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裝配式建筑占比40% 國家發布《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7-13 點擊:

  國務院有關部門,各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直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委、發展改革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展改革委:
 
  《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已經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2年6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全文如下)
 
  城鄉建設是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和產業結構深度調整,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量及其占全社會碳排放總量比例均將進一步提高。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控制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量增長,切實做好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工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生態優先、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以綠色低碳發展為引領,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加快轉變城鄉建設方式,提升綠色低碳發展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工作原則。堅持系統謀劃、分步實施,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結果控制,合理確定工作節奏,統籌推進實現碳達峰。堅持因地制宜,區分城市、鄉村、不同氣候區,科學確定節能降碳要求。堅持創新引領、轉型發展,加強核心技術攻堅,完善技術體系,強化機制創新,完善城鄉建設碳減排管理制度。堅持雙輪驅動、共同發力,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市場機制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實施共建共享,協同推進各項工作。
 
  (三)主要目標。2030年前,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達到峰值。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建筑節能、垃圾資源化利用等水平大幅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用能結構和方式更加優化,可再生能源應用更加充分;城鄉建設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積極進展,"大量建設、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轉;城市整體性、系統性、生長性增強,"城市病"問題初步解決;建筑品質和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大幅改善;綠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綠色低碳運行初步實現。
 
  力爭到2060年前,城鄉建設方式全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系統性變革全面實現,美好人居環境全面建成,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治理現代化全面實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二、建設綠色低碳城市
 
  (四)優化城市結構和布局。城市形態、密度、功能布局和建設方式對碳減排具有基礎性重要影響。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城市建設,推動組團式發展。每個組團面積不超過50平方公里,組團內平均人口密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人/平方公里,個別地段最高不超過1.5萬人/平方公里。加強生態廊道、景觀視廊、通風廊道、濱水空間和城市綠道統籌布局,留足城市河湖生態空間和防洪排澇空間,組團間的生態廊道應貫通連續,凈寬度不少于100米。推動城市生態修復,完善城市生態系統。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層住宅。新城新區合理控制職住比例,促進就業崗位和居住空間均衡融合布局。合理布局城市快速干線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綠色慢行交通設施,主城區道路網密度應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嚴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堅持從"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動城市更新,除違法建筑和經專業機構鑒定為危房且無修繕保留價值的建筑外,不大規模、成片集中拆除現狀建筑,城市更新單元(片區)或項目內拆除建筑面積原則上不應大于現狀總建筑面積的20%。盤活存量房屋,減少各類空置房。
 
  (五)開展綠色低碳社區建設。社區是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場所。推廣功能復合的混合街區,倡導居住、商業、無污染產業等混合布局。按照《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試行)》配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到203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提高到60%以上。通過步行和騎行網絡串聯若干個居住社區,構建十五分鐘生活圈。推進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社區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60%的城市社區先行達到創建要求。探索零碳社區建設。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向業主提供居家養老、家政、托幼、健身、購物等生活服務,在步行范圍內滿足業主基本生活需求。鼓勵選用色家電產品,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鼓勵"部分空間、部分時間"等綠色低碳用能方式,倡導隨手關燈,電視機、空調、電腦等電器不用時關閉插座電源。鼓勵選用新能源汽車,推進社區充換電設施建設。
 
  (六)全面提高綠色低碳建筑水平。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達到一星級以上。2030年前嚴寒、寒冷地區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83%節能要求,夏熱冬冷、夏熱冬暖、溫和地區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75%節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體達到78%節能要求。推動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鼓勵建設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加強節能改造鑒定評估,編制改造專項規劃,對具備改造價值和條件的居住建筑要應改盡改,改造部分節能水平應達到現行標準規定。持續推進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建設,到2030年地級以上重點城市全部完成改造任務,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20%以上。推進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和統計分析,逐步實施能耗限額管理。加強空調、照明、電梯等重點用能設備運行調適,提升設備能效,到2030年實現公共建筑機電系統的總體能效在現有水平上提升10%。
 
  (七)建設綠色低碳住宅。提升住宅品質,積極發展中小戶型普通住宅,限制發展超大戶型住宅。依據當地氣候條件,合理確定住宅朝向、窗墻比和體形系數,降低住宅能耗。合理布局居住生活空間,鼓勵大開間、小進深,充分利用日照和自然通風。推行靈活可變的居住空間設計,減少改造或拆除造成的資源浪費。推動新建住宅全裝修交付使用,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積極推廣裝配化裝修,推行整體衛浴和廚房等模塊化部品應用技術,實現部品部件可拆改、可循環使用。提高共用設施設備維修養護水平,提升智能化程度。加強住宅共用部位維護管理,延長住宅使用壽命。
 
