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級“小目標”不是夢 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蓬勃發展
千億級“小目標”不是夢 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蓬勃發展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12-25 點擊:次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日前發布的《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顯示,綜合競爭力排名前三的產業園區分別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蘇州工業園區、成都高新區。
“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高技術等特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在人才聚集、技術集成、資產融合、成果轉化等方面比較優勢顯著,已經成為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業內專家表示。
千億級“小目標”正在走進現實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納入統計的168家國家高新區和219家國家經開區共387個國家級產業園區中,有193家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占比高達49.87%。
“高質量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不僅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撐,更是滿足人民健康水平的基礎性保障。”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總面積并不高,但產值與面積的比例要遠高于其他產業。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我國生物健康領域創新資源與醫療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生物健康產業發展迅速,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利潤率在全國主要醫藥發達省市中連續多年排名第一。
同時,中關村示范區已形成以亦莊、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為核心的南部高端產業基地和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為核心的北部研發創新中心“一南一北、各具特色”的產業分布格局,集聚了雙鶴、同仁堂、樂普醫療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培育百濟神州、天智航、諾誠健華等一批技術原創型企業,吸引默克、拜耳、諾和諾德等一批知名跨國公司總部和研發中心。2019年,中關村示范區擁有生物健康企業2300余家,產業規模達2984億元,同比增長15.6%,其中,規模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醫藥工業企業334家,上市企業54家。
報告顯示,在產業競爭力排名中,蘇州工業園區以卓越的產業創新能力在全國生物醫藥園區中名列第一。
蘇州工業園區作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區和轉型創新的主戰場,以新藥研發和產業化為主,高端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及新型療法等領域加速發展,日益成為我國生物醫藥領域高端資源最集聚、頂尖人才最青睞、優秀企業最活躍、優質成果最豐富、產業生態最卓越的國際一流生物醫藥創新園區。目前已集聚14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2019年實現產值9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增幅。
成都高新區在此次榜單中順利擠進前三,與2019年排名第6位相比躍升了3個名次。近年來,成都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迅猛,今年1-9月,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規上工業實現產值197.2億元,同比增長12.8%;醫藥工業實現營收175.7億元,占成都市比重35.9%。
數據驅動助推產業鏈升級
隨著越來越多園區布局生物醫藥產業,如何實現生物醫藥產業鏈現代化、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成為業內關注焦點。
“未來的生物醫藥創新是一個基于數據的產業鏈協同過程。眼下更加需加關注怎么做好定位與資源配置,更好地提升產業治理能效,激發中小創新型企業產生更多的創新成果。”火石創造創始人楊紅飛表示。
“構建數據驅動的產業發展模式勢在必行。”楊紅飛認為,生物醫藥產業基礎設施,就是以產業大腦為核心的產業治理基礎設施以及產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的創新服務設施。產業大腦打造產業鏈的數字底座,是充分發揮“鏈長”指揮決策作用的工具和抓手,通過對產業鏈進行實時動態的全面監測,結合產業鏈的分析把握產業瓶頸與發展機遇,為“建集群、強鏈條”和產業資源配置提供決策依據。“這將是實現產業精準治理的根本抓手。”
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李志堅認為,目前生物醫藥領域核心技術仍主要集中于發達國家,我國整體技術實力還存在明顯差距,健康產業發展離不開國際資源。疫情引發全球經濟衰退,讓貿易保護主義升級,會加大力度迫使健康醫療企業將產業鏈回遷本土。
從生物醫藥產業鏈分析來看,我國研發材料、設備儀器、試劑耗材受制于人。如,在高端儀器制造方面,基因測序儀、引物合成儀器、質譜儀等落后歐美日;生物醫藥企業生產研發試劑耗材80-90%需要進口。
“對于我國而言,相對低附加值的健康產業鏈格局受到一定沖擊,但同時會推動醫療健康產業洗牌,倒逼企業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鏈環節升級。生物醫藥產業未來可能形成采購全球化+生產本地化+銷售區域化的產業鏈布局。”李志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