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鄉村振興課題專題調研報告
十四五規劃鄉村振興課題專題調研報告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5-21 點擊:次
2018年以來,C區堅持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聚焦“同城化”發展和“后花園”定位,加快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不斷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著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傾力打造美麗宜居鄉村,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全力爭當D鄉村全面振興排頭兵。
一、調研開展情況|
2年9月開始,在進一步疏理全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展的基礎上,區農業農村局選取了全區具有代表性的產業發展鄉鎮五云鎮、現代農業鄉鎮江口鎮、鄉村旅游鄉鎮--鄉、--山、人口大鎮--鎮、--鎮、果業發展鄉鎮--鎮、--鎮進行調研,從產業發展水平、鄉村本土人才、村落居住環境、基層組織建設、村民文化活動等多個方面,了解農村群眾對鄉村振興的自我認知、生活需求、發展需求、政策需求;為做好課題研究提供支撐。
二、全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
(一)聚焦精準扶貧,脫貧摘帽即將達成
嚴守“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聚焦提高脫貧質量,以“三集中一邊倒”的態勢和決心,狠抓工作落實、政策落實和責任落實,從2014年底全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萬戶--萬人、--個“十三五”貧困村、--%的貧困發生率,到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萬戶--4萬人,累計退出“十三五”貧困村--個,減貧--萬戶--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2019年計劃退出的--個貧困村、--脫貧人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貧困發生率將下降至--%左右,完全有信心實現全區高質量脫貧摘帽,全區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二)聚焦產業興旺,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做實產業發展文章,大力發展蔬菜、臍橙、甜葉菊、油茶等農業產業,依靠龍頭企業帶動,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引導群眾自主發展產業,讓農民獲得穩定收益,目前全區穩定發展煙葉--畝;累計發展油茶--萬畝;發展臍橙--萬畝;蔬菜種植面積達--萬畝。充分利用土地確權成果,加快指導土地規模流轉,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累計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家、合作社--家、家庭農場--家,為提升農業規模化、現代化提供了主體保證。強化龍頭培植和農業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了--等農業龍頭企業,C蔬菜搭乘中歐班列、代表--第一次走出國門,打響了D蔬菜品牌,蔬菜、甜葉菊、油茶、果業等產業已成為C名片。實現了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的良性互動。
(三)聚焦補齊短板,生活條件根本改觀
遵循鄉村發展規律,體現鄉村特色,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重點圍繞高質量脫貧,優先完成宜居村組兩不愁三保障項目建設,加快村組“七改三網”基礎設施建設,努力補齊影響農民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有條件和需求的村組因地制宜配置“8+4”公共服務項目,推動所有宜居村組基本公共服務完善提升,提前一年即在--年實現了全區--戶以上不遷并宜居村組整治建設全覆蓋掃一遍。目前,全區鄉鎮公路和行政村公路通達率均達100%、通信網村組覆蓋率--、互聯網行政村覆蓋率--%、行政村衛生室覆蓋率--%;農村常住戶安全飲水達標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入戶路硬化率達--%、安全住房達標率--%、通生活用電率--%,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徹底改觀。
(四)聚焦生態宜居,生態效益逐步顯現
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大力|“廁所革命”、實行了政府購買服務農村環衛一體化保潔,實現城鄉生活垃圾“一把掃帚掃到底”。立足“先做減法、再做加法”的總體思路,全區范圍內大力開展了“空心房”拆除、鐵皮棚拆除、畜禽漁污染源整治,生態宜居帶動采摘、體驗、觀光、加工、包裝、電商銷售等產業鏈條,不斷增強了C區鄉村旅游的“人氣”,全區有各類休閑農業企業--個,年接待游客達--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億元。C小鎮成功認定為--省4A級鄉村旅游點、C農莊成功評為--省四星級農莊,文化城入選為D客家民俗風情之旅精品路線。
