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山區發展之南堡鄉產業規劃
邯山區發展之南堡鄉產業規劃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3-25 點擊:次
圍繞“11231”新邯山發展藍圖和“14641”工作思路,南堡鄉將在引進新興產業上下功夫,在把握城鄉建設上求平衡,全面抓好產業項目建設。
1.南部新城建設。支漳河穿過南堡鄉境內5公里有余,河南岸地域屬南堡鄉轄區,涉及北堡楊村、北堡王村、北堡高村、西上宋、中堡村、南堡李、南堡崔、南堡中、南堡前、趙張策、宋張策等村莊。隨著城市南擴,該區域村莊已經成為典型城中村。隨著支漳河不斷改造提升,沿河景色更加怡人,更多人們夢想傍河依水居家生活。這幾個老舊村莊改造已是大勢所趨。目前邯山區支漳河岸已經建成紫岸、榮盛兩個高檔小區,萬聚,屹立花園兩個住宅小區,瀾灣、中南地產、盛世天城三個高檔小區正在建設中,濱河商品住宅區已初具規模。下一步計劃通過過招商引資與具有雄厚實力的開發公司合作,將沿河七個村莊區域土地高標準規劃設計,對老舊房屋拆遷置換,分步實施逐一開發建設,使城鄉一體化,把沿河南岸打造成濱河高檔商品住宅區。
2.“三區同建“項目。北寨前、崔曲、趙莊三個村位于南堡鄉南部,三村相鄰,北有邯大公路,又緊鄰高鐵、高速公路,南靠邯濟鐵路,北寨前村更是55路公交車終點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三個村村莊總占地面積達到1097.07畝。三村位于漳河古道沙帶,自古就有種植鮮桃等果樹的傳統,是河北省優質林果生產基地,銷售果品兼具蔬菜是三個村全體村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和主導產業。
3.趙王仙桃特色林果公園項目。該項目位于南堡鄉東南位置,涵蓋北寨、崔曲、趙莊等村,規劃用地105.5公頃,先期打造成方連片萬畝桃園。在充分利用萬畝桃園和鄉土文化基礎上,運用地形造景等美學和園藝核心技術,打造集休閑觀光、旅游觀光為一體的休閑桃果公園,并配套建設主題果樹采摘園,開發具有生命力強的生態旅游型觀光農業精品和旅游產品,努力實現“林果飄香桃花源、四季花海夢田園”,為市民旅游觀光增景、為農民增收助力。
4.邯磁渠濕地公園項目。邯磁渠南堡鄉段全長3.762km,改造前垃圾遍地,污水橫流,不但臟亂差,而且黑臭毒。2018年南堡鄉對邯磁渠進行全面改造提升:徹底清理河道垃圾、淤泥;河道坡岸砌筑了石頭擋墻,修筑了親水平臺;改建了兩座新橋;新建了一座蓄水橡膠壩;對兩岸河堤進行了綠化;河堤道路正在施工等,基本修復了河道自然生態功能。計劃對邯磁渠繼續大幅改造升級:提高綠化標準;修復沿岸區域生態水系;培育種植特色農作物;建立小型生態濕地生物棲息地等,并參照峰峰響堂水鎮模式,將沿岸村莊包裝成古香古色風格,并打造沿河商業步行一條街,形成集生態景觀、特色農業、休閑娛樂、商業購物為一體的濱河景觀帶。
5.劉高莊現代農業采摘園區。在劉高莊村南,建設占地40畝的現代農業采摘園區,優化用地功能,提升傳統農業價值,構建水系、綠地、農田和濕地構成景觀生態系統。通過引入果樹種植、采摘等農業觀光體驗等可參與的功能,結合親子活動、節假日休閑活動、生態康體休閑游等旅游功能,形成地域特色的現代農業觀光綜合示范區。
6.劉張莊生態河塘項目。在劉張莊村西,建設占地100畝的荷花池。該區域荷花田場地基本條件成熟,具有發展潛力,未來開發中,加以保護及繼續開發其生態、開放性功能,如水上民俗大舞臺、觀荷聽曲、夜光沼澤、凈水濕地等功能,水上舞臺用來承擔水上民俗演出,帶動周邊水系,形成觀荷聽曲的水上空間;舞臺與陸地之間由曲橋相連,與水中燈光秀呼應,形成十里荷塘滿庭芳的意境。
7.渣山公園項目。南堡鄉緊鄰主城區,大量建筑垃圾、開槽渣土外排到我鄉,且治理難,嚴重損害生態環境。為解決這一問題,計劃在南留莊村選址建設渣山公園,利用廢渣、瓦斯灰、除塵泥、工業建筑垃圾等堆積成山,并通過建設配套游玩設施和綠化,將“黑色容顏”,變成處處濃蔭的“郊區綠洲”,打造成為群眾游玩并具有環保教育意義的主題公園。
主要措施:
一是村民住宅規劃。結合專業規劃部門,尊重民意,拆除現有農房,建設居民高層新社區,這樣既可以節約騰出大量土地,又可以通過土地增減掛鉤,進行產業園區和公益設施建設,并通過復耕增加耕地面積。這三個村可以合村聯并又可以每個村根據村情分期各自推進發展,達到以點帶面,全面推進效果。
二是產業發展謀劃。北寨前等三村土地面積較大,果樹和蔬菜種植時間較長,大力發展特色林果產業兼具蔬菜種植。目前村民已經通過土地確權,之后可以通過大戶承包的方式返租倒包,將全村土地進行整合,建設大型林果基地,發展優質林果產業,打造菜藍子基地,同時還可發展果品深加工和農村休閑采摘游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