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縣以產業興旺點燃鄉村振興引擎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1-07 點擊:次
甘谷縣按照“龍頭帶動、政府推動、市場驅動、農民聯動”發展思路,全力以赴抓示范調布局、強科技提品質、興加工促轉化、拓市場樹品牌,著力推動特色產業全鏈條優化升級,實現由傳統低效向現代高效的轉變,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立足謀篇布局,繪好鄉村振興“新藍圖”。甘谷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鞏固拓展、有效銜接主題,全面走訪調研,科學系統研判,研究制定《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2021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工作要點》,在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明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路徑和舉措,為鄉村振興繪制了詳細“施工圖”。聚焦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完成項目庫建設及動態調整,科學謀劃總投資3.65億元的產業類項目,同時緊盯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安排銜接資金4.44億元(其中中央1.33億元、省級1.97億元、市級0.16億元、縣級0.98億元),為銜接工作提供了堅強資金保障。持續強化幫扶力量,按照“三聚焦三精準三到位”要求,對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兩年期滿的進行調整輪換,明確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職責和任務,有效保證力量不減弱、工作不斷檔、勁頭不松懈。
聚力多元驅動,唱響產業振興“主旋律”。甘谷縣堅持以打造蔬菜種植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目標,在深入調研、找準癥結的基礎上,精準施策、狠抓落實,全力推動優勢特色產業振興。圍繞渭河川道區、南后山冷涼區、散渡河、清溪河流域四大片帶,形成了優質精細菜、冷涼區蔬菜、高效設施蔬菜、旱作區蔬菜四大種植板塊;開辟了渭河川道、川臺區紅(黃)芪種植,南北淺山干旱區黨參、柴胡種植,南后山冷涼區款冬花、當歸種植三大優勢產區,形成了白條黨參、黃(紅)芪、柴胡、款冬花“五朵金花”;建成了南部淺山區、北部淺山區、散渡河流域、清溪河流域等六大果椒產業區,南北淺山兩個百里林果產業帶,形成優質元帥系、紅富士、花椒三大果品基地;全縣蔬菜、中藥材、辣椒、花椒、蘋果種植面積分別達到30.3萬畝、7.1萬畝、5萬畝、22萬畝、60萬畝,群眾種蔬菜、中藥材、花椒、蘋果、辣椒的熱情日益高漲。按照“小群體、大規模”發展導向,創新推行政府支持、龍頭帶動、金融支撐、保險托底的“政企銀保+農戶”模式,“渭河川道區+精細菜(紅、黃芪)、南后山冷涼區+架豆王(款冬花、當歸)、南北淺山區+果椒(黨參、柴胡)、散渡河流域+清溪河流域+高效設施蔬菜(旱作區蔬菜+果椒)”的特色產業集群化布局更加完善。同時,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稟賦優勢,推動農旅融合發展,以六峰鎮姜家莊、安遠鎮河灣、金山鎮米谷川、大莊鎮楊家坡、古坡鎮大卜峪等為代表的休閑觀光農業、鄉村旅游產業和以安遠鎮沙灘、禮辛鎮尉坪等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勞務經濟等新業態競相發展,鄉村產業形態更加豐富。
壯大經營主體,構筑品質提升“快車道”。采取“一企一策、一社一制”有力舉措,扶持壯大“隴上椒”“辣椒紅了”“豐晟”等帶動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本地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發展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2家,創建各級示范社141家。全面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鼓勵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按照統一品種、統一規程、統一種植時間、統一銷售的“四統一”經營模式,著力走好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標準化生產三條路子,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質效。加大“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力度,全縣“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面積突破1萬畝。注冊了“蔣老五花椒”“隴原磐安辣椒”“甘肅隴上椒”“隴姜源”“華夏邦農”“冀城紅”“效勝花椒”等一大批農產品商標,“甘谷辣椒”“甘谷大白菜”“甘谷韭菜”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甘谷辣椒”入選“甘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特色產業品牌效應持續放大。
狠抓產銷對接,打好營銷拓展“主動仗”。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全力以赴抓訂單、拓銷路,持續做好與甘肅供銷等農企合作對接,實現“一站式”訂單銷售,辣椒、大蔥、蘿卜、白菜等遠銷北上廣深等地和日本、韓國等國,廣受消費者青睞。積極暢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線上按照“互聯網+農業”模式,通過京東、淘寶、拼多多、好味道、樂村淘電商平臺等網絡媒介,借助天津市東麗區、中車集團、“三專一平臺”、電商網點等渠道,大力宣傳推介甘谷辣椒、蘋果、花椒、麻鞋等特色產品。線下依托甘谷供銷實體化運行,初步建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數百家涉農中小企業加盟“甘谷供銷聯盟”,在蘭州、西安、天水等城市的機場、大型商超等人流聚集場所設立專柜和實體店,形成“宣傳+體驗+銷售”的營銷新格局。在“蘭洽會”、“西交會”等省內外農產品展銷會上集中推介銷售特色農產品,,形成了以銷帶產、產銷兩旺的良好局面,85%的特色農業產業實現訂單銷售,甘谷農特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