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賦能打通鄉村產業發展堵點
智慧賦能打通鄉村產業發展堵點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1-29 點擊:次
鄉村振興的基礎是產業興旺,無論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還是持續推進鄉村振興,都需要不斷發展和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獲得感。省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黨委書記王哲在調研中發現,2020年江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國前列(第五名),增速連續10年高于城鎮居民、快于GDP,城鄉居民收入比持續縮小,但農村市場優質商品及服務有效供給相對不足,農產品、特色手工藝品品牌包裝不夠,農村物流網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等問題,依然成為當下影響農村產業振興的重要瓶頸。
為此,王哲建議,充分發揮江蘇農村消費水平較高、高素質農民比例較多的優勢,通過對農村商業的賦能支持,打造識別度高的品牌化農產品,加大農村物流和信息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打通發展堵點痛點,推動工業品下行帶動消費升級,推動農產品上行實現農民增收,最終實現江蘇農村產業振興。
目前,鄉村小賣部仍是江蘇鄉村零售的主要載體,由于缺乏有效的應對市場的手段,經營模式傳統,零售供給體系滯后,長期存在假冒偽劣品橫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現象,而且低數字化程度導致營銷效率低下,又缺乏組織應對能力。王哲建議,應該將品質升級、體驗升級作為鄉村商業消費升級的主要方向,通過加盟成熟的智慧零售方式,對農村零售商進行供應鏈、運營、營銷、服務、金融等全方位賦能,以幫扶而不是取代的方式,實現互聯網的標準化升級換代的同時,也實現農村消費品質升級,同時助推農村就業。王哲還特別提到,“通過賦能小微零售商,讓農民在農村市場‘唱主角’,還可以防止互聯網過熱資本通過惡意補貼等方式將這些鄉村零售擠跨,從而規避與基層群眾爭利引發社會問題。”
當前,江蘇農業正從小農生產走向工業化、可復制、可規?;纳a階段,但是一些地區特色產品的知名度不高、品牌溢價低現象仍比較突出。王哲提出,政府需要出臺一些針對打造區域性農產品品牌的扶持政策,進一步協調電商企業開設助農產品銷售專區,建立農產品電商上行通路,利用互聯網平臺、社交手段等,展開特色產品線上線下全覆蓋的宣傳和銷售;同時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在幫助消費者追蹤商品全鏈路信息、保障正品的同時,保護特色產品品牌和商戶的權益。他還建議,地方政府可以對有一定生產規模但缺乏品牌打造意識的農產品企業、從業者給予技術、渠道、資金支持;大力引導具有銷售渠道的企業、平臺深入產地,從源頭、到加工、到渠道、到宣傳全方位的幫扶,促進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另外,可以從政府層面打造農村網紅品牌,將農品品牌打造與城市品牌、文旅品牌等結合起來,以“網紅”經濟提升曝光度知名度,讓好山好水好產品轉化為農民的“聚寶盆”。
成熟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的基礎核心。目前,江蘇農業農村的數字基礎依然薄弱,農業數字經濟占農業增加值比重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特別是農村物流方面,電商物流環節的“最后一百米”還沒有打通。王哲提出,應該通過完善農村流通體系和農村消費基礎設施,推進鄉村新基建進程,圍繞農村特色產業進行以應用場景為核心的數字應用系統布局,將促進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補齊鄉村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短板,激發鄉村經濟發展更多新動能。王哲建議,各級政府應該集中多方資源建立助農物流綠色通道,鼓勵有能力的物流企業通過積極直接與農業基地、農產類企業合作以提升服務效率;通過交郵融合、流動助農站點等創新模式降低物流費用,提升服務質量;通過完善農村流通體系和農村消費基礎設施,來提高農村消費供給質量,提升農村消費便利度,創造更多有效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