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政策速遞:山東“十強產業”發展路線圖出爐:這些產業該如何招商引資?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4-12 點擊:

  近日,山東省發布了《“十大創新”“十強產業”“十大擴需求”2022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其中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產業、高端化工產業、現代高效農業、文旅產業、現代金融服務業、現代輕工紡織產業未來發展路徑進行了詳細規劃,是未來招商引資的重要參考。
 
  0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一)產業發展規模質量實現新跨越。2022年,數字經濟發展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全省信息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4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其中,信息技術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5500億元,軟件業實現營業收入850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左右。(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實現新突破。2022年,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依托骨干企業、特色優勢企業,新培育100家以上國家級和省級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軟件工程技術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實施200個以上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突破重大核心關鍵技術30項以上。(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信息技術融合賦能實現新提升。2022年,實施“云行齊魯工賦山東”行動,兩化融合指數達到117,保持全國前三。加快建設泛在領先的信息通信網絡,累計開通5G基站超16萬個,實現確定性網絡16市全覆蓋,建成全國首個擁有兩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省份。(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通信管理局)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行動。
 
  1.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聚焦集成電路、高端軟件、計算機及外設和智能家電4條產業鏈,深入征集企業共性需求,支持“鏈主”企業聯合有關配套企業、科研院所承擔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及省科技創新重大工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等重大專項,全年組織實施30項以上重大技術創新項目,攻關解決一批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牽頭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2.引育一批“填空式”企業。推動龍頭整機企業開放市場鏈、供應鏈、創新鏈,發揮市場規模和品牌優勢,加大產業鏈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一批關聯度高、協同性強的核心配套企業、生態合作企業在山東省落地。舉辦3-5場“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專項對接活動,推動10家以上本地企業進入龍頭企業供應鏈,持續提高省內配套能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3.建設一批“強基性”項目。推動濟南、青島、煙臺、威海等市集成電路晶圓制造、高端封測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進度、提升產能規模、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加強資源要素協調、部門省市協同,推動虛擬現實智能硬件制造基地、6英寸硅基功率器件芯片等100個左右的省重大項目、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雙招雙引”重點簽約項目建設,總投資超1000億元,2022年年底前,完成投資250億元以上。(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實施信息技術制造業躍升行動。
 
  4.推動集成電路“強芯”。實施集成電路產業財政獎補政策,支持研發高速率存儲控制、高分辨率顯示、高可靠性信息安全等10款以上高端芯片。擴大MEMS封測規模,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MEMS封測產業集群。推動濟南、青島2市8英寸集成電路晶圓制造生產線形成量產能力,加快提升大尺寸硅片、光掩膜版、光刻膠等制造環節材料產能。提升碳化硅襯底生產技術水平和市場規模,構建第三代半導體領域新優勢。(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5.推動高清顯示“補面”。加快推動青島市顯示模組項目進展,2022年年底前,建設完成并實現首片產品點亮,開創山東省在新型顯示產業的創新布局。推動濟南、青島、煙臺3市積極參與全國“百城千屏”8K應用推廣活動,支持夏普超高清產業研究院在煙臺打造“六區百屏”系列項目,支持青島選取5個左右住宅小區試點建設4K應用示范小區,加快超高清頻道進社區、進家庭,推動超高清視頻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6.推動智能傳感“提器”。落實《山東省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重點建設青島聲學智能傳感谷和煙臺光電智能傳感產業基地,大力支持聲學、壓力、氣體、溫度、紅外、生物醫學等傳感器突破發展,培育智能傳感器領域“單項冠軍”。開展智能傳感器應用推廣,主辦中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大會,發布30項智能傳感器應用示范項目,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00億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7.推動整機終端“擴量”。充分發揮山東省在整機生產方面優勢,加快濟南“中國算谷”、青島、濰坊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青島超高清視頻產業高地和威海打印機基地建設,繼續保持服務器、智能家電、超高清顯示設備、打印機在國內的領先地位,進一步提升產能和市場份額,2022年,智能終端產業規模突破4000億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實施高端軟件“四名”提質行動。
 
  8.提升軟件“兩名城”。支持濟南、青島2市對標國內先進軟件名城,借鑒企業創新、招商引資、人才培育等成功經驗,集中優勢資源支持軟件產業發展,2022年2市軟件業營業收入分別突破4300億元、3300億元,均位列國內城市前十。(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9.培育軟件“多名園”。制定山東省軟件名園建設管理辦法,培育建設5家以上集聚程度較高、創新能力突出、配套設施完善的省級軟件名園,推動骨干企業、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向優勢園區集聚。支持有條件的省級軟件園積極爭創1-2家國家軟件名園。(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0.打造軟件“多名企”。修訂《山東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認定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創新導向,面向基礎軟件、工業軟件、信創適配等關鍵領域,依托骨干企業培育認定50家以上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提升對行業引領帶動作用。(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1.推廣軟件“百名品”。面向關鍵基礎軟件、高端工業軟件、新興平臺軟件、行業應用軟件、嵌入式軟件等重點領域,繼續開展首版次高端軟件培育認定工作,落實首版次軟件保險補償政策,突破國產軟件市場應用瓶頸,培育推廣100個以上技術領先的魯版軟件名品。(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四)實施新興產業布局行動。
 
  12.培強衛星產業優勢。加快東方航天港、中科院空天院濟南園區、空天信息產業園、衛星互聯網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衛星產業鏈向衛星研發制造、商業應用等各環節延伸。深入實施北斗綜合應用示范項目,在交通物流、海洋牧場、授時等領域推廣北斗兼容終端4萬臺(套)以上。(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3.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發布大數據產業發展白皮書,持續更新繪制全省大數據產業地圖,建設完善全省大數據產業發展促進機構,2022年年底,在全省累計建設30個以上大數據發展創新實驗室,100個以上大數據創新中心,30個以上大數據創新服務機構。(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4.推進元宇宙前瞻布局。搶抓元宇宙發展“風口”,加速提升山東省虛擬/增強現實及可穿戴智能設備骨干企業領先優勢,編制出臺山東省推動虛擬現實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打造20個以上虛擬現實與各領域融合應用場景,積極爭創國家虛擬現實制造業創新中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5.加快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加快建設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推動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能家居、智能軌道交通等優勢產業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深入開展“區塊鏈+”行動,在產品追溯、政務民生、金融服務、健康醫療、智慧交通等重點領域,打造5個以上有影響力的區塊鏈優秀解決方案。(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五)實施產業生態優化行動。
 
  16.培強一批領航型企業。引導資源向產業鏈“鏈主”企業集聚,推動有潛力的骨干企業成長為領航型企業,促進企業兼并重組和戰略合作,支持領航型企業加強與境內外掌握核心技術、擁有高價值品牌的優質中小企業協作,進一步提升產能規模和品牌影響力,不斷強化對產業鏈供應鏈的主導權和控制力,2022年,培強10個左右“鏈主”企業和領軍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總量突破7500億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7.培育一批特色產業集群。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50個以上創新能力強、市場潛力大、高成長的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充分發揮大、中、小企業在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市場開拓中的不同優勢,支持濟南、青島、煙臺、濰坊等市圍繞大數據、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做大做強10個以上以大企業集團為核心、集中度高、分工細化、協作高效的“雁陣形”產業集群。(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18.建設一批專業化園區。堅持差異發展、錯位競爭,規劃建設一批信息技術園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方位提升對優質企業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加快各類市場主體進駐。2022年,以高標準建設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為引領,打造10家以上網絡基礎設施完備、平臺作用發揮明顯的省級工業互聯網園區,對綜合指標排名前5位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獎補。新建設不少于20家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對省內數字經濟園區開展綜合評價,篩選優勢突出的園區,擇優給予每個最高200萬元獎補。(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9.優化國產生態體系。緊緊抓住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契機,建設5家以上省級信創產業適配驗證中心,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大力引導企業參與鯤鵬、龍芯等國產生態建設和基于國內開源技術的研發創新,打造50個以上自主可控信創產品,積極將信創產品納入省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版次高端軟件等推廣目錄,對生產企業為相關產品購買的符合條件的保險,按照不超過3%的費率上限及企業實際投保額的80%,給予單個企業最高500萬元保費補貼。(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
 
