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支持竹原纖維產業及產業鏈產業發展的建議答復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1-10 點擊:次
竹原纖維也稱天然竹纖維,是繼棉、毛、絲、麻之后的第五大綠色天然纖維。具有吸濕透氣、抗菌抑菌、抗紫外線、綠色環保、天然保健、除臭吸附等性能,除可用于紡紗織造還可廣泛應用于非織造、復合材料、建筑材料、環保材料等生產領域。四川竹子品種多、質量好,特別是生產竹原纖維的優質原料慈竹、綿竹、硬頭黃竹等叢生竹資源豐富,約占全省竹林面積的70%以上,面積達1300萬畝左右,但當前我省竹原纖維加工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大資源、小產業”問題還比較突出。據了解,我省初具規模的竹原纖維加工企業僅有綿陽市三臺縣的四川伊可及竹原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宜賓市長寧縣的四川長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興文縣的四川省綠韻居竹纖維科技有限公司等為數不多的幾家。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政策引導和創新引領,以川南竹纖維產業帶為核心,支持各地合理布局竹原纖維加工產能和上下游企業規模,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產業規模化、高端化、集聚化發展。
一是市場主導,統籌推進。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支持企業整合多方資源,通過電商、新媒體等平臺,拓展銷售新渠道,提升筍竹資源利用率,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構筑四川品牌竹產品宣傳網絡。加大對竹產業區域品牌和企業名牌的宣傳推介力度,積極培育特色品牌展會,辦好國家竹文化節、竹產業博覽會、竹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等“川”字號展會,開展“川竹全國行”“川竹國際展”等市場拓展活動,提升“川竹”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通過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等平臺,加快引進培育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科技含量高、管理先進、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的竹產品加工企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境外組織竹產業展覽、論壇、貿易投資等活動。加快推進宜賓翠屏區國際竹產業交易中心和瀘州納溪區西南竹資源網上交易中心的建設和運營。
二是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組建以宜賓林竹產業院和省林科院為主體的四川省竹產業創新中心,加快推進成渝竹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突破一批前景好的關鍵核心技術和瓶頸技術聯合攻關。建立全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家庫,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常態化開展技術咨詢服務、幫扶指導和業務培訓。鼓勵支持各宜竹區引進培養高端領軍人才、領軍企業,鼓勵科技人員到企業創新創業。支持企業在核心技術攻關、科技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對企業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積極爭取財政補貼。在有條件的園區或企業建設竹精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引導和支持龍頭企業開發終端產品和衍生產品,提升筍竹資源利用率,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加強竹資源良種選育及繁育應用,推廣竹林精準培育、竹林下經營技術。竹產業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優先安排納入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對符合條件的竹產業關鍵技術研發納入國家科技計劃。
三是優化服務,加大支持。省林草局將通過項目補助、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將竹子良種繁育、基地培育、產品加工、基礎設施建設等,納入造林綠化、森林植被恢復、產業基地培育、造林補貼、森林撫育、森林質量提升等項目支持范圍。優先支持竹產業企業和園區納入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建設。財政廳將繼續在落實資金和配套政策制定上給予大力支持。經信廳將繼續在市場主體培育、加工園區建設、竹產品精深加工等方面,重點支持企業技改提升、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制造提檔升級等。鼓勵各地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完善財稅支持政策,重點支持竹產業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技術裝備改造、新型經營主體培育、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建設等領域。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竹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和引導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