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濮陽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初成型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1-17 點擊:次
為擺脫“一油獨大”、資源枯竭、發展動能不足等困境,近年來,濮陽立足石化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規劃建設了65平方公里的新型化工基地,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自2021年以來,濮陽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頂層設計、注重謀篇布局,樹牢“項目為王”理念,加快建設步伐,培育“頭部企業”,努力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走出一條資源枯竭城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濮陽市第八次黨代會更是明確提出,以濮陽新型化工基地為中心、各開發區為節點,聚焦聚碳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高端聚烯烴材料、綠色涂料、綠色助劑、非金屬新材料等領域,突出抓好聚碳新材料科技園和綠色涂料產業園建設,培育一批具有鏈主地位的“頭部企業”,形成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打造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
這也是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加快建設富強濮陽的必由之路。
01
龍頭帶動
化工新材料產業鏈條日益完善
1月10日,范縣產業集聚區,濮陽市遠東科技有限公司一期15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階段,其主要生產丙烷、丙烯等產品。“我們的產品可為巴德富提供原材料,他們正是瞅準了這個優勢,果斷決定落戶濮陽。”公司總經理張衍品表示,二期建設75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及其配套項目,計劃今年與下游企業同步啟動。二期達產后,90萬噸/年的丙烯總產能,在國內同行業中位居前列。
張衍品所說的巴德富,指的是位于濮陽縣的巴德富(濮陽)新材料產業園,于1月4日正式開工建設。巴德富是全球丙烯酸乳液的行業龍頭,濮陽新材料產業園是該集團在全國布局的第9個基地。同一天,在濮陽工業園區綠色涂料產業園,展辰高端涂料、恩贏苯并噁嗪等項目正在抓緊生產,三棵樹高端涂料、立邦新型建筑涂料等項目加快推進。
因為它們,濮陽市打通丙烯—丙烯酸/酯—丙烯酸乳液—綠色涂料產業鏈指日可待。而它們,只是我市聚碳新材料科技園產業鏈的一小部分。
聚碳新材料科技園位于濮陽新型化工基地東部片區,目前園內有22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9家,產值達到87.23億元。其中,豐利石化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地方煉油企業,現有10萬噸/年丙烯及聯產芳烴、60萬噸/年中芳烴加氫、300萬噸/年燃料油預處理等3套生產裝置和一條年運輸能力800萬噸的鐵路專用線。盛源集團13萬噸/年聚碳酸酯項目,采用非光氣法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河南省化工新材料領域的空白。濮陽市中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謀劃實施的50萬噸/年混合芳烴加氫、35萬噸/年苯酚/丙酮、24萬噸/年雙酚A項目,可補齊混合芳烴—純苯—苯酚/丙酮—雙酚A—聚碳酸酯產業鏈,實現原料產品一體化、循環化發展。
近年來,濮陽市依托豐利石化、盛通聚源、中匯新能源等龍頭企業,謀劃建設延鏈補鏈強鏈工程,推動聚碳新材料產業上下游配套、企業間協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要素鏈、制度鏈五鏈耦合水平,實現綠色化、循環化、高端化發展。
到2025年,濮陽聚碳新材料產業將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逐步成為全國重要的高端工程塑料產業園、全國獨具產業特色的綠色循環產業園和中原化工新材料創新發展示范園區。
南樂縣產業集聚區,擁有宏業控股、龍都天仁、星漢生物等企業近20家,主要產品年產能為糠醇17萬噸、糠醛4萬噸、十二碳醇酯3萬噸、玉米淀粉12萬噸、L-乳酸4萬噸、改性聚乳酸樹脂1萬噸、聚乳酸纖維1萬噸、可降解塑料制品/服裝11萬噸等,已基本形成玉米/玉米秸稈—玉米淀粉—L-乳酸—聚乳酸—改性材料及終端產品的生物基材料全產業鏈。
近年來,經過濮陽市委、市政府的精心培育、大力扶持,濮陽在新材料不同領域,涌現出一批產品特色鮮明、行業知名度高、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濮陽現有高端聚烯烴、電子化學品等5大類20余種化工新材料產品,產品產量、企業數量、科技含量等多項指標全省領先。”據濮陽市工信局局長薛炳海介紹,未來五年,濮陽將形成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
02
科技賦能
為產業加快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化工新材料是電子信息、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作為產業鏈最上游連接細分市場,自然成為濮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引擎。追逐“高精尖”的化工新材料,也凝聚著更多研發投入和更高科技水平。
1月10日,走進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技術研究院,寬敞整潔的實驗室,擁有各種先進檢測分析儀器100余套,專業技術人員在認真開展分析研究。該公司采取的非光氣熔融酯交換法工藝生產聚碳酸酯,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我省化工新材料領域的空白,實現了高端化工新材料的技術跨越。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一先進技術,獲得了中國石油的青睞。2020年12月30日,濮陽盛源集團與中國石油聚碳酸酯產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這標志著雙方將共同把濮陽打造成國內聚碳等特種聚合物的重要研發生產基地,努力培育聚碳新材料領域的“單打冠軍”。
