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轉型升級建議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3-30 點擊:次
中國產業園區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經呈現出涉及不同產業層次、覆蓋經濟領域廣泛、多種類型互為補充的發展態勢。園區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不斷優化,在追求合理化和高端化目標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
問題分析
1園區主導產業趨同,同質化特征明顯。
我國產業園區建設已基本完成了要素集聚、規模和數量擴張的任務,逐步進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資源配置、全面提升效率與發展質量階段。
目前,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是提升園區發展質量面臨的首要問題。受其他地區成功經驗的影響,國內產業園區帶有一定程度的跟風性質,沒有與當地經濟發展特點和資源稟賦相結合,導致園區規劃不完善、定位不明確,大部分園區沒有形成自身的發展特色。部分地區在推進產業園區開發建設過程中,過分追求產業園區短期產生經濟效益指標,對主導產業重點培育產業定位不清晰。企業在選擇產業投資項目時也表現出盲目性,以當地政策支持力度、稅收減免力度來進行選擇,產業項目與功能同質化傾向日趨嚴重。
2開發過程“重量輕質”,難以形成合理分工布局。
目前,各個地方盲目冒進新建各類產業園區,產業園區建設“重數量,輕質量”特征明顯,然而許多入駐企業因沒有形成專業分工,仍處于“低效率區”。
部分地區產業園區內表現出“重企業、輕產業”的不良現象,企業各自為戰,未能形成上下游合作的整體力量。產業園區不是集中化、專業化的特色產業區,導致的產業園區產業結構、技術積累、要素集聚和所處制造業價值鏈位置不足以支撐產業園區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甚至在部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或者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企業盲目跟風,大量從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工程機械等行業,缺乏基于地區實際的特色產業和適應新工業革命和全球制造業格局變化的技術與人才積累,園區內產業鏈的分工協作發展也沒有形成。
3園區政策依賴性強,要素利用率較低。
產業園區為入駐企業提供大量的政策優惠,吸引一些具有示范效應的大項目和大企業入園,增加了企業的依賴性,影響產業園區市場化運營機制的建立。同時,各個地區產業園區運營各自為政,不顧園區經營效益,無底線提高政策優惠額度,而不是產業園區的產業集群效應。
轉型升級建議
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的實質是我國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深化改革開放,探索政策試點,為推廣示范積累成功經驗的重要先行區。隨著“中國制造2025”實施推進,迫切要求中國產業園區進行與之相適應的轉型升級。新形勢下推進我國產業園區轉型升級將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推動產業園區集約化轉型升級。
產業園區轉型的重要一環就是園區內產業轉型升級,這就要求積極有效地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在園區內落地,及時配套現代服務業集聚、融合發展,這不僅是支撐和引領園區轉型升級的新增長極,也是產業園區經濟發展質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著力點。
未來一段時期,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打造產業聚集推動型、經營主體帶動型、科技創新驅動型、生態循環促進型、三產融合引領型、服務支持拉動型等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化綠色產業園區。
推進各優勢產業的融合和集聚,進一步促進產業園區專業化市場的形成,轉變園區經濟的發展方式,以數字融合、智能融合、產融結合、產城融合等模式,持續推動園區產業跨越式融合協調發展。同時,加快各級各類產業園區主導產業與上下游相關產業和配套產業的融合與集聚發展步伐,引進、整合和強力發展名優產業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2新工業革命技術與智能制造應用,推動產業園區智慧化轉型升級。
面對新技術革命的重大變革,產業園區轉型升級更為緊迫。新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變革可以帶動園區人才、信息、資金、數據等各類要素的鏈接,將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資源整合到產業園區里面,對產業園區內企業進行更優質的服務,讓產業園區自身產生裂變實現升級。
同時,新技術與智能制造的應用,可以將傳統產業園區打造成新式智能、智慧園區,解決產業園區面臨的惡性競爭和產業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將資源招商型產業園區向品牌經營型產業園區轉變,將企業集中型產業園區向產業集聚型產業園區轉變,從而實現傳統園區向智能、綠色、智慧化園區的成功轉變。
一方面,基于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通過新技術和模式重新構建產業組織與生態,實現產業價值鏈的進一步分解和重新組合,推進產業園區轉型;另一方面,通過推進產業園區打造智能化、柔性化、開放化OEM制造業平臺,實現對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逐步形成基于新技術的產業園區內部與產業園區間的分工協作,進而推進產業園區轉型升級。
3體制機制創新與融資改革,推動產業園區高效化、平臺化轉型升級。
一是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提升產業園區運營與資源配置效率。建立和完善以市場為主導、政府監督為引導的產業資源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配置土地、資金、勞動力、技術、人才等資源,全力聚集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創新能力強的產業項目落地園區。
二是通過投融資改革盤活產業園區原有資源存量。在強調保障政府調控能力有效有力的前提下,強化企業融資方式多元化和投資主體地位。積極構建產業園區投融資平臺,探索運用資產證券化方式融資,將土地和實物等優質資產進行證券化融資,盤活園區存量資源,增加現金流,推進產業園區轉型升級。
未來,國家對產業園區開發的重心將向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功能完善、綠色發展方向轉變,同時對開發數量進行適度控制,鼓勵不同地區產業園區探索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模式,推進產業園區形成各具特色的先進智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