(六)聚焦鄉風文明,移風易俗深入推進
堅持扶貧、扶志、扶智、扶德相結合,強化正向引導和思想道建設,廣泛用好互聯網、手機報、手機短信、微信群、公眾號等新媒介宣傳以“移風易俗,樹文明鄉風”為主要內容的鄉風文明行動,倡導勤儉持家、崇尚科學、厚養薄葬,助推文明風氣蔚然成風。以開展扶貧政策宣傳、感恩教育評比為抓手,通過巡回宣講活動、群眾性文藝演出和微信公眾號評選模范等宣傳活動,用身邊正面典型、身邊的事引導身邊的人,扎實開展農村志愿服務、“D新婦女”以及“五星創評”活動,以“智”“志”雙扶為目標開展感恩教育,不斷改變了群眾的精神面貌,不孝老愛親風、亂埋亂葬風、賭博風、鋪張浪費風、迷信風得到有效整治,鄉村文化生活健康繁榮。
(七)聚焦治理有效,基層組織建強有力
注重支部引領,強化黨員帶頭,積極探索開展“黨旗引領·五星創評”活動,進一步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領廣大群眾感恩共產黨、感恩習近平總書記。由村黨支部牽頭,結合主題黨日,按照“農戶自主申報、幫扶干部推薦、村民會議評定、星級結果公示”的程序,定期分家庭衛生、勤勞致富、遵紀守法、鄰里和睦、誠信感恩五類情況進行評星定級,讓群眾有標桿、有遵循、有約束。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每個村設立一塊紅黑公示榜,堅持每周評比、每月公示。從廣大黨員帶頭做起、踐行“五星”標準要求,將其星級評定情況納入黨性分析、先鋒創績、公開承諾等范疇,形成黨員亮身份帶動比星級的良好局面。堅持以“鄉村夜話”為抓手,引導廣大干部進村入組,在鄉村廣場、宗族祠堂、農戶家中圍坐一起,在面對面交流中察民情、集民智、連民心,真正實現了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目前,--個行政村全部下派了第一書記,村級黨組織牽頭創辦產業合作社--個,扶持主導產業--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總額--萬元,平均--萬元/村。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分析
近年來,C區打好以脫貧攻堅和人居環境整治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取得了顯著成績,城鄉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但農業農村發展短板仍然明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還未根本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來一定困難。
(一)農業產業化層級偏低,缺乏特色產業基礎
一是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明顯乏力,農業生產對農民增收的貢獻下滑,農民收入的增長主要依靠農業經營凈收入之外的國家財政或務工支撐,產業入股分紅等財產性收入比重極小,比如在臍橙產業、蔬菜產業還是以土地租金、簡單勞務收入為主。二是缺乏特色產業基礎,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還未形成產業體系,比如休閑旅游就是吃餐飯,沒有延伸收益。三是產業轉型效益不明顯。蔬菜、臍橙、甜葉菊、油茶總體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加工附加值不高,還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產業整體效益不夠明顯,比如農產品仍在鮮活原料產品和初級產品加工供應等最初層級。四是缺少具有爭力龍頭企業和知名產品品牌,銷售體系配套跟不上,比如沙地板鴨、五云蔬菜、陽埠腐竹、茶油、臍橙等仍然是農產品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突出。
(二)農村環境問題依然突出,農村建設無序發展
一是大部分村莊建設沒規劃,或者部分規劃設計定位與鄉村特色結合不緊密,對鄉村特色、歷史文脈、生態資源挖掘不夠。已有規劃執行不到位,亂修亂建、無序發展,現階段農戶隨處建房、戶型隨意等現象沒有得到轉變。二是農村生活陋習依然存在,部分農民環境保護意識依然薄弱,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現階段農戶亂倒亂扔、亂堆亂放、亂挖亂占、亂搭亂建、亂貼亂掛現象仍然存在。三是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易反彈,農村門前屋后清掃不到位、垃圾不入桶、垃圾亂倒等現象仍有存在。四是規范管理欠缺,隊伍缺員資金缺錢,常常是一整就好,一過就糟。
(三)農業生產要素制約明顯,集體經濟帶動乏力