  (六)實施融合應用賦能增效行動。
 
  20.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能力。全面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引導兩個“雙跨”平臺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在行業覆蓋面、解決方案、經營交易規模等關鍵指標上實現躍升,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優勢。推動省級平臺加快匯聚行業資源、積累機理知識、開發解決方案,爭創7家左右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圍繞數控機床、農機裝備等重點產業鏈,新培育50家以上高水平省級行業平臺,為企業加快網絡化、智能化提升提供服務。(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1.深化工業大數據融合應用。按照“國家級—省級—邊緣級”工業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思路,依托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山東分中心建設工業大數據國家級區域中心,在全省建設5個左右省級區域中心和行業中心,構建工業大數據應用核心設施。引導企業積極開展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貫標,對DCMM試點單位和區域進行階段性評估,2022年年底,推動100家以上企業開展DCMM貫標。(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2.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差異化獎補政策,確保新開通5G基站6萬個,加快推動5G應用從社會公共區域轉向產業應用領域。加快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實體化運行,推動完善5600公里的確定性網絡建設布局,為全省產業園區、重點企業提供可管控、可定價的優質網絡服務。(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推進措施
 
  (一)強化“鏈長制”協同推進。完善“鏈主”企業牽頭主導、產業鏈聯盟合作、產學研協同推進、要素保障服務的“鏈長制”工作推進機制,動態調整“1張圖譜+N張清單”,明確延鏈補鏈強鏈路徑,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互動對接,聯合共建協同創新、成果轉化、檢驗檢測、網絡銷售等公共服務平臺,合力開展項目策劃、供需對接、市場開拓、協同創新、產融合作、人才招引、行業管理等活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有關部門)
 
  (二)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對經濟發展成效明顯、社會效益突出的重點企業給予高質量發展資金獎勵。落實軟件和集成電路稅收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在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框架下,積極吸引專業投融資機構落戶山東省,支持企業和投融資機構圍繞重點項目、關鍵領域設立項目基金、產業基金,擴大信息技術產業基金規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牽頭單位: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強化人才支撐。加強招才引智力度,集聚一批緊缺型、引領型高端人才。支持重點用人單位依托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泰山人才工程,加大人才精準引育,支持人才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對掌握“卡脖子”技術或填補山東省產業空白的高層次人才和關鍵團隊,采取“一事一議”方式,按需量身打造更優扶持政策。支持企業通過“揭榜掛帥”機制,面向全球引進集聚人才,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實施重點產業鏈尖端技術人才獎勵制度,對研發費用不低于500萬元且增幅達到10%以上的重點企業中,年薪高于100萬元的研發一線人員予以獎勵。依托國家級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匹配度。(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稅務局)
 
  (四)深化交流合作。加強與國內外頭部企業重大戰略合作,積極吸引關聯度高的業務向山東省遷移,建設區域性總部、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繼續支持舉辦2022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智能傳感器產業大會、山東省信息技術產業60年成就展、山東省電子信息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新動能·軟件創新創業大賽、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大賽、省軟件生態大會、青島國際軟博會等重大產業對接交流活動,搭建雙招雙引、人才資本對接平臺,提升山東省產業發展美譽度、知名度。(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02高端裝備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一)產業規模“穩中變強”。2022年,全省高端裝備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力爭營業收入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9%以上,占裝備制造業比重達到50%,建成全國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成為推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全面突破的重要支撐和強大動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產業創新“穩中漸升”。2022年,高端裝備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加大,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占比3%左右,重點骨干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占比3.5%左右,新增高端裝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400家左右。(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
 
  (三)產業生態“穩中求優”。構建“領航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協同發展的企業體系,培育1家營業收入五千億級企業,20家左右百億級企業。不斷壯大產業集群規模,在全省打造10個左右百億級“雁陣形”產業集群。(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企業培育梯度化工程,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影響力。
 
  1.做強“領航型”企業。圍繞高端裝備7大產業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領航型”企業,加快縱向延伸、橫向聯合,構建“領航+核心”協作融合的供應鏈聯盟,貫通產業鏈條和創新鏈,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圈。2022年,產業鏈“領航型”企業營業收入6000億元左右。(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初創企業的政策支持,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培育創新能力突出、成長潛力高的優質中小企業,在產業鏈重點節點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3.打響“山東裝備”品牌。以企業為打造品牌的核心主體,發揮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示范引領作用,強化企業產品質量控制,通過優質產品和服務提升企業品牌。鼓勵推廣企業自有知識產權技術標準,通過主導國家、地方標準的制訂,鞏固企業在行業中的品牌地位。到2022年年底,打造30個以上在全國具有知名度的高端裝備品牌。(牽頭單位:省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實施產業鏈現代化工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4.系統謀劃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在汽車、工程機械、農機裝備、數控機床、海工裝備、軌道交通、氫燃料電池7大領域,實行“鏈長制”工作機制,重點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動態調整“1張圖譜+N張清單”,支持“鏈主”企業牽頭組建或融入2個以上國內產業鏈聯盟。支持省內重點企業與產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聯合開展深度合作,打通“設備—原材料—零部件—整機”產業鏈條。(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5.做強做精產業鏈優勢產品。依托濰柴、中國重汽、濰柴雷沃、山東臨工、濟南二機床、中集來福士等12個鏈主企業,在發動機、重卡、大馬力拖拉機、液壓挖掘機、高端數控機床、半潛式平臺等“拳頭”產品上進行更新迭代,2022年,研發10種以上高端產品,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
 
  6.補齊突破產業鏈薄弱環節。通過以龍頭企業主體、上下游企業協作、科研機構配合、協會組織協調、金融機構保障的方式,進行多方聯合,重點聚焦汽車芯片、液壓件、機床功能部件、船用發動機等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協同創新、精準攻關,研制突破5種以上新技術和產品,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升級。(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7.常態化開展重點產業鏈“專精特新”企業融鏈固鏈行動等活動。開展3次以上企業融鏈固鏈行動,推動企業卡位入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依托各產業鏈聯盟秘書處,聯合高端裝備產業協會、山東省機械設計研究院等機構協會,對產業鏈內企業進行實地走訪,征集關鍵共性技術需求、高層次技術專家需求、高校科研機構對接需求、實訓需求等各類需求100項以上,全力服務產業鏈發展。(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實施產業布局優勢化工程,完善高質量發展區域布局。
 
  8.建設高端裝備產業基地園區。根據全省產業現狀,著力培育濟南、青島、煙臺三大核心區,打造集聚膠濟和京滬鐵路的產業帶,輻射帶動濰坊、淄博等周邊市做強優勢產業,加快建設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百萬輛整機整車綠色智造產城園、濟南軌道交通裝備智造產業園等5個重點園區,建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集聚發展的產業基地。(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9.建設特色優勢領域產業集群。圍繞山東省在汽車、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海工裝備等領域的優勢,到2022年,培育25個以上產業集群領軍企業、17個以上高端裝備“雁陣形”產業集群。爭創動力裝備、數控機床、農機裝備3個高端裝備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產業布局。(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四)實施創新能力專業化工程,打造協同創新體系。
 
