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產業之路越走越寬——靜寧縣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觀察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6-23 點擊:次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認定名單,我省靜寧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成功入選。
仲夏時節,記者走進靜寧,探訪該縣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之路。
開啟農村融合發展之路
靜寧是蘋果之鄉,蘋果栽培規模全國第一,品牌價值達到158.95億元。2021年3月,靜寧縣創建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產業融合類型為農業內部融合型。
“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的創建,帶動了全縣經濟發展,202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82.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6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0911元和10080元。”靜寧縣委副書記、縣長王蕾說,以蘋果為主導產業的農業內部融合型模式基本確立,初步建成空間布局優化、產業鏈條完善、經營主體多元、利益聯結緊密、組織保障有力的融合型示范園。
靜寧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位于葫蘆河城川鎮、威戎鎮川區地帶。
走進該產業園,一排排廠房排列整齊,企業生產一家比一家紅火。
靜寧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胡生平介紹,整個園區劃分為第一產業果園、第二產業工業園區、第三產業旅游區,占地面積23295畝,輻射帶動葫蘆河流域和李店河流域威戎鎮、雷大鎮等15個鄉鎮。
“示范園統籌蘋果產業集群和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范、服務等功能板塊,構建‘一心引領、一軸貫穿、兩帶聯動、多點發展’的空間布局。”胡生平說。
“一心”即智慧果業科技創新及綜合服務中心;“一軸”即現代農業產業園輻射帶動軸;“兩帶”即葫蘆河流域高新技術示范及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帶和李店河流域山地有機蘋果生產示范帶;“多點”即果文旅融合休閑觀光園。
2021年,示范園蘋果果園面積22160畝,蘋果產量7.1萬噸,果品產值5.4億元,綜合產值10.2 億元,農業主導產業占園區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11800元,比全縣預期平均水平高出1720元。
深度融合是強鏈補鏈的制勝法寶
在胡生平看來,“產業深度融合是推動示范園強鏈補鏈的制勝法寶。”
“公司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抱團發展模式,通過種植基地、育苗基地、農產品物流園,為革新蘋果種植模式、拓寬銷售渠道開辟了一條新路。”甘肅德美地緣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田積林說。
一年來,產業園“生產+加工+營銷+科技”的體系基本形成,種植規?;⒓庸ぜ夯?、營銷品牌化、科技集成化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初步確立。
“尤其農業生態價值、休閑價值、文化價值得到充分挖掘,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胡生平說,園區主導產業優勢持續增強,產業園蘋果種植品種結構及核心區、輻射區空間布局更加優化。
據了解,該產業園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10個,“三品一標”認證面積比例達到75%以上。產業園建成規?;O果加工原料生產保障基地,實現龍頭企業下聯合作社帶農戶、上聯市場開發加工。
胡生平介紹,園區果品智能分選、綜合利用加工統籌推進,加工轉化率達42%以上,蘋果加工產業集群基本形成;蘋果產業附加值明顯提升,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以上,并構建了從產地到終端大市場的流通體系。蘋果冷鏈倉儲能力達到60萬噸,冷鏈物流配送能力全面提升。
產業融合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農民隊伍。靜寧縣培養農民土專家543人、務果能手1210 人、持證農民技術員2622 人。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科技滲透產業融合的舉措,使全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左右,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85%以上,果園新型機械作業率達60%以上。
胡生平同時介紹,產業深度融合后,相互之間的利益聯結更加緊密,特別是農民能夠充分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構建互促共融綜合產業體系
農業產業融合離不開綜合體系的建設。靜寧縣經過一年的大膽摸索,已形成以蘋果產業為主導,果品加工、紙箱包裝、冷鏈物流、電子商務、文化旅游等二三產業互促共融的綜合產業體系。
“一產+一產——種養循環”模式。充分依托縣域產業發展基礎,加強果業與養牛業、食用菌業的互支互促開發,大力推進種養結合型生態循環果園建設,集成推廣“畜-沼 -果”等成熟適用技術模式,探索推廣“果木枝加工-食用菌生產-廢料還田施肥”技術,支持有條件的鄉鎮大力發展有機肥加工、食用菌生產,促進果、牛、菌產業循環互促。
“一產+二產”模式。示范園大力發展以果汁果酒為主的精深加工業和以紙箱包裝為主的關聯產業,果品加工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產業鏈不斷延伸,產品附加值明顯提升。
“一產+三產——冷鏈物流”模式,使示范園冷鏈物流企業發展到100家,年貯藏能力60萬噸;“一產+三產——文化旅游”模式,依托百萬畝蘋果生產基地、古成紀遺址和紅色革命遺跡,發展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201 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1億元……
“示范園大膽創新優化管理模式,探索出集約化承包、契約化委托、股份制合作、互助化租賃四種經營模式。”胡生平說,這破解了農業低產低效問題,構筑了多元化、全方位、立體式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