人才是科研工作的核心。為進一步加強研發,盛源集團還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濮源新材料技術研究院,聘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殷鵬剛教授擔任院長,專注負責聚碳酸酯、聚碳酸酯下游產品及前沿精細化工的開發應用。研究院每年都要開展有計劃的培訓,努力培養一批聚碳酸酯生產研發方向的高質量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目前研究院中高級技術人員比例占到30%以上。
科技賦能,也為企業帶來了更大發展信心和更多發展空間。
河南沃森超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的是全球首套利用環管連續淤漿法生產超高分子量聚烯烴產品的裝置,新裝置代表了我國超高分子量聚烯烴領域目前最先進的工藝。“新裝置投產后,沃森超高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產能將躍居全國第一,而且我們的多種高端產品均實現了自主生產,產品的部分指標已達到甚至超過國外水平。”企業負責人張恩龍自豪地說。
宏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的PBS(柔性)生產線項目,未來可生產PBS、PBAT等材料,能夠以石化能源為原料,在下游制備為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餐盒、農用地膜等。“投產可降解材料,是宏業通過技術創新進行的‘第三次創業’。”濮陽宏業環保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人賴玉龍介紹,研究院每年開展20余個產業化研究、基礎性研究的課題,既為企業挖潛增效,又助推企業轉產迭代。
遠東科技規劃建設的75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實現了首套丙烷脫氫完整技術的國產化,突破了國外技術對我國的壟斷。“我們的新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投資成本和運轉成本均低于國外技術,經濟效益明顯增加。”張衍品說。
高科技帶來高效益。根據濮陽市2020年銷售收入超億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排序,前17名中約半數涉及化工新材料的研發與生產。這也是濮陽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最好例證。
近年來,濮陽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建設創新濮陽,有效激發了創新潛能。自濮陽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濮陽市省級高新區、重點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81家、236家,“隱形冠軍”企業增加到16家,攻克“卡脖子”技術32項,培育農作物新品種27個,實現專利申請量11596件、授權7330件。2020年5月,濮陽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試點市。
03
政策扶持
為新材料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在濮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有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更有政策的大力扶持。
建章立制,為產業加快發展提供保障。濮陽在全省率先成立科技創新委員會,并先后出臺了《濮陽市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增量提質“春筍行動”(2021—2023年)》《濮陽市支持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八條措施》《濮陽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辦法》《濮陽市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暫行辦法》等系列文件,必將加強科創型企業“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助推解決產業“卡脖子”難題。建立“雙招雙引”基地,精準招引優質項目,努力構建新材料產業生態。
3D打印產品
搭建平臺,為產業加快發展提供“加速器”。2021年12月14日,濮陽市聚碳新材料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成員大會召開,濮陽市首個產業聯盟成立,標志著我市聚碳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邁上了新臺階、踏上了新征程。1月4日,我市首批10個產業研究院、4個中試基地掛牌成立,10個產業研究院中有6個和新材料相關聯,4個中試基地則全部和新材料相關聯。以此為基礎,加快擴大規模、增強聚集效應,不斷推動新材料產業拔節孕穗、提檔升級。
提升服務,確保企業安心放心發展。開展工業項目“百日攻堅”、“萬人助萬企”活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解決后顧之憂、提供貼心服務,助推企業加快發展。為符合條件的企業家發放“貼心服務綠卡”,增強企業家獲得感。組織供電、稅務等10家涉企服務部門召開“政企交流面對面”活動,組織開展產銷對接活動、“惠企政策進千企”系列服務活動、外出學習和技能培訓,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目前,濮陽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已初步成型。今后五年,濮陽將圍繞“奮勇爭先、更加出彩”,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加快推進資源枯竭城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富強濮陽、生態濮陽、創新濮陽、幸福濮陽,加快打造中部地區創新開放高地、豫魯冀省際區域中心,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