  10.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圍繞解決“卡脖子”技術和國產化替代工作,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2022年,面向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組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充分發揮“氫進萬家”等已啟動實施的科技示范工程引領支撐作用,圍繞地方優勢產業適時再啟動“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科技示范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牽引性、支柱性的重大產品和裝備。(牽頭單位:省科技廳)
 
  11.強化創新載體建設。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設研發中心、檢測中心、中試基地等企業研發機構。2022年,積極爭創高端裝備領域的國家級平臺載體,新培育1-2家裝備類省技術創新中心和3家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科技廳)
 
  (五)實施新產品應用市場化工程,推動高端裝備產品試點示范。
 
  12.加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應用力度。2022年,發布首臺(套)產品應用推廣指導目錄,引導企業開展產品攻關。圍繞安全應急設備、科學儀器、醫療裝備等國家和省導向性領域,培育認定200種以上首臺(套)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實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新產品保險補償機制,對符合條件的產品推行國企采購制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國資委)
 
  13.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繼續深入落實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會同各有關部門組織企業積極申報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助力大氣污染治理。(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
 
  14.加大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支持力度。分年度研究確定全省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和加氫站建設任務目標,落實省級獎勵資金政策,指導各市積極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加快構筑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競爭優勢,搶占氫能產業發展制高點。(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15.加大試點示范工作開展力度。指導支持濟南市作為國家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二批試點城市,淄博市作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二批試點城市全面開展試點工作,為全國、全省汽車產業發展新模式、新產品,探索積累新鮮經驗,為全省汽車升級換代、市場繁榮打下良好基礎。(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六)實施產業項目高端化工程,帶動產業高質高速發展。
 
  16.承擔建設國家重大項目。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立足產業發展實際和發展優勢,主動對接、主動參與、主動承接國家重點項目,重點推薦一批技術先進、產業需求大、帶動作用強的項目爭取國家政策支持。2022年,承接建設國家高端裝備重大項目4個以上。(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17.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加大高端裝備產業科研攻關力度,以產業攻關帶動科技成果工程化,加快推動新技術轉換為生產力。2022年,重點抓好冰輪環境的氫液化裝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等26個高端裝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實施,生產一批具備較強競爭力的新產品。(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18.積極推動省級重點項目建設。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帶動產業發展,加快推動79個重大項目、137個優選項目、38個“雙招雙引”項目建設。2022年,完成投資400億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19.籌劃布局高端裝備新項目。重點圍繞高端裝備7條產業鏈,立足各市發展實際,開展實地調研,與各行業龍頭企業進行深度對接,遵循國家產業定位,積極對接國家相關部門,共同謀劃一批好項目、大項目。建立謀劃儲備項目庫,聯合企業、科研院所、智庫、協會共同聚集優質資源,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實施。(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七)實施數字賦能智能化工程,推動裝備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
 
  20.提升智能制造裝備供給能力。圍繞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智能檢測與裝配、智能物流與倉儲等重點領域,每年培育30項以上高水平智能制造裝備,綜合運用保險補償等政策,推動創新產品進入重點產業鏈供應體系。支持裝備制造企業從提供設備向提供設計、承接工程、運維服務等一體化服務轉變,每年培育10家以上優秀智能制造系統集成供應商。(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1.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主動融入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等戰略部署,積極對標先進,研究制定省級智能工廠認定管理辦法,加快構建“市級-省級-國家級”智能工廠梯次培育體系,每年在裝備制造領域培育建設30個以上智能工廠(場景和數字化車間),形成一批智能制造地方標準,探索推廣一批智能制造新模式。(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
 
  22.打造裝備制造用數賦智良好生態。高水平建設工業互聯網,縱深推進“萬項技改、萬企轉型”。大力推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市積極爭創國家智能制造先行區。面向裝備、軟件、系統解決方案、行業組織和用戶,定期開展對接推廣活動。(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三、推進措施
 
  (一)強化組織協調。發揮高端裝備專班統籌協調的推動作用,強化部門協調和上下聯動,明確職責分工,統籌制定產業相關政策,審核重大項目,協調重大問題,協調各方資源,貫通產業鏈,保障供應鏈,打造創新鏈,落實政策鏈,用好資金鏈,整合人才鏈,著力構建新型產業鏈生態圈。(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
 
  (二)強化資金支持。積極支持企業爭取國家和省級首臺(套)保險補償。積極推進供應鏈金融,每年優選30家以上高端裝備產業鏈重點企業,指導商業銀行為符合條件的上下游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牽頭單位: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三)強化人才支撐。實施重點產業鏈尖端技術人才獎勵制度,在高端裝備領域,對上年度研發費用不低于500萬元且增幅達到10%以上的重點企業中,年薪高于100萬元的研發一線人員,進行表揚獎勵。舉辦高端裝備及智能制造領域的高峰論壇、專家對接會等活動,提供企業與專家、企業與企業對接的平臺。(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稅務局;配合單位:省科技廳、省財政廳)
 
  (四)強化政策扶持。擴大高新技術設備及關鍵部件進口。對進口列入《山東省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中的“十強產業”高新技術設備及關鍵部件,以不超過申報年度6月30日前最近一期人民幣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作為貼息率,具體由各市自主確定并落實貼息資金,省級財政予以適當補助,貼息率可上浮5%。(牽頭單位:省商務廳、省財政廳)
 
  03新能源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推進產業體系建設。育成1個千億級產業集群,5-6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初步建成競爭力強、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新能源產業體系。(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二、主要任務
 
  (一)統籌布局,打造六大重點產業鏈。
 
  1.實施強鏈補鏈專項行動。緊貼各地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統籌布局,突出重點,聚焦新能源汽車、風電裝備、光伏發電裝備、核電裝備、氫能裝備、儲能裝備等六大產業鏈,精準繪制產業鏈圖譜,形成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主要配套企業、補短板突破環節、鍛長板重點領域等系列清單,構建“1張圖譜+N張清單”的產業發展路徑,推動產業發展規模和質量效益全面提升。(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
 
  2.做大做強優勢企業。創新“領航+骨干”合作模式,引領帶動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聯動協同發展。立足打造“國和”等先進三代核能基地,推動國家電投核能總部、中核山東區域總部實體化運營。圍繞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較為薄弱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海上風電主機、氫能及燃料電池核心裝備等,精準招引一批“填空型”企業和“補充型”項目。重點推動吉利欣旺達動力電池制造、上海電氣整機制造、億華通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生產制造等項目開工建設,全力推進一汽解放新能源輕卡基地、明陽智能200臺8-15MW整機制造項目、東德實業氫燃料電池羅茨式氫氣循環泵研發及產業化等項目建成投產。(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創新引領,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3.加強關鍵技術攻關突破。按照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原則,聚焦氫能、儲能等重點領域,引導和支持優勢企業單位加強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技術攻關。持續推進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等領域科技攻關力度,實施電能質量治理裝備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氫能電源系統研發、新型鋰電池包的熱管理關鍵技術研發等8項重大產業攻關,形成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能源局)
 
  4.加快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通過績效評價等舉措,加強省級實驗室、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新能源領域創新平臺建設,高質量推進山東能源研究院建設,盡快打造成為集前沿技術研發、人才集聚培育、優勢產業育成和科技創新服務為一體的國際水平新型研發機構。聚力建設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打造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研發、高端人才培養、科研創新試驗、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重大成果輸出平臺。(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三)提速擴容,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5.全力推動項目落地。用好重點項目督導服務平臺資源,集聚優勢資源、集中人員力量,強化主動服務、強化綜合協調、強化督促指導,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快推進60個省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80億元。(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6.健全完善重大項目庫管理。建立動態管理、月報調度征詢制度,重點推動大金重工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項目、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廠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青島美錦氫燃料電池商用車零部件生產項目等25個產業重大支撐項目建設,定期動態調整,提高在庫項目質量。(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四)集聚發展,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
 
