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十四五”鄉村產業發展規劃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5-20 點擊:次
近日,印發《山東省“十四五”鄉村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規劃提到,山東鄉村產業基礎好、體量大、功能強,有條件、有責任先行一步,率先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將廣大農村打造成實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發展模式的探索地、全產業鏈發展的新領域、農業功能外溢拓展的先行軍、深化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進一步擦亮“全國農業看山東”金字招牌。
七大戰略定位
從戰略定位上,《規劃》明確提出了建設農業全產業鏈示范省、農業科技創新先導省、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領先省、鄉村產業綠色發展先行省、鄉村數字產業應用先進省、農業生產性服務典型省、農業開放發展引領省。
建設農業全產業鏈示范省。拓展農業內部融合、產業鏈延伸、功能拓展、新技術滲透、多業態復合、產城融合“六種模式”,塑造終端型、體驗型、智慧型、循環型“四型業態”,實現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
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先導省。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打好種業翻身仗。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強化農業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攻關和新設施、新裝備推廣應用。
建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領先省。推動產業高質量擴張、產品高質量開發、品牌高質量塑造、機制高質量創新,做精做深農產品加工流通業,成為全國典范和標桿。
建設鄉村產業綠色發展先行省。以“發展綠色產業、調優綠色資源、生產綠色產品、健全綠色制度”為重點,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全省形成鄉村產業綠色發展新格局。
建設鄉村數字產業應用先進省。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建設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加強數字生產能力建設,加快生產經營數字化改造,推進管理服務數字化轉型,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
建設農業生產性服務典型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快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農村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帶動種養業、加工業及流通業改善結構、提升素質,以現代農業服務業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建設農業開放發展引領省。深度參與國際、區域性經濟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構建起“東聯日韓、西接歐亞、輻射東南亞、帶動全國”的“黃金大通道”,優化農產品貿易,深化農業科技合作,推動農業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全面開放。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將達1.3萬億
在發展目標方面,《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末,現代種養業、鄉土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鄉村休閑旅游業、鄉村新型服務業、鄉村信息產業等鄉村產業體系健全完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亮點紛呈,全產業鏈建設成效顯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升,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形成“區域產業協同、集群創新驅動、縣域全面統籌、鎮村聯動發展”的鄉村產業發展格局。
優勢特色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十四五”末,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3萬億元,糧食綜合產能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蔬菜、水果、肉蛋奶、水產品產量繼續穩居全國前列。培育一批產值超百億元、千億元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產值超十億元農業產業強鎮,創響一批“鄉字號”“土字號”鄉土產業品牌。
農產品加工流通業持續壯大。基本實現農產品“應加工、盡加工”“宜精深、必精深”,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達到2.5萬億元,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8:1,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80%。農產品市場流通、物流配送體系更加完善,田頭市場、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布局更加合理。
鄉村休閑農業優化升級。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重價值深度發掘,業態類型不斷豐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年接待游客超過2億人次,經營收入超過600億元。
鄉村新型服務業類型豐富。農業服務業實現突破性發展,引導小農戶走上現代農業發展軌道,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達到1000億元。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進一步健全,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
農村創業創新更加活躍。優化生產力布局,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超過70萬人,帶動就業人數達到28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