  (八)提高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基礎設施體系化、智能化、生態綠色化建設和穩定運行,可以有效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實施30年以上老舊供熱管網更新改造工程,加強供熱管網保溫材料更換,推進供熱場站、管網智能化改造,到2030年城市供熱管網熱損失比2020年下降5個百分點。開展人行道凈化和自行車專用道建設專項行動,完善城市軌道交通站點與周邊建筑連廊或地下通道等配套接駁設施,加大城市公交專用道建設力度,提升城市公共交通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城市綠色交通出行比例穩步提升。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5%。結合城市特點,充分尊重自然,加強城市設施與原有河流、湖泊等生態本底的有效銜接,因地制宜,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用“滲、滯、蓄、凈、用、排"方式,加大雨水蓄滯與利用,到203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平均可滲透面積占比達到45%。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實施城市老舊供水管網更新改造,推進管網分區計量,提升供水管網智能化管理水平,力爭到2030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8%以內。實施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改造和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行動,到2030年全國城市平均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0%。加快推進城市供氣管道和設施更新改造。推進城市綠色照明,加強城市照明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全過程管理,控制過度亮化和光污染,到2030年LED等高效節能燈具使用占比超過80%,30%以上城市建成照明數字化系統。開展城市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完善城市公園體系,推進中心城區、老城區綠道網絡建設,加強立體綠化,提高鄉土和本地適生植物應用比例,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9%,城市建成區擁有綠道長度超過1公里/萬人。
 
  (九)優化城市建設用能結構。推進建筑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設,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推動既有公共建筑屋頂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加快智能光伏應用推廣。在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地區及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建筑中,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生物質能應用,推廣空氣源等各類電動熱泵技術。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引導建筑供暖、生活熱水、炊事等向電氣化發展,到2030年建筑用電占建筑能耗比例超過65%。推動開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到2030年電氣化比例達到20%。推廣熱泵熱水器、高效電爐灶等替代燃氣產品,推動高效直流電器與設備應用。推動智能微電網、"光儲直柔"、蓄冷蓄熱、負荷靈活調節、虛擬電廠等技術應用,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主動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探索建筑用電設備智能群控技術,在滿足用電需求前提下,合理調配用電負荷,實現電力少增容、不增容。根據既有能源基礎設施和經濟承受能力,因地制宜探索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供。推動建筑熱源端低碳化,綜合利用熱電聯產余熱、工業余熱、核電余熱,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應用盡用。充分發揮城市熱電供熱能力,提高城市熱電生物質耦合能力。引導寒冷地區達到超低能耗的建筑不再采用市政集中供暖。
 
  (十)推進綠色低碳建造。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40%。推廣智能建造,到2030年培育100個智能建造產業基地,打造一批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一系列建筑機器人標志性產品。推廣建筑材料工廠化精準加工、精細化管理,到2030年施工現場建筑材料損耗率比2020年下降20%。加強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管控,到2030年新建建筑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噸/萬平方米。積極推廣節能型施工設備,監控重點設備耗能,對多臺同類設備實施群控管理。優先選用獲得綠色建材認證標識的建材產品,建立政府工程采購綠色建材機制,到2030年星級綠色建筑全面推廣綠色建材。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使用木竹建材。提高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廣標準化、少規格、多組合設計。推進建筑垃圾集中處理、分級利用,到2030年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55%。
 
  三、打造綠色低碳縣城和鄉村
 
  (十一)提升縣城綠色低碳水平。開展綠色低碳縣城建設,構建集約節約、尺度宜人的縣城格局。充分借助自然條件、順應原有地形地貌,實現縣城與自然環境融合協調。結合實際推行大分散與小區域集中相結合的基礎設施分布式布局,建設綠色節約型基礎設施。要因地制宜強化縣城建設密度與強度管控,位于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的縣城建成區人口密度控制在0.6—1萬人/平方公里,建筑總面積與建設用地比值控制在0.6—0.8;建筑高度要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最高不超過18層,6層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積占比應不低于70%;確需建設18層以上居住建筑的,應嚴格充分論證,并確保消防應急、市政配套設施等建設到位;推行"窄馬路、密路網、小街區",縣城內部道路紅線寬度不超過40米,廣場集中硬地面積不超過2公頃,步行道網絡應連續通暢。
 
  (十二)營造自然緊湊鄉村格局。合理布局鄉村建設,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減少資源能源消耗。開展綠色低碳村莊建設,提升鄉村生態和環境質量。農房和村莊建設選址要安全可靠,順應地形地貌,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脈絡。鼓勵新建農房向基礎設施完善、自然條件優越、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景觀環境優美的村莊聚集,農房群落自然、緊湊、有序。
 