  7.持續做強“雁陣形”產業集群。推動新能源產業向產能利用充分、配套體系完善的地區集聚,指導相關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產業集群,重點推動青島、煙臺、濟寧、泰安、德州、聊城等6大新能源產業“雁陣形”集群發展。立足山東省氫能產業發展基礎,聚力打造以濰坊、淄博為龍頭的燃料電池及關鍵材料產業集群和以聊城、濟寧為龍頭的燃料電池整車及氫能制儲裝備產業集群,支持棗莊建設鋰電產業集群,年度新培育1-2家儲備集群,爭取入選納庫。2022年年底,新能源產業“雁陣形”集群年營業收入力爭達到35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800家,重點骨干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占比達到5%左右。(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8.構建完善領軍企業培育體系。引導資源集聚,持續培育壯大一汽解放、山東核電、格瑞德、雙一科技等新能源產業領航型企業,年營業收入總額達到600億元。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合力培優工作機制,優選新能源產業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潛力企業,建立重點培育庫,強化財稅、資金、土地、技術、人才等要素保障,推動潛力骨干企業盡快成長為領航型企業。(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五)優化提升,持續推進集群化園區化發展。
 
  9.打造一批高端綠色低碳產業園區。加快青島市新能源汽車集聚區、青島市氫能產業園、煙臺市海陽核電裝備制造工業園區、煙臺市中國北方風電母港、淄博氫能產業示范園區、淄博市軍民融合國防動力電源產業園、泰安市泰開智能輸變電產業園、聊城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等重點園區建設,加強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大對園區重點企業、重大項目、人才招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領軍企業+產業集群+特色園區”協同推進模式。鼓勵新能源產業園區建設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電力、新能源園區交通、氫能熱電聯供等清潔能源綜合應用系統,試點建設新能源綠色低碳產業園區。(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六)梯次培育,打造產業特色優勢品牌。
 
  10.挖潛提升品牌價值。圍繞研發創新、設計創意、生產制造、質量管理和營銷服務全過程制定品牌發展戰略,提升產品附加值和軟實力。依托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和拳頭產品,重點培育山東核電、臺海瑪努爾、大金重工、巨濤、濰柴新能源、中通客車、東岳未來氫能、火炬、泰開、瑞福、奧揚科技、冰輪環境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知名品牌。挖掘“專精特新”,培育“單項冠軍”,形成一批技術先進、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新品牌。(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11.著力打造產業地標。指導相關市結合產業基礎和發展布局,建設中國氫谷(濟南)、東方氫島(青島)、“國和”先進三代核能基地(煙臺)、中國北方鋰電之都(棗莊)等具有鮮明特色和集聚實力的產業“地標”,提升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七)市場驅動,加快產品推廣應用。
 
  12.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以山東省海上風電基地、海上光伏基地、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一體化基地、核電基地等開發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核電等裝備產業,實現就地就近配套、融合聚集發展,提升產業本地化率。(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3.放大試點示范引領作用。啟動首批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第二批新型儲能示范項目,推動新能源場站合理配置儲能設施,支持棗莊儲能產業基地項目建設,不斷提升氫能及燃料電池、新型儲能裝備科技研發和裝備制造水平,形成先發優勢。積極爭創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重點推廣CCUS、柔性輸電、液流電池等50項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裝備。(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八)固本強基,健全完善產業支撐體系。
 
  14.完善“互聯網+”充電設施建設。推動山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與充電運營企業平臺信息共享,實現全省電動汽車充電“一張網”,2022年年底,全省公共、專用充電站保有量達到6000座以上,各類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4萬臺以上。(牽頭單位: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自然資源廳)
 
  15.構建城際交通氫能加注網。堅持“車站聯動”,在氫氣資源豐富、應用場景成熟的區域,優先布局建設加氫站,依托濟青高速服務區,建設高速公路氫走廊。2022年年底,全省累計建成加氫站30座,日供氫能力達到2.8萬公斤。(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能源局)
 
  三、推進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
 
  16.發揮新能源產業專班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突出重點項目建設、“雁陣形”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培育、重大產業攻關,進一步完善省市縣三級貫通的協調推進機制,建立工作臺賬,明確預期目標、責任分工、工作措施、完成時限等,定期調度和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二)落實配套政策。
 
  17.支持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將山東省現行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延長至2022年年底,對2022年符合條件的非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5.04萬元/輛,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6.48萬元/輛。擴大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30%;重點區域巡游出租汽車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30%,鼓勵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使用新能源汽車,環衛、郵政快遞新增及更新為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10%。(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機關事務局、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省財政廳)
 
  18.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將獨立占地的公共充換電站納入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按照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明確土地供應方式和流程,支持采用租賃用地方式建設公共充換電站。(牽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配合單位:省能源局)全省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物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公共文化娛樂場所停車場,配套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車位占總車位的比例達到15%以上,相關部門據此進行竣工驗收。(牽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公安廳;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優化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布局,在省內主要高速公路服務區原則上按照50公里間距建設充電設施;提高省內高速公路服務區已建成公共充電站(樁)管理維護水平,確保充電樁公共服務平臺在線率不低于95%,支持通過合作經營等模式降低充電設施運營成本。(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能源局、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19.提升居民小區充電基礎設施覆蓋水平。全省新建居民小區停車位100%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與主體建筑同步設計、施工、驗收;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對具備條件的小區增加停車位,建設充電樁。鼓勵居民小區采用有序充電模式,支持出臺充電設施建設、使用等標準文件,引導充電設施健康、有序發展。(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能源局)
 
  20.支持氫能混合場站建設。推動在高速服務區、港口碼頭、工礦廠區及公路沿線建設氫/油、氫/氣、氫/電混合場站。支持利用符合條件的加油站、加氣站、充電站等站點網絡改擴建成具有加氫功能的能源合建站,在符合已有管理規范和安全條件前提下,對不新增用地的,無需另行辦理加氫站規劃選址手續。(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自然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三)加強督導評估。
 
  21.強化工作督促和業務指導。建立報告評估工作機制,各有關市及時跟蹤監督、按期報送重點項目、重大產業攻關、重要園區建設工作進展,定期對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開展督導評估,抓好評估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04新材料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材料,推廣一批標志性創新成果與典型應用,形成一批先進的自主核心技術。重點新材料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5%以上。2022年年底前,新材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新增300家左右,累計達到約2600家。(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
 
  (二)特色集群日益壯大。2022年,全省布局建成10個左右百億級產業集群,2-3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全省形成一批區位優勢突出、產業特色鮮明的新材料產業聚集帶,培育提升20個以上集群領軍企業。(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主要任務
 
  (一)深化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
 
  1.健全完善省市縣一體化推進模式。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溝通協調、強化調度管理,推動形成省級統籌協調、市級跟進指導、縣級深入落實的協同工作格局,凝聚強大工作合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精準繪制產業鏈圖譜。聚焦新材料重點產業鏈,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動態更新完善“1張圖譜”和“N張清單”,精細化、精準化掛圖作戰,強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加快實現重大突破。(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3.開展“專精特新”企業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政策速遞:山東“十強產業”發展路線圖出爐:這些產業該如何招商引資?