一是農業投入成本高,比較效益低,繼續依靠增加投入、擴大規模等傳統粗放發展方式難以形成競爭優勢,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任務艱巨,農業抵御風險能力差,仍是靠天吃飯。二是城鄉勞動生產率及生產效益比較差距顯著,多數有文化、有知識、懂技術、高素質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愿、不會、不敢從事農業生產,實現農業持續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增大。三是基層農技隊伍人才斷層、青黃不接、知識結構不合理現象嚴重,沒有新力量補充,沒有補技術帶動。四是多數農村缺乏集體經濟組織,集體經濟收入來單一,經濟實力有限,部分村受地域、資源、環境等因素制約,潛能尚未激發,“造血”能力不足,基礎設施欠賬大,鄉村建設可支配資金捉襟見肘,基礎設施條件仍停留在有沒有的水平,根本談不上好不好,與鄉村振興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
(四)農民主體作用發揮缺位,自治參與服務失力
一是群眾參與度低,村民外出打工多,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成為農村人口代表,農村人口老齡化和村莊空心化現象日益嚴重,常住農村的婦幼老弱人員受身體、年齡和文化素質等影響,對村莊事務關注度降低,沒有參與鄉村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二是鄉村治理缺少有效管理措施,村民沒有實施管理和監督的能力,村規民約等公德意識較為淡薄,沒有形成有效的長效管護制度。三是村民參政議政與民主意識熱情不高,很多群眾對鄉村振興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認為鄉村振興就是建基礎設施,是政府的事,是上級的要求,等靠要思想嚴重,缺乏積極主動參與鄉村振興的主人翁意識。四是村民對村莊規劃、發展愿景沒有認識,對想建成什么樣,該怎么建設,發展什么特色根本沒有認識,等著政府來推進。|
(五)鄉村振興缺乏資金保障,深度融合發展受抑
一是資金投入不足,但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實際可支配財力明顯不足,產業培育、文化發展、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人居環境改善等大投入公共服務仍然靠縣區級一級解決。二是部分農民技能素質相對低下,缺乏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村復合型人才,對電子商務、網店微店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認識不足,抑制了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三是傳統文化轉化率低,民俗文化缺乏載體,文化資源利用程度低,文化資源優勢未能轉化為文化產業和文化資本優勢,鄉村文化活動缺乏參與性、體驗性和代入感,比如東河戲、花燈、米果都停留在紙上、名譽上,聽起來響亮卻沒有帶動效益。四是社會和民間資本不能有效投入鄉村振興,金融機構支持和服務鄉村振興效應不明顯。
(六)基層組織作用發揮不強,黨組織堡壘顯效不明顯。村“兩委”干部普遍存在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等問題,服務脫貧攻堅等中心工作的能力不強;村干部報酬偏低,一定程度影響了工作積極性,模范作用發揮不夠明顯;一些農村黨支部由于集體經濟缺乏,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的資金不足,影響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
四、十四五發展思路及意見建議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C區應當聚焦“同城化”發展和“后花園”定位,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互相促進,突出完善鄉村設施與提升村容村貌有機結合,著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一)十四五發展思路
1、注重產業融合,在“產業升級”上求突破。
(1)發展優勢規模產業。按照“一區三園”的產業格局,重點發展蔬菜、甜葉菊、油茶、臍橙等優勢主導產業,培育形成一大批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集群化、品牌化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發揮品牌優勢,建成集生產、休閑、觀光、體驗、物流、銷售于一體的蔬菜產業,建成集育苗、種植、加工于一體的臍橙產業,建成集生產、觀光、精深加工于一體的油茶產業,建成集科研、育苗、種植、精深加工于一體的甜葉菊產業。到2025年末,發展穩定臍橙10萬畝、甜葉菊5000畝、設施蔬菜12萬畝、油茶30萬畝,打造農業產業化聯合體3個,初步形成農業產業集群,農業總收入達150億元以上。
(2)積極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休閑農業等新型的城鄉互動產業。重點發揮城郊優勢,發展白鷺古村、田村花燈等傳統文化特色旅游,發展大埠垂釣體驗、湖江水上體驗等參與體驗收特色旅游,發展寶蓮山、寨九坳、韓坊萬象山等生態景觀旅游,發展江口都是客鄉村、五云蔬果小鎮等農業體驗旅游,結合不同鄉鎮特色,在每個鄉鎮錯位發展不同的休閑農業業態。到2025年末,建成1家以上國家4A級旅游景區、5家以上3A鄉村旅游點、星級民宿12家以上,初步建成鄉村旅游項目10個以上,打造60個休閑農業示范點,120家采摘園,3個田園綜合體,創建20個縣級以上休閑農業品牌,其中市級以上10家。接待國內外旅客1000萬人以上,旅游總收入達30億元以上。
