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果樹行業與其他行業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和成就。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果樹產業第一大國。獼猴桃作為20世紀野生果樹人工馴化栽培最有成就的四大果樹之一。
獼猴桃隸屬獼猴桃科,屬自然分布區南北跨度大,從熱帶到溫帶都有它的蹤影。
4月10日,漢陰召開《漢陰縣獼猴桃產業發展規劃及技術規程》專家評審會。副縣長劉濟兵主持會議,副縣長孔德帥,陜西省果業中心副主任周智孝、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首席專家劉占德、省科技廳農村科技開發中心主任雷玉山等15人組成的專家評審組、縣相關部門分管領導參加會議。
在評審行政會議上,孔德帥向評審組做了全縣獼猴桃產業發展情況的匯報;推薦選舉了周智孝為評審專家組組長,組成了評審組;為劉占德、雷玉山、王正前、張百忍等12名專家頒發了漢陰縣獼猴產業特聘專家證書。
評審行政會議結束后,周智孝主持召開了評審會議,對漢陰獼猴桃產業規劃、漢陰獼猴桃技術規程行了評審。與會的各位專家對漢陰獼猴桃規劃、獼猴桃種植技術規程、種苗質量及管理、種植選地、專用有機肥和大棚架質量五項技術規程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評審。
專家組認為,規劃的總體目標要以生產高端富硒獼猴桃為主線,依托科技,差異化生產,突出特色,圍繞“一核兩帶三軸十園”的總體部署,以月河川道的城關鎮、平梁鎮、澗池鎮、蒲溪鎮、雙乳鎮為核心區,漢陽鎮、漩渦鎮及雙河口鎮、觀音河鎮、鐵佛寺鎮為南北兩帶,選擇海拔300-800米的區域,在江河兩岸土質疏松肥沃、土層厚度大于60cm、坡度小于15度的平地及緩坡地建園,到2025年,建設生態獼猴桃基地5萬畝,實現獼猴桃一二三產總值達15億元,帶動2萬余戶農戶增收,用5-10年時間把“漢陰硒獼”區域品牌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
專家組認為,發展規劃及相關技術規程文本規范,結構層次清楚,內容全面,符合規劃及行業規程編制的正確性、準確性和實用性的要求,一致同意《漢陰縣獼猴桃產業規劃》《漢陰縣綠色獼猴桃生產技術規程》等五個規程通過評審。同時建議規劃及技術規程編制單位要研究吸收與會評審專家意見,對規劃及技術規程文本進一步修改完善,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強化科技支撐、慎重選擇品種和種苗,采取先慢后快的發展模式,重點培育龍頭企業和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的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務體系,著力打造“漢陰硒獼”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高端品牌。
評審會結束后,專家組一行還深入陜西果業集團漢陰有限公司中壩千畝獼猴桃基地、澗池鎮仁河獼猴桃種苗繁育中心、觀音河鎮水田村獼猴桃新品種實驗示范基地為企業指導獼猴桃育苗、施肥、修剪等技術,針對當前管理的重點難點問題一一給觀音河鎮水田村獼猴桃新品種實驗示范基地為企業指導獼猴桃育苗、施肥、修剪等技術,針對當前管理的重點難點問題一一給出了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