2022-04-12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近日,山東省發布了《“十大創新”“十強產業”“十大擴需求”2022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其中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產業、高端化工產業、現代高效農業、文旅產業、現代金融服務業、現代輕工紡織產業未來發展路徑進行了詳細規劃,是未來招商引資的重要參考。
 
  0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一)產業發展規模質量實現新跨越。2022年,數字經濟發展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全省信息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4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其中,信息技術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5500億元,軟件業實現營業收入850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左右。(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實現新突破。2022年,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依托骨干企業、特色優勢企業,新培育100家以上國家級和省級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軟件工程技術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實施200個以上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突破重大核心關鍵技術30項以上。(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信息技術融合賦能實現新提升。2022年,實施“云行齊魯工賦山東”行動,兩化融合指數達到117,保持全國前三。加快建設泛在領先的信息通信網絡,累計開通5G基站超16萬個,實現確定性網絡16市全覆蓋,建成全國首個擁有兩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省份。(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通信管理局)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行動。
 
  1.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聚焦集成電路、高端軟件、計算機及外設和智能家電4條產業鏈,深入征集企業共性需求,支持“鏈主”企業聯合有關配套企業、科研院所承擔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及省科技創新重大工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等重大專項,全年組織實施30項以上重大技術創新項目,攻關解決一批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牽頭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2.引育一批“填空式”企業。推動龍頭整機企業開放市場鏈、供應鏈、創新鏈,發揮市場規模和品牌優勢,加大產業鏈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一批關聯度高、協同性強的核心配套企業、生態合作企業在山東省落地。舉辦3-5場“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專項對接活動,推動10家以上本地企業進入龍頭企業供應鏈,持續提高省內配套能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3.建設一批“強基性”項目。推動濟南、青島、煙臺、威海等市集成電路晶圓制造、高端封測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進度、提升產能規模、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加強資源要素協調、部門省市協同,推動虛擬現實智能硬件制造基地、6英寸硅基功率器件芯片等100個左右的省重大項目、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雙招雙引”重點簽約項目建設,總投資超1000億元,2022年年底前,完成投資250億元以上。(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實施信息技術制造業躍升行動。
 
  4.推動集成電路“強芯”。實施集成電路產業財政獎補政策,支持研發高速率存儲控制、高分辨率顯示、高可靠性信息安全等10款以上高端芯片。擴大MEMS封測規模,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MEMS封測產業集群。推動濟南、青島2市8英寸集成電路晶圓制造生產線形成量產能力,加快提升大尺寸硅片、光掩膜版、光刻膠等制造環節材料產能。提升碳化硅襯底生產技術水平和市場規模,構建第三代半導體領域新優勢。(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5.推動高清顯示“補面”。加快推動青島市顯示模組項目進展,2022年年底前,建設完成并實現首片產品點亮,開創山東省在新型顯示產業的創新布局。推動濟南、青島、煙臺3市積極參與全國“百城千屏”8K應用推廣活動,支持夏普超高清產業研究院在煙臺打造“六區百屏”系列項目,支持青島選取5個左右住宅小區試點建設4K應用示范小區,加快超高清頻道進社區、進家庭,推動超高清視頻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6.推動智能傳感“提器”。落實《山東省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重點建設青島聲學智能傳感谷和煙臺光電智能傳感產業基地,大力支持聲學、壓力、氣體、溫度、紅外、生物醫學等傳感器突破發展,培育智能傳感器領域“單項冠軍”。開展智能傳感器應用推廣,主辦中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大會,發布30項智能傳感器應用示范項目,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00億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7.推動整機終端“擴量”。充分發揮山東省在整機生產方面優勢,加快濟南“中國算谷”、青島、濰坊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青島超高清視頻產業高地和威海打印機基地建設,繼續保持服務器、智能家電、超高清顯示設備、打印機在國內的領先地位,進一步提升產能和市場份額,2022年,智能終端產業規模突破4000億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實施高端軟件“四名”提質行動。
 
  8.提升軟件“兩名城”。支持濟南、青島2市對標國內先進軟件名城,借鑒企業創新、招商引資、人才培育等成功經驗,集中優勢資源支持軟件產業發展,2022年2市軟件業營業收入分別突破4300億元、3300億元,均位列國內城市前十。(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9.培育軟件“多名園”。制定山東省軟件名園建設管理辦法,培育建設5家以上集聚程度較高、創新能力突出、配套設施完善的省級軟件名園,推動骨干企業、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向優勢園區集聚。支持有條件的省級軟件園積極爭創1-2家國家軟件名園。(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0.打造軟件“多名企”。修訂《山東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認定管理辦法》,進一步強化創新導向,面向基礎軟件、工業軟件、信創適配等關鍵領域,依托骨干企業培育認定50家以上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提升對行業引領帶動作用。(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1.推廣軟件“百名品”。面向關鍵基礎軟件、高端工業軟件、新興平臺軟件、行業應用軟件、嵌入式軟件等重點領域,繼續開展首版次高端軟件培育認定工作,落實首版次軟件保險補償政策,突破國產軟件市場應用瓶頸,培育推廣100個以上技術領先的魯版軟件名品。(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四)實施新興產業布局行動。
 
  12.培強衛星產業優勢。加快東方航天港、中科院空天院濟南園區、空天信息產業園、衛星互聯網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衛星產業鏈向衛星研發制造、商業應用等各環節延伸。深入實施北斗綜合應用示范項目,在交通物流、海洋牧場、授時等領域推廣北斗兼容終端4萬臺(套)以上。(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3.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發布大數據產業發展白皮書,持續更新繪制全省大數據產業地圖,建設完善全省大數據產業發展促進機構,2022年年底,在全省累計建設30個以上大數據發展創新實驗室,100個以上大數據創新中心,30個以上大數據創新服務機構。(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4.推進元宇宙前瞻布局。搶抓元宇宙發展“風口”,加速提升山東省虛擬/增強現實及可穿戴智能設備骨干企業領先優勢,編制出臺山東省推動虛擬現實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打造20個以上虛擬現實與各領域融合應用場景,積極爭創國家虛擬現實制造業創新中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5.加快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加快建設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推動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能家居、智能軌道交通等優勢產業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深入開展“區塊鏈+”行動,在產品追溯、政務民生、金融服務、健康醫療、智慧交通等重點領域,打造5個以上有影響力的區塊鏈優秀解決方案。(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五)實施產業生態優化行動。
 
  16.培強一批領航型企業。引導資源向產業鏈“鏈主”企業集聚,推動有潛力的骨干企業成長為領航型企業,促進企業兼并重組和戰略合作,支持領航型企業加強與境內外掌握核心技術、擁有高價值品牌的優質中小企業協作,進一步提升產能規模和品牌影響力,不斷強化對產業鏈供應鏈的主導權和控制力,2022年,培強10個左右“鏈主”企業和領軍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總量突破7500億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7.培育一批特色產業集群。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50個以上創新能力強、市場潛力大、高成長的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充分發揮大、中、小企業在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市場開拓中的不同優勢,支持濟南、青島、煙臺、濰坊等市圍繞大數據、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做大做強10個以上以大企業集團為核心、集中度高、分工細化、協作高效的“雁陣形”產業集群。(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18.建設一批專業化園區。堅持差異發展、錯位競爭,規劃建設一批信息技術園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方位提升對優質企業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加快各類市場主體進駐。2022年,以高標準建設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為引領,打造10家以上網絡基礎設施完備、平臺作用發揮明顯的省級工業互聯網園區,對綜合指標排名前5位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獎補。新建設不少于20家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對省內數字經濟園區開展綜合評價,篩選優勢突出的園區,擇優給予每個最高200萬元獎補。(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9.優化國產生態體系。緊緊抓住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契機,建設5家以上省級信創產業適配驗證中心,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大力引導企業參與鯤鵬、龍芯等國產生態建設和基于國內開源技術的研發創新,打造50個以上自主可控信創產品,積極將信創產品納入省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版次高端軟件等推廣目錄,對生產企業為相關產品購買的符合條件的保險,按照不超過3%的費率上限及企業實際投保額的80%,給予單個企業最高500萬元保費補貼。(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
 
