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蒙醫藥之都”打造百億級蒙中醫藥產業集群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5-12 點擊:次
“到2025年,我們規劃完成‘百萬畝’蒙中藥材資源基地建設,形成超過150億產值規模的蒙中醫藥產業集群。”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蒙中藥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肖強如是說。
通遼市位于內蒙古東部、科爾沁草原腹地,這里是我國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也是蒙古族文化和蒙醫藥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被命名為“中國蒙醫藥之都”。
通遼地區最早的醫學記載就是蒙醫,我國最大的蒙藥生產基地、蒙藥材種植基地、我國最早成立的蒙藥廠、我國最大的蒙藥貼生產基地都在通遼,我國50%以上的蒙藥成藥產自通遼。
在肖強看來,通遼在發展蒙藥事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蒙醫藥文化底蘊豐厚,使用蒙藥歷史悠久,蒙藥人才富集,科研力量強,醫療服務體系健全,藥材資源豐富,這些優勢疊加在一起,就使通遼市穩坐國內蒙藥生產基地和藥材種植基地的‘頭把交椅’。”肖強說。
近年來,隨著大眾對蒙中醫藥服務需求的增長,蒙中醫藥服務正由主要提供醫療服務向提供醫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全鏈條服務方向發展,以蒙中醫醫院為主導的醫療服務正向多層次健康保健產品方向發展,蒙醫中醫養生產品、保健理療設備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
牛角拔罐、額頭放血、甘露藥浴……在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康復保健醫院,各種“花式”治療方法盡情綻放著蒙醫藥的魅力。
該院院長包連勝表示,蒙醫藥在蒙古族民眾以及在內蒙古生活的其他民族民眾中很受歡迎,對疾病的治療、預防保健等療效顯著。
欣喜的是,內蒙古蒙醫藥的研發機構、檢驗機構、醫療機構主要集中在通遼。
“我們擁有首個蒙藥學博士點,擁有從本科到碩士到博士培養的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從學科結構上來看,不僅有蒙醫藥,還有藥物制劑、骨傷等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模、層次可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黨委書記齊日麥圖說。
齊日麥圖告訴記者,如今蒙古國的學生在通遼上學的有很多。“我們第一批培養的3個博士中,就有一個是蒙古國的。我們不僅給國內培養蒙醫藥的人才,還要面向全世界。”
蒙醫藥作為天生“蒙字標”,也是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作為優勢特色產業,通遼市提出在“十四五”末建設百億級蒙中藥產業集群發展戰略。
2020年,通遼市蒙中藥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為38.4億元,其中蒙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50.8萬畝,實現產值3億元,蒙中藥生產企業實現產值20.4億元,三產產值實現15億元。
“到2025年,蒙中藥材種植產值將達到15億元,成藥生產產值達將到75億元,藥材流通產值將超過20億元,蒙醫醫療產值將超過10億元,文旅康養等延伸產業產值將超過30億元,將培育10億元以上規模企業3家,將集聚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創新實體和經營實體,最終形成超過150億產值規模的蒙中醫藥產業集群。”肖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