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半p碳”目標實現!上海力推產業綠色發展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1-07 點擊:次
產業綠色發展是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的基礎,也是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
為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上海市經信委制定了《上海市產業綠色發展“十四五”規劃》(簡稱“規劃”)。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上海市產業將實現能源效率穩步提升、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產業綠色發展能級提升、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工業資源利用水平全國領先等五大發展目標。
相比2020年,“十四五”期間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5%(以上海市政府下達目標為準),供電煤耗等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十四五”期間,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5%(以上海市政府下達目標為準),鋼鐵、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總量控制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提出了九大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包括:應對氣候變化、實施工業碳達峰行動;優化結構布局,合理配置能源資源;加快能源低碳轉型,大力提升能效水平;推進環保攻堅、全面促進清潔生產;推動循環發展,提高綜合利用能級;健全綠色制造體系,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加速數字轉型,賦能綠色低碳發展;豐富低碳技術供給,構建綠色低碳技術體系;強化綜合施策,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規劃》提出的九大重點任務中,首要任務——應對氣候變化、實施工業碳達峰的實現難度較大。”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副教授溫建寧向《國際金融報》表示,全球氣候變化是大趨勢,雖然受人類碳減排的影響,但不完全受中短期碳減排的影響,而是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的長期戰略推動。
“同時,我國還是制造業大國,正處在工業化進程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進行生產,這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溫建寧說。
不過,溫建寧也指出,“我們可以積累技術研發實力,培養技術創造能力和尖端技術人才,通過發明卓有成效的低碳制造技術和專利,推動工業領域盡快盡早達到碳排放曲線高峰,并逐漸推廣工業領域的降碳減碳技術進行綠色制造,從制造大國邁向智能制造的制造強國轉變。”
“因此,《規劃》無疑具有全國引領作用。”溫建寧強調。
例如,圍繞健全綠色制造體系,《規劃》提出要開展新一輪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打造10家國內標桿綠色工廠,形成10家具有代表性的綠色供應鏈,形成10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等。
為提升產業綠色發展能級,《規劃》提出,上海將創建200家以上綠色制造示范單位,10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開展零碳工廠、園區、供應鏈建設試點。
圍繞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規劃》提出有害物質源頭管控能力持續加強,清潔生產水平顯著提高,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的目標。
聚焦工業資源利用水平全國領先,《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上海市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要保持在95%以上,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9%以上。
圍繞提高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規劃》提出推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升級改造;樹立產業數字化轉型標桿,打造30個以上能源領域數字化應用場景,培育10家以上能源領域數字化轉型專業服務商等。
“建設健全綠色制造技術,搭建數字化碳減排系統是必要的。”溫建寧指出,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工業生產流程,在標準化的制造流程中建設智能型工廠,改造升級數字化車間,既能精準化檢測和采集碳消耗數據,也能通過大數據分析獲知科學減碳的“配料表”,真正意義上做到降碳和提升效率同步的效果。
溫建寧還表示,技術創新和技術突破是最重要的措施,要不斷降低綠色、清潔能源的實用成本、提高單位能源功效,實現“零碳”“低碳”排放的清潔能源的高效率替代,“如大規模推廣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的高覆蓋使用,代替傳統化石能源等高排放汽車就是一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