  (六)實施融合應用賦能增效行動。
 
  20.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能力。全面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引導兩個“雙跨”平臺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在行業覆蓋面、解決方案、經營交易規模等關鍵指標上實現躍升,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優勢。推動省級平臺加快匯聚行業資源、積累機理知識、開發解決方案,爭創7家左右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圍繞數控機床、農機裝備等重點產業鏈,新培育50家以上高水平省級行業平臺,為企業加快網絡化、智能化提升提供服務。(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1.深化工業大數據融合應用。按照“國家級—省級—邊緣級”工業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思路,依托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山東分中心建設工業大數據國家級區域中心,在全省建設5個左右省級區域中心和行業中心,構建工業大數據應用核心設施。引導企業積極開展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貫標,對DCMM試點單位和區域進行階段性評估,2022年年底,推動100家以上企業開展DCMM貫標。(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2.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差異化獎補政策,確保新開通5G基站6萬個,加快推動5G應用從社會公共區域轉向產業應用領域。加快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實體化運行,推動完善5600公里的確定性網絡建設布局,為全省產業園區、重點企業提供可管控、可定價的優質網絡服務。(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推進措施
 
  (一)強化“鏈長制”協同推進。完善“鏈主”企業牽頭主導、產業鏈聯盟合作、產學研協同推進、要素保障服務的“鏈長制”工作推進機制,動態調整“1張圖譜+N張清單”,明確延鏈補鏈強鏈路徑,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互動對接,聯合共建協同創新、成果轉化、檢驗檢測、網絡銷售等公共服務平臺,合力開展項目策劃、供需對接、市場開拓、協同創新、產融合作、人才招引、行業管理等活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有關部門)
 
  (二)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對經濟發展成效明顯、社會效益突出的重點企業給予高質量發展資金獎勵。落實軟件和集成電路稅收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在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框架下,積極吸引專業投融資機構落戶山東省,支持企業和投融資機構圍繞重點項目、關鍵領域設立項目基金、產業基金,擴大信息技術產業基金規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牽頭單位: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強化人才支撐。加強招才引智力度,集聚一批緊缺型、引領型高端人才。支持重點用人單位依托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泰山人才工程,加大人才精準引育,支持人才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對掌握“卡脖子”技術或填補山東省產業空白的高層次人才和關鍵團隊,采取“一事一議”方式,按需量身打造更優扶持政策。支持企業通過“揭榜掛帥”機制,面向全球引進集聚人才,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實施重點產業鏈尖端技術人才獎勵制度,對研發費用不低于500萬元且增幅達到10%以上的重點企業中,年薪高于100萬元的研發一線人員予以獎勵。依托國家級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匹配度。(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稅務局)
 
  (四)深化交流合作。加強與國內外頭部企業重大戰略合作,積極吸引關聯度高的業務向山東省遷移,建設區域性總部、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繼續支持舉辦2022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智能傳感器產業大會、山東省信息技術產業60年成就展、山東省電子信息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新動能·軟件創新創業大賽、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大賽、省軟件生態大會、青島國際軟博會等重大產業對接交流活動,搭建雙招雙引、人才資本對接平臺,提升山東省產業發展美譽度、知名度。(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02高端裝備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一)產業規模“穩中變強”。2022年,全省高端裝備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力爭營業收入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9%以上,占裝備制造業比重達到50%,建成全國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成為推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全面突破的重要支撐和強大動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產業創新“穩中漸升”。2022年,高端裝備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加大,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占比3%左右,重點骨干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占比3.5%左右,新增高端裝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400家左右。(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
 
  (三)產業生態“穩中求優”。構建“領航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協同發展的企業體系,培育1家營業收入五千億級企業,20家左右百億級企業。不斷壯大產業集群規模,在全省打造10個左右百億級“雁陣形”產業集群。(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企業培育梯度化工程,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影響力。
 
  1.做強“領航型”企業。圍繞高端裝備7大產業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領航型”企業,加快縱向延伸、橫向聯合,構建“領航+核心”協作融合的供應鏈聯盟,貫通產業鏈條和創新鏈,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圈。2022年,產業鏈“領航型”企業營業收入6000億元左右。(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初創企業的政策支持,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培育創新能力突出、成長潛力高的優質中小企業,在產業鏈重點節點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3.打響“山東裝備”品牌。以企業為打造品牌的核心主體,發揮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示范引領作用,強化企業產品質量控制,通過優質產品和服務提升企業品牌。鼓勵推廣企業自有知識產權技術標準,通過主導國家、地方標準的制訂,鞏固企業在行業中的品牌地位。到2022年年底,打造30個以上在全國具有知名度的高端裝備品牌。(牽頭單位:省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實施產業鏈現代化工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4.系統謀劃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在汽車、工程機械、農機裝備、數控機床、海工裝備、軌道交通、氫燃料電池7大領域,實行“鏈長制”工作機制,重點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動態調整“1張圖譜+N張清單”,支持“鏈主”企業牽頭組建或融入2個以上國內產業鏈聯盟。支持省內重點企業與產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聯合開展深度合作,打通“設備—原材料—零部件—整機”產業鏈條。(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5.做強做精產業鏈優勢產品。依托濰柴、中國重汽、濰柴雷沃、山東臨工、濟南二機床、中集來福士等12個鏈主企業,在發動機、重卡、大馬力拖拉機、液壓挖掘機、高端數控機床、半潛式平臺等“拳頭”產品上進行更新迭代,2022年,研發10種以上高端產品,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
 
  6.補齊突破產業鏈薄弱環節。通過以龍頭企業主體、上下游企業協作、科研機構配合、協會組織協調、金融機構保障的方式,進行多方聯合,重點聚焦汽車芯片、液壓件、機床功能部件、船用發動機等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協同創新、精準攻關,研制突破5種以上新技術和產品,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升級。(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7.常態化開展重點產業鏈“專精特新”企業融鏈固鏈行動等活動。開展3次以上企業融鏈固鏈行動,推動企業卡位入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依托各產業鏈聯盟秘書處,聯合高端裝備產業協會、山東省機械設計研究院等機構協會,對產業鏈內企業進行實地走訪,征集關鍵共性技術需求、高層次技術專家需求、高校科研機構對接需求、實訓需求等各類需求100項以上,全力服務產業鏈發展。(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實施產業布局優勢化工程,完善高質量發展區域布局。
 
  8.建設高端裝備產業基地園區。根據全省產業現狀,著力培育濟南、青島、煙臺三大核心區,打造集聚膠濟和京滬鐵路的產業帶,輻射帶動濰坊、淄博等周邊市做強優勢產業,加快建設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百萬輛整機整車綠色智造產城園、濟南軌道交通裝備智造產業園等5個重點園區,建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集聚發展的產業基地。(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9.建設特色優勢領域產業集群。圍繞山東省在汽車、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海工裝備等領域的優勢,到2022年,培育25個以上產業集群領軍企業、17個以上高端裝備“雁陣形”產業集群。爭創動力裝備、數控機床、農機裝備3個高端裝備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產業布局。(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四)實施創新能力專業化工程,打造協同創新體系。
 