  (十三)推進綠色低碳農房建設。提升農房綠色低碳設計建造水平,提高農房能效水平,到2030年建成一批綠色農房,鼓勵建設星級綠色農房和零碳農房。按照結構安全、功能完善、節能降碳等要求,制定和完善農房建設相關標準。引導新建農房執行《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相關標準,完善農房節能措施,因地制宜推廣太陽能暖房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推廣使用高能效照明、灶具等設施設備。鼓勵就地取材和利用鄉土材料,推廣使用綠色建材,鼓勵選用裝配式鋼結構、木結構等建造方式。大力推進北方地區農村清潔取暖。在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中積極推進農房節能改造,提高常住房間舒適性,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30%以上。
 
  (十四)推進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低碳化。推進農村污水處理,合理確定排放標準,推動農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推廣小型化、生態化、分散化的污水處理工藝,推行微動力、低能耗、低成本的運行方式。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倡導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從源頭減少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
 
  (十五)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推進太陽能、地熱能、空氣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鄉村供氣、供暖、供電等方面的應用。大力推動農房屋頂、院落空地、農業設施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推動鄉村進一步提高電氣化水平,鼓勵炊事、供暖、照明、交通、熱水等用能電氣化。充分利用太陽能光熱系統提供生活熱水,鼓勵使用太陽能灶等設備。
 
  四、強化保障措施
 
  (十六)建立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計量體系。推動完善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主體。建立完善節能降碳標準計量體系,制定完善綠色建筑、零碳建筑、綠色建造等標準。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制定高于國家標準的地方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各地根據碳排放控制目標要求和產業結構情況,合理確定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控制目標。建立城市、縣城、社區、行政村、住宅開發項目綠色低碳指標體系。完善省市公共建筑節能監管平臺,推動能源消費數據共享,加強建筑領域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加強城市、縣城、鄉村等常住人口調查與分析。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裝配式建筑占比40% 國家發布《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2022-07-13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國務院有關部門,各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展改革委,直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委、發展改革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展改革委:
 
  《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已經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2年6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全文如下)
 
  城鄉建設是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和產業結構深度調整,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量及其占全社會碳排放總量比例均將進一步提高。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控制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量增長,切實做好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工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生態優先、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以綠色低碳發展為引領,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加快轉變城鄉建設方式,提升綠色低碳發展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工作原則。堅持系統謀劃、分步實施,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結果控制,合理確定工作節奏,統籌推進實現碳達峰。堅持因地制宜,區分城市、鄉村、不同氣候區,科學確定節能降碳要求。堅持創新引領、轉型發展,加強核心技術攻堅,完善技術體系,強化機制創新,完善城鄉建設碳減排管理制度。堅持雙輪驅動、共同發力,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市場機制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實施共建共享,協同推進各項工作。
 
  (三)主要目標。2030年前,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達到峰值。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建筑節能、垃圾資源化利用等水平大幅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用能結構和方式更加優化,可再生能源應用更加充分;城鄉建設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積極進展,"大量建設、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轉;城市整體性、系統性、生長性增強,"城市病"問題初步解決;建筑品質和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大幅改善;綠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綠色低碳運行初步實現。
 
  力爭到2060年前,城鄉建設方式全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系統性變革全面實現,美好人居環境全面建成,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治理現代化全面實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二、建設綠色低碳城市
 
  (四)優化城市結構和布局。城市形態、密度、功能布局和建設方式對碳減排具有基礎性重要影響。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城市建設,推動組團式發展。每個組團面積不超過50平方公里,組團內平均人口密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人/平方公里,個別地段最高不超過1.5萬人/平方公里。加強生態廊道、景觀視廊、通風廊道、濱水空間和城市綠道統籌布局,留足城市河湖生態空間和防洪排澇空間,組團間的生態廊道應貫通連續,凈寬度不少于100米。推動城市生態修復,完善城市生態系統。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層住宅。新城新區合理控制職住比例,促進就業崗位和居住空間均衡融合布局。合理布局城市快速干線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綠色慢行交通設施,主城區道路網密度應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嚴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堅持從"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動城市更新,除違法建筑和經專業機構鑒定為危房且無修繕保留價值的建筑外,不大規模、成片集中拆除現狀建筑,城市更新單元(片區)或項目內拆除建筑面積原則上不應大于現狀總建筑面積的20%。盤活存量房屋,減少各類空置房。
 
