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立市”能動效應顯現 天津市制造業引領特征明顯、發展后勁足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4-29 點擊:次
“新動能拽著制造業跑,制造業拽著工業跑,工業拽著全市跑。”說起今年一季度的工業運行,天津市工信局研究室副主任沈毛毛興奮地總結出這樣一句話。
制造業增加值增速
比全國快17.7個百分點
能連著讓三個“跑”起來的,是怎么個“拽”法?一季度,天津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42%,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幅為30.3%,快了11.7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5.1%,比規上工業快14.8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增長27.7個百分點,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1.4%。
“一季度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近七成,為69.1%,貢獻率達91.4%,特別是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55.8%,快于全市規上工業25.5個百分點,占比超過三成。制造業已成為天津工業增長的主力軍。”市工信局經濟運行處處長劉松林這樣解釋說。
從全國排位看,一季度天津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在全國排第7位,分別比前兩年提高18和16個位次;天津制造業增加值增速比全國快17.7個百分點。
多方聚力“制造業立市”
“制造業成為工業增長的主力軍,是去年我市提出‘制造業立市’能動效應的顯現。”市工信局總經濟師周勝昔分析,“市委、市政府確立‘制造業立市’戰略后,全市各區委辦局高度重視,市工信局會同相關區與部門深入調研,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持續開展‘接鏈、促需、護企’等惠企幫扶活動,以打造‘10條產業鏈’為主要抓手,全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在這個能動效應影響下,招商引資目標向制造業傾斜、投資重點向制造業傾斜、政策支持向制造業傾斜。
一季度,全市工業投資比去年增長33.5%,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44.4%,高于全國制造業14.6個百分點,高于工業10.9個百分點,高于全市投資20.3個百分點,拉動工業投資增長19.2個百分點,拉動全市投資增長3.9個百分點。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產出,今天的技術改造投資,就是明天的提質增效。全市制造業持續加大技改項目支持力度,不斷優化技改政策,精準引導支持企業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等方向,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提升裝備、工藝、產品等水平。一季度,全市技改投資增幅達到了56.1%,為后續發展增加了強勁動力。”市工信局投資與技術改造處處長朱天利介紹說。
對于政策支持,市工信局研究室主任楊冬梅介紹,2020年我市智能制造專項資金共支持智能制造項目815個,總投入15.68億元。這批資金主要投向了新興產業發展與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提升。
“2020年智能制造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金額最高,達到5.6億元,占比35.7%,超過三分之一,與往年相比,對集成電路、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更大,覆蓋范圍更廣。”楊冬梅分析說。
在該資金支持的集成電路領域,飛騰安全可控通用服務器CPU整體性能與國際主流服務器性能水平相當,累計銷售已超過5萬臺;海光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代高性能CPU“海光2號”,在金融、電信、電力等重要領域實現了對國外CPU的規模化替代。其支持的機器人領域,辰星并聯機器人在全國占有率排名第一,2020年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
在加大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方面,2020年我市共支持項目184個,安排資金4.5億元,占比達29%。在天津石化智能工廠,實現了從原油進廠、裝置加工、產品調合和自動裝車出廠的一體化生產運行和智能優化管控體系,企業現場作業勞動效率提高20%,產品優良品率達到100%;在一汽大眾,數字化運營管理平臺與制造過程自動化控制系統進行了集成,實現了生產效率同比提高15%、運營成本降低12%、產品升級周期縮短3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15%,單位產值能耗預計可降低30%。
這些投入,反映在一季度數據上,就是天津工業新動能占比明顯提升。一季度,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分別是26.3%、14.6%,比去年同期提高4.6和0.4個百分點,比2019年一季度提高5.7和1.3個百分點。還表現在新產品產量大幅增長上,城市軌道車輛增長2倍,光纜增長1.3倍,光伏電池增長1.1倍,鋰離子電池增長67%,集成電路增長60%,電子計算機增長60%,光電子器件增長52%。
“制造業立市”能動效應持續發酵
事實上,“制造業立市”的能動效應正在持續發酵。目前,《天津市制造強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和《天津市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已編制完成,即將印發,這兩個匯集了全市16個區、24個部門和十多家重點企業意見而起草的計劃與方案,對我市未來三年構建“1+3+4”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發展智能科技產業,壯大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3大新興產業,提升裝備制造、汽車、石油化工、航空航天4大優勢產業,推動冶金、輕紡等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市給出了主要路徑和重點舉措。
“未來三年,天津將通過打造10條產業鏈,鍛長補短,以鏈強業,以鏈擴量,以鏈提質,串聯關鍵環節,補齊薄弱環節,強化優勢環節,做大產業規模、做優產業布局、做高產業能級、做強產業競爭力,到2023年,這10條產業鏈將帶動重點產業規模達到1.2萬億元以上,真正成為‘制造強市’的堅實支撐。”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尹繼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