  10.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圍繞解決“卡脖子”技術和國產化替代工作,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2022年,面向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組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充分發揮“氫進萬家”等已啟動實施的科技示范工程引領支撐作用,圍繞地方優勢產業適時再啟動“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科技示范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牽引性、支柱性的重大產品和裝備。(牽頭單位:省科技廳)
 
  11.強化創新載體建設。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設研發中心、檢測中心、中試基地等企業研發機構。2022年,積極爭創高端裝備領域的國家級平臺載體,新培育1-2家裝備類省技術創新中心和3家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科技廳)
 
  (五)實施新產品應用市場化工程,推動高端裝備產品試點示范。
 
  12.加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應用力度。2022年,發布首臺(套)產品應用推廣指導目錄,引導企業開展產品攻關。圍繞安全應急設備、科學儀器、醫療裝備等國家和省導向性領域,培育認定200種以上首臺(套)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實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新產品保險補償機制,對符合條件的產品推行國企采購制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國資委)
 
  13.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繼續深入落實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會同各有關部門組織企業積極申報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助力大氣污染治理。(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
 
  14.加大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支持力度。分年度研究確定全省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和加氫站建設任務目標,落實省級獎勵資金政策,指導各市積極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加快構筑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競爭優勢,搶占氫能產業發展制高點。(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
 
  15.加大試點示范工作開展力度。指導支持濟南市作為國家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二批試點城市,淄博市作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二批試點城市全面開展試點工作,為全國、全省汽車產業發展新模式、新產品,探索積累新鮮經驗,為全省汽車升級換代、市場繁榮打下良好基礎。(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六)實施產業項目高端化工程,帶動產業高質高速發展。
 
  16.承擔建設國家重大項目。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立足產業發展實際和發展優勢,主動對接、主動參與、主動承接國家重點項目,重點推薦一批技術先進、產業需求大、帶動作用強的項目爭取國家政策支持。2022年,承接建設國家高端裝備重大項目4個以上。(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17.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加大高端裝備產業科研攻關力度,以產業攻關帶動科技成果工程化,加快推動新技術轉換為生產力。2022年,重點抓好冰輪環境的氫液化裝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等26個高端裝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實施,生產一批具備較強競爭力的新產品。(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18.積極推動省級重點項目建設。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帶動產業發展,加快推動79個重大項目、137個優選項目、38個“雙招雙引”項目建設。2022年,完成投資400億元。(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19.籌劃布局高端裝備新項目。重點圍繞高端裝備7條產業鏈,立足各市發展實際,開展實地調研,與各行業龍頭企業進行深度對接,遵循國家產業定位,積極對接國家相關部門,共同謀劃一批好項目、大項目。建立謀劃儲備項目庫,聯合企業、科研院所、智庫、協會共同聚集優質資源,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實施。(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七)實施數字賦能智能化工程,推動裝備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
 
  20.提升智能制造裝備供給能力。圍繞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智能檢測與裝配、智能物流與倉儲等重點領域,每年培育30項以上高水平智能制造裝備,綜合運用保險補償等政策,推動創新產品進入重點產業鏈供應體系。支持裝備制造企業從提供設備向提供設計、承接工程、運維服務等一體化服務轉變,每年培育10家以上優秀智能制造系統集成供應商。(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1.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主動融入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等戰略部署,積極對標先進,研究制定省級智能工廠認定管理辦法,加快構建“市級-省級-國家級”智能工廠梯次培育體系,每年在裝備制造領域培育建設30個以上智能工廠(場景和數字化車間),形成一批智能制造地方標準,探索推廣一批智能制造新模式。(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
 
  22.打造裝備制造用數賦智良好生態。高水平建設工業互聯網,縱深推進“萬項技改、萬企轉型”。大力推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市積極爭創國家智能制造先行區。面向裝備、軟件、系統解決方案、行業組織和用戶,定期開展對接推廣活動。(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三、推進措施
 
  (一)強化組織協調。發揮高端裝備專班統籌協調的推動作用,強化部門協調和上下聯動,明確職責分工,統籌制定產業相關政策,審核重大項目,協調重大問題,協調各方資源,貫通產業鏈,保障供應鏈,打造創新鏈,落實政策鏈,用好資金鏈,整合人才鏈,著力構建新型產業鏈生態圈。(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
 
  (二)強化資金支持。積極支持企業爭取國家和省級首臺(套)保險補償。積極推進供應鏈金融,每年優選30家以上高端裝備產業鏈重點企業,指導商業銀行為符合條件的上下游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牽頭單位: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三)強化人才支撐。實施重點產業鏈尖端技術人才獎勵制度,在高端裝備領域,對上年度研發費用不低于500萬元且增幅達到10%以上的重點企業中,年薪高于100萬元的研發一線人員,進行表揚獎勵。舉辦高端裝備及智能制造領域的高峰論壇、專家對接會等活動,提供企業與專家、企業與企業對接的平臺。(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稅務局;配合單位:省科技廳、省財政廳)
 
  (四)強化政策扶持。擴大高新技術設備及關鍵部件進口。對進口列入《山東省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中的“十強產業”高新技術設備及關鍵部件,以不超過申報年度6月30日前最近一期人民幣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作為貼息率,具體由各市自主確定并落實貼息資金,省級財政予以適當補助,貼息率可上浮5%。(牽頭單位:省商務廳、省財政廳)
 
  03新能源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推進產業體系建設。育成1個千億級產業集群,5-6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初步建成競爭力強、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新能源產業體系。(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二、主要任務
 
  (一)統籌布局,打造六大重點產業鏈。
 
  1.實施強鏈補鏈專項行動。緊貼各地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統籌布局,突出重點,聚焦新能源汽車、風電裝備、光伏發電裝備、核電裝備、氫能裝備、儲能裝備等六大產業鏈,精準繪制產業鏈圖譜,形成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主要配套企業、補短板突破環節、鍛長板重點領域等系列清單,構建“1張圖譜+N張清單”的產業發展路徑,推動產業發展規模和質量效益全面提升。(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
 
  2.做大做強優勢企業。創新“領航+骨干”合作模式,引領帶動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聯動協同發展。立足打造“國和”等先進三代核能基地,推動國家電投核能總部、中核山東區域總部實體化運營。圍繞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較為薄弱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海上風電主機、氫能及燃料電池核心裝備等,精準招引一批“填空型”企業和“補充型”項目。重點推動吉利欣旺達動力電池制造、上海電氣整機制造、億華通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生產制造等項目開工建設,全力推進一汽解放新能源輕卡基地、明陽智能200臺8-15MW整機制造項目、東德實業氫燃料電池羅茨式氫氣循環泵研發及產業化等項目建成投產。(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二)創新引領,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3.加強關鍵技術攻關突破。按照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原則,聚焦氫能、儲能等重點領域,引導和支持優勢企業單位加強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技術攻關。持續推進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等領域科技攻關力度,實施電能質量治理裝備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氫能電源系統研發、新型鋰電池包的熱管理關鍵技術研發等8項重大產業攻關,形成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能源局)
 
  4.加快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通過績效評價等舉措,加強省級實驗室、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新能源領域創新平臺建設,高質量推進山東能源研究院建設,盡快打造成為集前沿技術研發、人才集聚培育、優勢產業育成和科技創新服務為一體的國際水平新型研發機構。聚力建設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打造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研發、高端人才培養、科研創新試驗、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重大成果輸出平臺。(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三)提速擴容,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5.全力推動項目落地。用好重點項目督導服務平臺資源,集聚優勢資源、集中人員力量,強化主動服務、強化綜合協調、強化督促指導,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快推進60個省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80億元。(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6.健全完善重大項目庫管理。建立動態管理、月報調度征詢制度,重點推動大金重工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項目、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廠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青島美錦氫燃料電池商用車零部件生產項目等25個產業重大支撐項目建設,定期動態調整,提高在庫項目質量。(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四)集聚發展,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
 
