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出高質量 增添新引擎——隴西縣中醫藥產業發展紀實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9-26 點擊:次
隴西縣綠色標準化中藥材基地
固鏈:“固”出高質量
在康美甘肅西部中藥城3號倉儲庫,工人們正在裝運當歸,準備發往外地一家藥企。供貨商岷縣安捷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駐隴西辦事處負責人張世剛介紹說,今年以來,公司康美倉儲庫已向河南、山東、安徽等地藥企發送當歸、黃芪、黨參、柴胡等大宗藥材1100多噸。
該公司的康美甘肅西部中藥城50萬噸中藥材現代倉儲物流及交易中心項目自2014年啟動以來,已建成中藥材標準化倉儲庫7.1萬平方米,靜態倉儲能力達到20萬噸。
隴西縣氣候濕度小、光照足、通風好,干而不燥、涼而不陰,形成了天然的陰涼庫,藥材存放不生蟲、不發霉、不變質,是名副其實的“天下藥倉”。
近年來,隴西縣采取新建和改造“兩手抓”的辦法,實現了倉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倉儲質量的有效提升,最大限度地把全國各類中藥材資源聚集到隴西來倉儲、交易和加工。
與康美甘肅西部中藥城一路之隔的天定高速文峰出口東側,一片高標準中藥材倉儲區拔地而起。這是由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旗下的甘肅中平倉儲服務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建設的中國中藥隴西倉儲物流中心項目。該項目總占地229畝,規劃建筑面積4.85萬平方米,全部建成后靜態倉儲能力將達到9萬噸,動態倉儲能力達到36萬噸。
江能醫藥集團投資4.5億元建設的甘肅中藥材交易中心現代倉儲物流中心項目,客戶在線上完成交易之后,交易指令將會在第一時間下達到智能云倉的系統,實現自動配貨。
目前,隴西縣千噸以上倉儲物流企業達到35家,年周轉量達200萬噸,基本實現了“藥在隴西最全、儲在隴西最優”的目標。
藥材喜豐收,藥農采收忙
延鏈:“延”出附加值
走進福星鎮龐家岔村中藥材產地初級加工廠車間里,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十幾名工人正忙著對藥材進行清洗、切片、烘干、篩選,各條生產線忙而有序。
龐家岔村是隴西重要的中藥材種植基地,80%的農戶都從事中藥材種植。今年,村里整合各類資金107萬元,投資興建了中藥材產地初級加工廠。
“原藥材經過初加工,一畝能提升附加值1300元左右。”村黨支部書記邢世軍介紹說。加工廠全面運營后,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20萬元,全村的人均純收入也將得到提高。
邢世軍說:“中藥材的產地初加工,不僅解決了中藥材的二次污染,而且因來源可尋、質量可靠,產品深受用戶青睞。”
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正成為隴西中醫藥發展的新趨勢。
同時,在隴西工業園區內,進駐的各企業也紛紛不斷延長產業鏈條,有效提升了企業競爭力,增加了產品附加值。
隴西千金藥材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起初只是湖南千金藥業集團設在隴西的道地藥材收購點。為了充分利用隴西豐富的中藥材道地資源優勢,進一步拓展公司經營業務,提高經營效益,2015年該企業開啟工業飲片生產。目前,年加工工業飲片近千噸,年產值4400多萬元。2020年10月,GMP認證的中藥精制飲片項目全新上馬,為企業實現多元化戰略發展開辟了新天地。
中藥材加工業是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附加值、提升產業效益,實現富民強縣的重要環節。
近年來,隴西縣規劃建設了占地9平方公里的中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并已累計投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5億元,先后引進入駐天津天士力集團、中國中醫藥集團、河北神威集團、湖南千金藥業、甘肅奇正藏藥、普爾康藥業等知名中醫藥加工企業27家。在園區的輻射帶動下,全縣較大規模的中藥材加工企業達到52家。其中,成藥制造企業3家。引進國藥準字號產品63個,研發健字號、食字號保健產品26個,個體加工戶3000多戶。年加工轉化各類中藥材35萬噸,銷售額近百億元,安排就業5000多人。
中醫藥加工基本實現了由初級切片向飲片炮制、有效成分提取、成藥制造、配方顆粒、保健品開發等精深加工全產業鏈的拓展延伸。
實施品牌化戰略是隴西延長產業鏈條走出的另一步棋。
近年來,隴西縣加快培育產業品牌,先后被命名為“中國黃芪之鄉”“全國中藥材(黃芪、黨參)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隴西黃芪”“隴西白條黨參”被認定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隴西黃芪”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華夏藥都”“天下藥倉”兩大類19個類別的產品和服務商標通過審查注冊,培育了“惠森”“中天泰科”“隴山渭水”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含量高的品牌產品。
