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區位優勢 調整產業結構
來源:中國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8-23 點擊:次
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撫松縣發揮區位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鼓勵農民打造以家庭農場為主要經營模式的現代農業,大力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全縣新型經營主體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開展示范,引領有保障。按照規模適度、生產節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要求,引領帶動一批“生產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管理規范化”的家庭農場,示范帶動當地農戶從事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全縣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138家,其中:市級示范家庭農場8家,縣級示范家庭農場29家。涵蓋糧油、特色作物種植、農產品加工等優勢主導產業,示范結構逐步趨于優化,為特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建立賢庫,人才有保障。建立家庭農場輔導員庫,吸納農技人員、“土專家”“田秀才”70余名,保證每個家庭農場至少有1名技術輔導員和1名政策輔導員,一對一進行產業規劃、技術指導、疾病防治等服務,做到技術指導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切實解決家庭農場發展過程中的難題。截至目前,政策輔導員開展政策宣講320余次,技術輔導員開展技術培育指導560余次,形成點對點精準輔導幫扶,助推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
落實培訓,后勁有保障。依托家庭農場經營類型分類培訓,開展人參、食用菌、經濟作物等實用技術培訓,結合新型農民培訓,組織家庭農場開展技術培訓38次,培訓1500余人次,已培育認定各類新型職業農民1000余人次。共同做好基地新品種、新技術、新肥料試驗;對口服務家庭農場,建立農技專家與家庭農場定點幫扶制度,幫助家庭農場克服各類技術難題,鼓勵引進先進技術、良種;鼓勵和引導家庭農場的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強化品牌,利益有保障。鼓勵家庭農場經營主體創建或加入農民合作社,建立“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散戶”的“五位一體”新型農業產業聯合發展體系。通過土地流轉培育種糧大戶280戶,家庭農場71家,發展農民合作社315家,家庭農場種植面積達到5891畝,凈收入平均5萬元,帶動農戶約100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