  (五)開展綠色低碳社區建設。社區是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場所。推廣功能復合的混合街區,倡導居住、商業、無污染產業等混合布局。按照《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試行)》配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到203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提高到60%以上。通過步行和騎行網絡串聯若干個居住社區,構建十五分鐘生活圈。推進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社區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60%的城市社區先行達到創建要求。探索零碳社區建設。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向業主提供居家養老、家政、托幼、健身、購物等生活服務,在步行范圍內滿足業主基本生活需求。鼓勵選用色家電產品,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鼓勵"部分空間、部分時間"等綠色低碳用能方式,倡導隨手關燈,電視機、空調、電腦等電器不用時關閉插座電源。鼓勵選用新能源汽車,推進社區充換電設施建設。
 
  (六)全面提高綠色低碳建筑水平。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達到一星級以上。2030年前嚴寒、寒冷地區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83%節能要求,夏熱冬冷、夏熱冬暖、溫和地區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75%節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體達到78%節能要求。推動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鼓勵建設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加強節能改造鑒定評估,編制改造專項規劃,對具備改造價值和條件的居住建筑要應改盡改,改造部分節能水平應達到現行標準規定。持續推進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建設,到2030年地級以上重點城市全部完成改造任務,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20%以上。推進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和統計分析,逐步實施能耗限額管理。加強空調、照明、電梯等重點用能設備運行調適,提升設備能效,到2030年實現公共建筑機電系統的總體能效在現有水平上提升10%。
 
  (七)建設綠色低碳住宅。提升住宅品質,積極發展中小戶型普通住宅,限制發展超大戶型住宅。依據當地氣候條件,合理確定住宅朝向、窗墻比和體形系數,降低住宅能耗。合理布局居住生活空間,鼓勵大開間、小進深,充分利用日照和自然通風。推行靈活可變的居住空間設計,減少改造或拆除造成的資源浪費。推動新建住宅全裝修交付使用,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積極推廣裝配化裝修,推行整體衛浴和廚房等模塊化部品應用技術,實現部品部件可拆改、可循環使用。提高共用設施設備維修養護水平,提升智能化程度。加強住宅共用部位維護管理,延長住宅使用壽命。
 
  (八)提高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基礎設施體系化、智能化、生態綠色化建設和穩定運行,可以有效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實施30年以上老舊供熱管網更新改造工程,加強供熱管網保溫材料更換,推進供熱場站、管網智能化改造,到2030年城市供熱管網熱損失比2020年下降5個百分點。開展人行道凈化和自行車專用道建設專項行動,完善城市軌道交通站點與周邊建筑連廊或地下通道等配套接駁設施,加大城市公交專用道建設力度,提升城市公共交通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城市綠色交通出行比例穩步提升。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5%。結合城市特點,充分尊重自然,加強城市設施與原有河流、湖泊等生態本底的有效銜接,因地制宜,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用“滲、滯、蓄、凈、用、排"方式,加大雨水蓄滯與利用,到203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平均可滲透面積占比達到45%。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實施城市老舊供水管網更新改造,推進管網分區計量,提升供水管網智能化管理水平,力爭到2030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8%以內。實施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改造和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行動,到2030年全國城市平均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0%。加快推進城市供氣管道和設施更新改造。推進城市綠色照明,加強城市照明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全過程管理,控制過度亮化和光污染,到2030年LED等高效節能燈具使用占比超過80%,30%以上城市建成照明數字化系統。開展城市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完善城市公園體系,推進中心城區、老城區綠道網絡建設,加強立體綠化,提高鄉土和本地適生植物應用比例,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9%,城市建成區擁有綠道長度超過1公里/萬人。
 
  (九)優化城市建設用能結構。推進建筑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設,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推動既有公共建筑屋頂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加快智能光伏應用推廣。在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地區及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建筑中,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生物質能應用,推廣空氣源等各類電動熱泵技術。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引導建筑供暖、生活熱水、炊事等向電氣化發展,到2030年建筑用電占建筑能耗比例超過65%。推動開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到2030年電氣化比例達到20%。推廣熱泵熱水器、高效電爐灶等替代燃氣產品,推動高效直流電器與設備應用。推動智能微電網、"光儲直柔"、蓄冷蓄熱、負荷靈活調節、虛擬電廠等技術應用,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主動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探索建筑用電設備智能群控技術,在滿足用電需求前提下,合理調配用電負荷,實現電力少增容、不增容。根據既有能源基礎設施和經濟承受能力,因地制宜探索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供。推動建筑熱源端低碳化,綜合利用熱電聯產余熱、工業余熱、核電余熱,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應用盡用。充分發揮城市熱電供熱能力,提高城市熱電生物質耦合能力。引導寒冷地區達到超低能耗的建筑不再采用市政集中供暖。
 