(3)積極發展有一村一品的特色農產品。繼續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品牌產業,積極培育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主體,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轉、土地托管、聯耕聯種等多種經營方式,提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到2025年,276個行政村均實現有1項以上特色產業,1個以上產業基地,形成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000家,帶動農民就業5萬人,人均增加收入1萬元。培育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家,其中市級以上10家;培育農產品加工型企業15家。
(4)積極發展農村微田園產業。創造條件把村民的住宅中多余的房間與種植的土地合理利用起來,由集體經濟組織租賃對符合利用條件的村民住宅進行合理改造,租賃合適的閑置土地進行田園改造,采取充分休閑民宿、體驗農田等模式引導城市居民到農村居住、到農村種植,提升村民的住宅利用率、土地利用率,提升村民房屋價值、土地價值,從而使得村民真正從本身固有的資源中獲得更大的收益。到2025年,創建微田園5000戶以上。
2、注重全民培訓,在“人才升級”上求突破。
(1)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實施全民培訓工程。整合培訓資源,優化職業教育方式,開展全民培訓,培育一批技能農民、農業技術人員、鄉土人才、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商品營銷人員。到2025年,確保適齡勞動力至少掌握1門策劃實用技能。
(2)加強職業農民培育,引導人才投身鄉村建設。大力培育現代青年農場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集體經濟組織經營人員、致富帶頭人、“一村一名大學生”,打造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支持鼓勵職業農民創新創業,領辦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創建鄉村大學生創新創業協會。到2025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00人。
3、注重留住鄉愁,在“文化繁榮”上求突破。
(1)深挖傳統文明蘊藏。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更好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保護、合理利用傳統村落。到2025年,形成傳統文化村莊20個以上。
(2)豐富鄉村公共文化。以遠程教育、農家書屋、綜合服務平臺為載體,不定期舉辦一些貼近群眾生活的講座,如農業科技培訓、健康教育講座等,引導村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開展“文化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文藝志愿服務、全民閱讀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鼓勵群眾自辦文化,支持依法依規成立各類群眾文化服務團隊,讓群眾自發、主動的獲取文化,尊重文化、熱愛文化,并從中得到愉悅和實惠。
(3)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鄉村風貌,統籌好“錢、地、人”三者的關系,注重保留鄉村風貌和鄉土味道,打造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延得了文脈、留得住鄉愁的宜人居所。以宣傳教育、記住鄉愁、弘揚禮儀、豐富文藝為建設內容,積極探索建立一批“鄉村記憶”示范點。到2025年,形成生態示范村莊20個以上。
4、注重宜居宜業,在“生態發展”上求突破
(1)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入開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聚焦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加大綠化美化力度,梯次推動鄉村山水林田路房整體改善,讓農村更潔凈、更美好。到2025年,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城鄉一體化第三方治理,無害化水沖式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8%以上,村莊公共廁所普及率達50%以上,農村集中居住生活污水處理率達35%以上,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覆蓋率100%。
(2)著力補齊我區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全面加強農村道路、供水、通訊、網絡等建設,穩步提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蓋率,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建成覆蓋城鄉、服務便捷的信息基礎設施,實現城鎮光纖入戶、農村光纜入村,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不斷提升農村發展的基礎保障能力。
