電池公交車、環衛車、燃料電池及其關鍵零部件,以及氫氣制備、儲運、加注設備研發與制造。
2.示范應用:重點推進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等整車產品示范應用,探索氫能在儲能、醫學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加快推進加氫站及氫能配套設施建設,構建氫能多元示范應用場景,打造全國氫能產業示范應用標桿城市。
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成都市氫能暨新能源汽車產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領導、協調推進全市氫能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加強協同配合,并根據整體規劃制定年度推進方案,明確各階段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建立完善氫能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和工作考評機制,將產業發展和示范應用工作任務納入目標績效管理,確保職責到位,保障各項工作任務高效完成。
二、完善產業政策
制定全市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在項目引進、企業培育、科技創新、示范應用、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做大做強,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加氫站建設審批流程,建立監管體系,推動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為氫能產業規劃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三、加大金融支持
設立氫能產業發展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分階段設立規模適度的氫能產業基金,吸引金融、投資機構,匯集社會資本,激發市場活力。成立氫能產業規劃產融合作貸款擔保風險補償資金池,開展產業化股權債權資助扶持計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氫能產業資金支持。創新金融服務,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支撐作用,鼓勵以股權投資、發債、上市等方式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助力氫能產業做大做強。
四、夯實人才基礎
加強氫能產業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校企合作、國際合作等方式,鼓勵高校、大專院校開設相關課程,培育一批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及各類技能型人才,為產業發展奠定人才基礎。鼓勵和支持企業引進高精尖技術人才,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人才管理機制,吸引氫能領域全球領軍人才和技術團隊向成都集聚。構建氫能產業人才信息數據庫及服務平臺,為氫能領域的專家、科技人才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
五、保障安全發展
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的安全發展。加強安全法規學習,積極開展氫氣特性、氫能基礎設施及燃料電池車輛安全法規、安全標準的宣貫工作,確保依法設計、依法制造、依法建設、依法運營。制定安全應急預案,針對燃料電池車輛等整車(機)的氫、電、機械結構和氫氣制備、檢測、儲運、充裝、加注等各環節,以及極端情況下的潛在危險因素,制定切實可行、處置高效的應急預案。強化安全培訓和檢查,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與考核,積極開展燃料電池整車(機)及氫能基礎設施運行前、運行中、運行后的日常檢查,確保氫能產業安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