甘肅隴西首陽藥材市場
強鏈:“強”出競爭力
初秋,隴西縣福星鎮高臺山村,藥材遍野,藥香撲鼻。
“藥材‘藥財’,在我們這里當農民種藥材,就能過上好日子。”村民黃小蘭說,她在家種藥材,丈夫在城里藥廠務工,靠著“藥財”,2020年她家在城里買了一套房,今年又買了一輛車。
黃小蘭是隴西農民依靠中藥材產業脫貧奔小康的一個縮影。
隴西縣屬溫和半干旱季風氣候區。受益于良好的自然稟賦,隴西中藥材無論在品種上,還是在種植面積和產量上,都形成了明顯優勢。全縣種植面積穩定在35萬畝,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21.1%。
藥材好,藥才好。
近年來,圍繞建設全國重要的“綠色道地”藥源保障基地,狠抓綠色標準化基地建設,依托甘肅省現代農業示范園——中國藥都·隴西藥圃園,大力開展種子種苗繁育、新品種引進示范、野生品種馴化、標準化種植試驗等工作,制定了黃芪、黃芩、黨參等18個標準化種子、種苗培育和栽培技術操作規程,成為我省中藥材地方標準。采取“公司牽頭建基地、協會搭橋連農戶、技術部門搞指導、鄉鎮配合抓面積、縣上適當拿補助”的模式,每年籌措專項扶持資金400多萬元,鼓勵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和“公司+基地+農戶”等方式建立藥源基地,引導藥農推廣應用無公害種植、秸稈生物反應堆等技術,充分保障藥農,特別是貧困戶的收益;每年建立標準化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5萬畝、標準化種植基地20萬畝,先后建立省級中藥材(黃芪、黨參、黃芩)標準化種植示范區3個。
2020年,全縣建成3.18萬畝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和生態種植示范基地,建立種子種苗繁育基地5萬畝,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20萬畝,從源頭上保證了中藥材道地品質,被國家工信部確定為“國家級中醫藥原料生產供應保障基地”。
藥材檢測
補鏈:“補”出新動能
“黃芪補氣固表,黨參養血生津,長期泡水喝,可以讓人氣力充足……”每天早上天剛亮, 53歲的賈隨太就會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準時走進隴西縣甘肅中藥材交易中心的店鋪里,手持手機自拍桿,直播帶貨。
幾年前,老賈在孩子們幫助下學會了網絡直播,經過幾番嘗試后,粉絲不斷增多,生意越來越好。
在中醫藥產業發展中,隴西縣在首陽鎮規劃建設了總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的首陽地產藥材交易市場,可滿足3000多個固定商戶和2000多個攤位正常交易,年交易原藥材和切片50萬噸、交易額近百億元。
同時,隴西縣積極探索“互聯網+中藥產業+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的現代化商業服務模式。由省政府批復、甘肅江能集團投資建設的甘肅中藥材交易中心于2018年1月正式上線運營,集交易、交收、倉儲、物流、檢測、融資、質量追溯服務于一體,運用全新的“互聯網+中藥產業+金融服務+現代物流”的服務模式,實現了“線上+線下”交易,打通了供應鏈上下游的商流、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有效解決了上下游客戶信息不對稱、商品質量不確定、融資難、交易成本高等問題,上線交易品種44個,日交易額500元至1000萬元,被列為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
康美西部中藥城中藥材交易中心于2018年1月啟動運行,實行全天候經營,四期項目“一廠兩館”(中藥材加工廠、隴西中醫藥博覽館和中醫藥健康體驗館)正在規劃建設當中。
目前,全縣建有各類中藥材交易市場23處,中藥材經營企業500多家。其中,37家通過GSP認證,32家獲得自營進出口經營權證。年交易量100多萬噸,交易額200多億元,在全國市場上的占有份額達到20%以上,黨參、黃芪等部分品種占到全國一半以上。
隴西素有“千年藥鄉”和“西北藥都”的美稱。近年來,隴西縣以打造“中國藥都”核心區為目標,致力建設“絲路重鎮李氏源、千年藥鄉養生地”,按照全產業鏈打造、全過程監測、全周期服務的理念,堅持以醫帶藥、以藥促醫、醫養結合、康養結合,突出中醫藥產業向大健康轉型的鮮明導向,全面貫徹落實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政策措施,深入實施“雙百五十”工程,依托“固鏈”“延鏈”“強鏈”“補鏈”四大抓手,全力創建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核心區。2020年,全縣中醫藥產業總產值達到205億元,成為富民強縣的首位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