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示范區總體規劃草案出爐:生態打底 8成GDP將靠數字經濟拉動
長三角示范區總體規劃草案出爐:生態打底 8成GDP將靠數字經濟拉動
來源:未知 日期:2020-06-19 點擊:次
6月18日,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組織編制《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草案》(下簡稱《草案》)正式對外公開征求意見。
根據《草案》,要將示范區打造為“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范”,即一個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區、一個全域功能與風景共融的地區、一個創新鏈與產業鏈共進的地區、一個江南韻和小鎮味共鳴的地區和一個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共享的地區。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示范區未來的產業發展定位非常明確,就是數字經濟引領和主導區域經濟發展。上海、杭州、蘇州等中心城市正在全力布局數字經濟,培育和壯大這一新動能。不過,《草案》在兩區一縣的空間分工方面論述很少,可以探索性地增加一些篇幅。“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合作很重要,但各地各揚所長合理分工也很重要。”
數字經濟占GDP超80%
近年在城鎮化進程中,長三角示范區所處地區呈現出擴張過快、用地相對粗放等問題,2018年單位建設用地GDP僅4.8億元/平方公里,在上海市郊和蘇州、嘉興縣級行政單元中處于中下游。《草案》提出,到2035年單位建設用地GDP達15億元/平方公里,二者還有不小差距。
為此,《草案》還提出,要打造一個創新鏈與產業鏈共進的地區。
王振指出,示范區可以直接獲得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溢出效應,生態綠色也是引進項目和人才的優勢條件。示范區通過跨行政區的利益協調機制創新,如財稅分享,可以更好發揮青浦的創新鏈建設優勢,也更好地發揮吳江、嘉善的產業鏈建設優勢,三地通過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共享分工合作的效益。
《草案》提出,到2035年,示范區產業發展能級和輻射帶動作用要顯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的龍頭企業、創新品牌。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5%,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制造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不低于60%,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80%以上,行業能效水平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
王振表示,數字經濟占比達到80%以上,意味著示范區未來的產業發展定位非常明確,就是數字經濟引領和主導區域經濟發展。上海、杭州、蘇州等中心城市正在全力布局數字經濟,培育和壯大這一新動能。
《草案》還以“正負清單”的方式推進產業發展管理。一方面,示范區實行“正面清單”產業準入管理。另一方面,整合兩省一市產業結構調整目錄,加快形成示范區統一的“負面清單”,主要用于規定和引導示范區“低散污”企業的騰退整改。
“‘兩個清單’共同實施,有助于提高產業發展管理的精準性和透明度。”王振解釋道,“正面清單”有利于引進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積極主動地推進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負面清單”體現了底線原則,對不符合示范區生態綠色要求的產業項目,增強強制性,加快完成淘汰和整改。
人口控制在380萬
2018年,示范區常住人口310.8萬人,而《草案》預計2035年示范區規劃常住人口規模約380萬。
王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一人口規模體現了發展導向。未來示范區因創新資源集聚與高端產業集聚,必須引進更多的人才,也會吸引更多的務工人員進入示范區就業。同時,這也體現了一定的人口控制理念。示范區2400平方公里左右的空間比浦東新區大一倍,但未來人口承載只有浦東新區現有常住人口的70%,說明這里不實施傳統的產業大集聚和城鎮大發展。
《草案》還進一步提出了職住比的概念,擬規定示范區整體職住比控制在約0.5。其中,城區功能較為綜合,但存在大量人口往返市區就業,因此職住比控制在0.6左右,崗位密度控制在6千人/平方公里,實現居住與就業相對平衡。
王振認為,職住比高表明區域內的很多就業者并沒有就近居住,從而產生跨區域通勤交通問題,這也是大城市病的一種表象。示范區要借鑒發達國家經驗,職住比爭取控制在0.6以下。
《草案》還明確示范區的總體發展愿景是“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范”。至2035年,人均公園綠地不低于15平方米,風景道總長300公里以上。至2035年,先行啟動區的藍綠空間占比不低于75%。
在耕地保護方面,《草案》提出,至2035年示范區耕地保有量不少于90萬畝(約600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啟動區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4.8萬畝(約165平方公里)。
為達到規劃期內高標準農田占永久基本農田比例達到90%以上目標,《草案》還提出可結合全域綜合整治有效補充耕地,用好跨省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機制,對于先行啟動區及外圍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符合補充耕地國家統籌條件的,申請國家統籌補充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