  (十)推進綠色低碳建造。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40%。推廣智能建造,到2030年培育100個智能建造產業基地,打造一批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一系列建筑機器人標志性產品。推廣建筑材料工廠化精準加工、精細化管理,到2030年施工現場建筑材料損耗率比2020年下降20%。加強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管控,到2030年新建建筑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噸/萬平方米。積極推廣節能型施工設備,監控重點設備耗能,對多臺同類設備實施群控管理。優先選用獲得綠色建材認證標識的建材產品,建立政府工程采購綠色建材機制,到2030年星級綠色建筑全面推廣綠色建材。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使用木竹建材。提高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廣標準化、少規格、多組合設計。推進建筑垃圾集中處理、分級利用,到2030年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55%。
 
  三、打造綠色低碳縣城和鄉村
 
  (十一)提升縣城綠色低碳水平。開展綠色低碳縣城建設,構建集約節約、尺度宜人的縣城格局。充分借助自然條件、順應原有地形地貌,實現縣城與自然環境融合協調。結合實際推行大分散與小區域集中相結合的基礎設施分布式布局,建設綠色節約型基礎設施。要因地制宜強化縣城建設密度與強度管控,位于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的縣城建成區人口密度控制在0.6—1萬人/平方公里,建筑總面積與建設用地比值控制在0.6—0.8;建筑高度要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最高不超過18層,6層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積占比應不低于70%;確需建設18層以上居住建筑的,應嚴格充分論證,并確保消防應急、市政配套設施等建設到位;推行"窄馬路、密路網、小街區",縣城內部道路紅線寬度不超過40米,廣場集中硬地面積不超過2公頃,步行道網絡應連續通暢。
 
  (十二)營造自然緊湊鄉村格局。合理布局鄉村建設,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減少資源能源消耗。開展綠色低碳村莊建設,提升鄉村生態和環境質量。農房和村莊建設選址要安全可靠,順應地形地貌,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脈絡。鼓勵新建農房向基礎設施完善、自然條件優越、公共服務設施齊全、景觀環境優美的村莊聚集,農房群落自然、緊湊、有序。
 
  (十三)推進綠色低碳農房建設。提升農房綠色低碳設計建造水平,提高農房能效水平,到2030年建成一批綠色農房,鼓勵建設星級綠色農房和零碳農房。按照結構安全、功能完善、節能降碳等要求,制定和完善農房建設相關標準。引導新建農房執行《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相關標準,完善農房節能措施,因地制宜推廣太陽能暖房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推廣使用高能效照明、灶具等設施設備。鼓勵就地取材和利用鄉土材料,推廣使用綠色建材,鼓勵選用裝配式鋼結構、木結構等建造方式。大力推進北方地區農村清潔取暖。在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中積極推進農房節能改造,提高常住房間舒適性,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30%以上。
 
  (十四)推進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低碳化。推進農村污水處理,合理確定排放標準,推動農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推廣小型化、生態化、分散化的污水處理工藝,推行微動力、低能耗、低成本的運行方式。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倡導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從源頭減少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
 
  (十五)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推進太陽能、地熱能、空氣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鄉村供氣、供暖、供電等方面的應用。大力推動農房屋頂、院落空地、農業設施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推動鄉村進一步提高電氣化水平,鼓勵炊事、供暖、照明、交通、熱水等用能電氣化。充分利用太陽能光熱系統提供生活熱水,鼓勵使用太陽能灶等設備。
 
  四、強化保障措施
 
  (十六)建立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計量體系。推動完善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主體。建立完善節能降碳標準計量體系,制定完善綠色建筑、零碳建筑、綠色建造等標準。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制定高于國家標準的地方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各地根據碳排放控制目標要求和產業結構情況,合理確定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控制目標。建立城市、縣城、社區、行政村、住宅開發項目綠色低碳指標體系。完善省市公共建筑節能監管平臺,推動能源消費數據共享,加強建筑領域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加強城市、縣城、鄉村等常住人口調查與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老熟女免费|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丰满熟妇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欧美黑人粗大猛烈18p|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下载 |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草蜢影院电影免费观看| _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_欧美| 国产男同志gay网站|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最新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麻豆网神马久久人鬼片| 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va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两女互慰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四虎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丰满少妇xxxx| 男女性爽大片视频免费看|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国产激情艳情在线看视频| 国产成人69视频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老熟妇又粗又大|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越南丰满bbwbbw| 老鸭窝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