  7.持續做強“雁陣形”產業集群。推動新能源產業向產能利用充分、配套體系完善的地區集聚,指導相關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產業集群,重點推動青島、煙臺、濟寧、泰安、德州、聊城等6大新能源產業“雁陣形”集群發展。立足山東省氫能產業發展基礎,聚力打造以濰坊、淄博為龍頭的燃料電池及關鍵材料產業集群和以聊城、濟寧為龍頭的燃料電池整車及氫能制儲裝備產業集群,支持棗莊建設鋰電產業集群,年度新培育1-2家儲備集群,爭取入選納庫。2022年年底,新能源產業“雁陣形”集群年營業收入力爭達到35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800家,重點骨干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占比達到5%左右。(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8.構建完善領軍企業培育體系。引導資源集聚,持續培育壯大一汽解放、山東核電、格瑞德、雙一科技等新能源產業領航型企業,年營業收入總額達到600億元。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合力培優工作機制,優選新能源產業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潛力企業,建立重點培育庫,強化財稅、資金、土地、技術、人才等要素保障,推動潛力骨干企業盡快成長為領航型企業。(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五)優化提升,持續推進集群化園區化發展。
 
  9.打造一批高端綠色低碳產業園區。加快青島市新能源汽車集聚區、青島市氫能產業園、煙臺市海陽核電裝備制造工業園區、煙臺市中國北方風電母港、淄博氫能產業示范園區、淄博市軍民融合國防動力電源產業園、泰安市泰開智能輸變電產業園、聊城市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等重點園區建設,加強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大對園區重點企業、重大項目、人才招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領軍企業+產業集群+特色園區”協同推進模式。鼓勵新能源產業園區建設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電力、新能源園區交通、氫能熱電聯供等清潔能源綜合應用系統,試點建設新能源綠色低碳產業園區。(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六)梯次培育,打造產業特色優勢品牌。
 
  10.挖潛提升品牌價值。圍繞研發創新、設計創意、生產制造、質量管理和營銷服務全過程制定品牌發展戰略,提升產品附加值和軟實力。依托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和拳頭產品,重點培育山東核電、臺海瑪努爾、大金重工、巨濤、濰柴新能源、中通客車、東岳未來氫能、火炬、泰開、瑞福、奧揚科技、冰輪環境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知名品牌。挖掘“專精特新”,培育“單項冠軍”,形成一批技術先進、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新品牌。(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11.著力打造產業地標。指導相關市結合產業基礎和發展布局,建設中國氫谷(濟南)、東方氫島(青島)、“國和”先進三代核能基地(煙臺)、中國北方鋰電之都(棗莊)等具有鮮明特色和集聚實力的產業“地標”,提升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七)市場驅動,加快產品推廣應用。
 
  12.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以山東省海上風電基地、海上光伏基地、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一體化基地、核電基地等開發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核電等裝備產業,實現就地就近配套、融合聚集發展,提升產業本地化率。(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3.放大試點示范引領作用。啟動首批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第二批新型儲能示范項目,推動新能源場站合理配置儲能設施,支持棗莊儲能產業基地項目建設,不斷提升氫能及燃料電池、新型儲能裝備科技研發和裝備制造水平,形成先發優勢。積極爭創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重點推廣CCUS、柔性輸電、液流電池等50項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裝備。(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八)固本強基,健全完善產業支撐體系。
 
  14.完善“互聯網+”充電設施建設。推動山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與充電運營企業平臺信息共享,實現全省電動汽車充電“一張網”,2022年年底,全省公共、專用充電站保有量達到6000座以上,各類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4萬臺以上。(牽頭單位:省能源局;配合單位:省自然資源廳)
 
  15.構建城際交通氫能加注網。堅持“車站聯動”,在氫氣資源豐富、應用場景成熟的區域,優先布局建設加氫站,依托濟青高速服務區,建設高速公路氫走廊。2022年年底,全省累計建成加氫站30座,日供氫能力達到2.8萬公斤。(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能源局)
 
  三、推進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
 
  16.發揮新能源產業專班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突出重點項目建設、“雁陣形”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培育、重大產業攻關,進一步完善省市縣三級貫通的協調推進機制,建立工作臺賬,明確預期目標、責任分工、工作措施、完成時限等,定期調度和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二)落實配套政策。
 
  17.支持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將山東省現行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延長至2022年年底,對2022年符合條件的非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5.04萬元/輛,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6.48萬元/輛。擴大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30%;重點區域巡游出租汽車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30%,鼓勵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使用新能源汽車,環衛、郵政快遞新增及更新為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10%。(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機關事務局、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省財政廳)
 
  18.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將獨立占地的公共充換電站納入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按照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明確土地供應方式和流程,支持采用租賃用地方式建設公共充換電站。(牽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配合單位:省能源局)全省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物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公共文化娛樂場所停車場,配套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的車位占總車位的比例達到15%以上,相關部門據此進行竣工驗收。(牽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公安廳;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優化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布局,在省內主要高速公路服務區原則上按照50公里間距建設充電設施;提高省內高速公路服務區已建成公共充電站(樁)管理維護水平,確保充電樁公共服務平臺在線率不低于95%,支持通過合作經營等模式降低充電設施運營成本。(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配合單位:省能源局、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19.提升居民小區充電基礎設施覆蓋水平。全省新建居民小區停車位100%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與主體建筑同步設計、施工、驗收;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對具備條件的小區增加停車位,建設充電樁。鼓勵居民小區采用有序充電模式,支持出臺充電設施建設、使用等標準文件,引導充電設施健康、有序發展。(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能源局)
 
  20.支持氫能混合場站建設。推動在高速服務區、港口碼頭、工礦廠區及公路沿線建設氫/油、氫/氣、氫/電混合場站。支持利用符合條件的加油站、加氣站、充電站等站點網絡改擴建成具有加氫功能的能源合建站,在符合已有管理規范和安全條件前提下,對不新增用地的,無需另行辦理加氫站規劃選址手續。(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自然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三)加強督導評估。
 
  21.強化工作督促和業務指導。建立報告評估工作機制,各有關市及時跟蹤監督、按期報送重點項目、重大產業攻關、重要園區建設工作進展,定期對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開展督導評估,抓好評估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04新材料產業2022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材料,推廣一批標志性創新成果與典型應用,形成一批先進的自主核心技術。重點新材料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5%以上。2022年年底前,新材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新增300家左右,累計達到約2600家。(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
 
  (二)特色集群日益壯大。2022年,全省布局建成10個左右百億級產業集群,2-3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全省形成一批區位優勢突出、產業特色鮮明的新材料產業聚集帶,培育提升20個以上集群領軍企業。(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主要任務
 
  (一)深化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
 
  1.健全完善省市縣一體化推進模式。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溝通協調、強化調度管理,推動形成省級統籌協調、市級跟進指導、縣級深入落實的協同工作格局,凝聚強大工作合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精準繪制產業鏈圖譜。聚焦新材料重點產業鏈,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動態更新完善“1張圖譜”和“N張清單”,精細化、精準化掛圖作戰,強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加快實現重大突破。(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3.開展“專精特新”企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无套少妇18p在线直播|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仓井空|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爽爽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三个男吃我奶头一边一个视频| 午夜男女很黄的视频|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8|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伦伦| 亚洲一线二线三线品牌精华液久久久|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娇妻被打开双腿灌满白浆一区| 丁字裤少妇露黑毛|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mv大片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爰色欲|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白嫩护士被弄高潮| www国产内插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