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十四五”推進重點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包括煤基烯烴下游材料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2-15 點擊:次
2月11日,寧夏自治區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召開,現場介紹了寧夏新材料產業發展總體情況、特色亮點、產業布局、發展優勢和下一步發展重點等情況。
規上企業增至100多家,寧夏新材料產業步入歷史最好時期
發布會消息,截至2021年底,寧夏自治區新材料規上企業增至100多家,工業產值超過1200億元、近兩年平均增長30%以上,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20%、近兩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步入歷史最好時期。
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新材料產業推進小組建立“1+12+X”工作體系,研究制定16項政策規劃,自治區層面支持發展的強勁動力持續釋放。各市縣量身定制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方案,自治區相關職能部門在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各盡所能、全力支持,全區上下一心推、聚力干、齊向前的氛圍空前濃厚。
寧夏自治區招大引強,延鏈補鏈,科技賦能,新材料產業近兩年累計完成投資320億元、平均增長30%以上,頭部企業、重點項目龍頭效應逐步顯現。建成光伏產業、鋰電池產業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鏈,從極具成長性、延展性的產業鏈到“洼地效應”初顯的產業群,新材料產業呈現出主業突出、多元發展、集約協同的態勢。同時,緊緊扭住科技創新“牛鼻子”,開展關鍵技術“揭榜掛帥”,建成一批國家及自治區級新材新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企業,建成多家智能工廠、綠色工廠、數字化車間,以企業為主體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鏈日漸成形,新材料產業提質增效的潛力被激活、參與競爭的后勁被點燃。
“十四五”末,寧夏力爭實現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
發布會消息,至“十四五”末,寧夏自治區將努力實現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左右,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0億元以上、年均增速達到10%以上。
寧夏自治區將順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趨勢,進一步樹立“材料先行”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特色園區為依托,以重大項目為牽引,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延鏈強鏈為重點,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構建產業體系、打造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著力將新材料產業打造成為全區工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支柱產業,為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重要支撐。
凝心聚力,建設全國新型材料的“大工廠”“大基地”
發布會消息,“十四五”期間,寧夏自治區聚焦新材料重點領域,培育打造光伏材料、煤基烯烴下游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鋁鎂合金材料、電子信息材料、氰胺化工材料等7條優勢特色產業鏈,構建“一核五群”新材料產業發展新格局,將寧夏自治區建設成為全國新型材料的“大工廠”“大基地”。
寧夏自治區正凝心聚力打造銀川、石嘴山光伏材料產業集群,寧東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石嘴山、寧東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石嘴山、吳忠、寧東高性能金屬材料產業集群,石嘴山、吳忠、中衛、寧東特色精細化工材料產業集群。
寧夏發展新材料產業,有“五好”優勢
寧夏自治區2月11日,記者從自治區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獲悉,寧夏發展新材料產業具有自然稟賦好、能源保障好、產業基礎好、市場空間好、政策機遇好“五好”優勢。
寧夏自治區干旱少雨是制約寧夏發展的劣勢,但這一氣候條件,也形成了光照強、溫差大、風能足、災害少的自然稟賦。這些特性恰好滿足了儲能、半導體、電子化學品等新材料對溫度、濕度的苛刻要求,可以說,寧夏是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天然大工廠”。
寧夏自治區寧夏電力資源豐富,人均發電量居全國首位,工業用電價格相對較低,這也是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最有利條件。同時,寧夏和周邊有豐富的煤炭、礦石資源,而且價格相對偏低。這些優勢疊加,讓新材料企業生產成本更低,寧夏也容易發展成新材料產業聚集的洼地。
寧夏自治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寧夏新材料產業具備了比較厚實的基礎,光伏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精細化工材料呈現規模發展態勢,為企業無縫嵌入產業鏈提供了豐富選擇、暢通了各種道路,更為產業實現融合發展、耦合發展創造了機會。
寧夏自治區據介紹,新材料產業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產業鏈提升的關鍵環節,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寧夏自治區在金融、科技、人才、招商等方面,已經出臺并將繼續出臺一批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相融相促,將使政策紅利集中釋放,為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核支撐。
銀川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
寧夏自治區發布會消息,作為全區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集聚區,銀川市在“十四五”期間,將聚焦光伏硅、藍寶石、第三代半導體、石墨及石墨烯材料、儲能電池及儲能材料等重點領域,著力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建成具有影響力的全球藍寶石制造基地、全國光伏材料新硅都、西部半導體材料新基地。
寧夏自治區據介紹,銀川市將在全產業鏈發展、質量效益提升、關鍵技術創新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堅持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融合化發展,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攻堅戰,構建良好產業生態,做大做強產業發展集群,到2025年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并扎實開展產業項目三年攻堅行動,再引進建設一批含金量足、含綠量高、含碳量低的優質項目,著力延鏈補鏈強鏈,促進新材料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力爭“十四五”末,光伏硅產業突破700億,藍寶石產業突破100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突破100億,儲能電池及儲能材料突破800億元,石墨及石墨烯材料突破30億元,銀川經開區和蘇銀產業園分別建成“千億級”園區。同時,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努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積極搶占技術鏈的頂端環節。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今年布局建設“七個百億元”重大項目
寧夏自治區發布會消息,2022年,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謀劃布局建設“七個百億元”重大項目,總投資達到950億元。
寧夏自治區今年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重點實施萬華化學30萬噸MDI提純精制、泰光10萬噸氨綸、曉星7.2萬噸氨綸、泰和3萬噸氨綸、1.2萬噸對位芳綸等高性能纖維產業項目,打造“中國氨綸谷”和全球最大的對位芳綸生產基地;實施寶豐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鏈、百川鋰電材料一體化項目,打造鋰電子電池材料產業;實施國能寧煤MTP升級改造、寶豐100萬噸高端聚烯烴項目,打造高分子材料產業。這些項目將進一步提升產業層次,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為全區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石嘴山市力爭2025年,實現新材料產業產值達600億元
寧夏自治區發布會消息,“十四五”期間,石嘴山市將打造一批以核心企業為龍頭的專業園、特色園,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新格局,確保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力爭2025年達到600億元以上,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并重點在稀有金屬材料、鋰電池材料、化工新材料、光伏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等方面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
寧夏自治區據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石嘴山市形成了以新材料、裝備制造、多元合金等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工業體系,有著比較完備的水、電、氣、運等配套基礎設施,建有稀有金屬特種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和集聚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和成熟的產業工人隊伍,積淀了豐厚的工業底蘊。依托這些發展基礎,石嘴山市將在稀有金屬材料方面,重點發展鉭鈮鈹、特種鈦合金等領域,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稀有金屬材料基地。
寧夏自治區在鋰電池材料方面,積極與巴斯夫杉杉、貝特瑞、多氟多等行業龍頭深化合作,著力構建鋰電池全產業鏈,打造全國重要的鋰電池材料生產基地。在化工新材料方面,主要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集聚發展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纖維、含氟新材料、電子化學品、光敏材料等產業,打造西部重要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在光伏材料方面,依托多晶硅、單晶硅等產業基礎,積極發展上下游配套產業,打造光伏全產業鏈制造基地。在其他材料方面,積極發展高附加值多元合金、高性能碳化硅、高品質活性炭等功能性新材料,大力發展新型輕量化鋁鎂合金等金屬材料,利用工業固廢資源積極發展新型綠色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