(3)嚴格規范管控。突出鄉村特色,加強農房、鄉村基礎設施等規劃管理,合理引導鄉村村落建設,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現代文明向農村拓展,真正建設好“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到2025年,實現鄉村控制性規范全覆蓋。
5、注重規范管理,在“治理有效”上求突破
(1)全面提升村“兩委”干部的管理水平。定期進行業務培訓,組織學習考察先進的村莊管理,統一鄉村干部關于鄉村振興的思想認識,通過制度設置,激勵和制約村干部正常履職,全面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實現能者上庸者下。
(2)充分發揮村莊鄉賢、能人的帶動作用。把鄉村振興的規劃、思路及美好愿景,以會議、文藝演出、微信宣傳、效果圖等多種形式反復向村民宣傳,使之成為廣大群眾的共同認識,鼓勵群眾為村莊出謀劃策。
3、提升鄉村道德法治水平。廣泛開展“文明戶”“五星家庭”“清潔戶”等評選表彰,弘揚傳統美德,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和陳規陋習,樹立鄉賢好人,倡導祖訓家教,激勵孝老護幼,弘揚正能量,剎住歪風邪氣,使農村更加安定和諧。強化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懲橫行鄉里、欺壓百姓的“村霸”“宗族惡勢力”及其背后的保護傘,健全農村公共安全體系,加快平安鄉村建設,讓農村居民在鄉村振興中收獲穩穩的幸福。
6、注重深化改革,在“助推振興”上求突破
(1)持續深化農業農村體制改革。繼續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產權抵押融資辦法,促進農村“沉睡的資源”轉化成“鮮活的資產”。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充分釋放改革紅利,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構建防范自然風險保增收與防范市場風險促增收體系,充分發揮減災體系建設和農業保險的保護兜底效應,確保農民安全增收不滑坡。
(2)持續深化土地流轉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強化農村承包土地流轉管理服務,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政策落實;探索推廣“反租倒包”制度,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引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遏制耕地撂荒現象。
(3)持續深化投入保障制度改革。加大財政資金支農力度,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鞏固“財政惠農信貸通”“產業扶貧信貸通”工作成果,積極擴大信貸規模,抓好風險防控。拓寬資金籌措渠道,調整完善土地出讓金使用范圍,提高農業農村投入比例。深化涉農資金整合,創新財政支農方式;保證各級財政資金足額配套;引進一切可利用的社會資金,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
(4)加強城鄉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社會事業發展。認真落實低保、優撫、救助等民生政策,統籌推進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等福利事業發展,推進社會保障擴面提標。堅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探索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逐步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積極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全方位保障群眾健康生活。
(二)意見建議
1、全面開展鄉村規劃編制。推行“多規合一”,通過3-5年時間,對每個村莊從規劃布局到公共設施布置進行統籌安排,統一考慮居住、產業、環境的布局,改線狀布局為塊狀布局;新農村集聚點從規劃布點、建設標準、環境配套到基礎設施等進行系統設計,修編鄉村規劃,通過規劃約束和政策引導逐步實現集聚居住,節約土地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成本,建成美麗宜居鄉村。
2、聚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挖掘自然景觀、文化傳統優勢資源,結合地方風俗傳統與綠化生態環境,發揮后花園優勢定位,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生態旅游、農業體驗、客家風情、休閑觀光示范鄉村。
3、進一步完善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涉及單位、部門多,工作面廣,為形成工作合力,增強工作實效,要強化人員配置,理順工作機制,明確工作職責,抽調專門人員集中辦公,確保辦公所需經費,充分發揮領導機構決策參謀、統籌協調、政策指導、推動落實、督導檢查等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