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Network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吉林省林下經濟發展規劃(2021-2025年)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8-18 點擊:

  吉林省林下經濟發展規劃
 
  (2021-2025年)
 
  林下經濟是依托森林、草原、濕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以開展復合經營為主要特征的生態友好型經濟,包括種植、養殖、相關產品采集加工、林草濕景觀利用等,具有綠色、循環、可持續等特點。發展林下經濟,對于豐富林草經濟業態、縮短經濟發展周期、增加產業產品附加值、促進林草可持續發展和職工群眾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吉林省是林草資源大省,在發展林下經濟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發揮資源優勢發展林下經濟是加快“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有效路徑,是落實省委“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林下及林特產業集群建設的主要任務。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大食物觀”,鞏固和提升森林“四庫”功能,優化林業產業結構,推動林下及林特產業集群發展,培育林草發展新動能,有力促進全省鄉村振興,助力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產業發展的意見》、國家林草局《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年》和《林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特編制本規劃。
 
  本規劃中的發展目標均為指導性指標。
 
  一、規劃背景
 
  (一)資源概況
 
  吉林省位于中國東北地區中部,面積18.74萬平方公里,是全國重點林草省份,擁有森林、草原、濕地三大植被類型,主要包括溫帶濕潤氣候條件的紅松針闊混交林,溫帶濕潤和半濕潤氣候條件下的森林草甸,溫帶半濕潤和干旱氣候條件下的草甸草原。根據吉林省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全省現有林地面積875.9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46.74%;草地面積67.5萬公頃,占3.6%;濕地面積23.03萬公頃,占1.23%。林草濕資源總面積達到全省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其中蘊藏著豐富的各類特色資源,陸生野生動物4900多種,野生植物4000多種。“世界生物資源寶庫”長白山擁有人參、林蛙、靈芝、鹿茸等名優特產,是我國三大中藥材產區之一,也是中國北藥的核心分布區。林區內還擁有紅葉、雪嶺、花海、霧凇等多種景觀資源,全省自然保護地經過優化整合后達到138個,總面積320.35萬公頃,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6.75%。
 
  (二)發展基礎
 
  經過多年的保護開發,吉林省林下經濟已經初具規模。截止到2020年,全省利用林地發展林下種植、養殖、采集和特色經濟林總面積已經達到100萬公頃,占全省林地面積的11.4%,種植養殖業總產值達到250.6億元,占當年林業總產值的29.1%;依托特色資源開展非木制林產品加工產值187.3億元,占比21.8%;依托林區景觀文化資源開展森林休閑旅游康養服務產值70.5億元,占比8.2%。全省林下經濟產值總量合計508.4億元,達到全省林業經濟總產值的近6成,已經成為吉林省林區轉型和林業振興的重要依托。
 
  (三)問題瓶頸
 
  從總體上看,全省林下經濟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經營理念落后、資源利用不充分、產業規模小、產業鏈條短、產業技術粗放等問題十分突出,距離集群化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不足。從產業發展效能上看,林下種養殖利用林地總面積達到100萬公頃,但大多以粗放經營為主,實行集約經營的不足1/3。從林產品供給情況看,2020年全省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品產量32萬噸,僅占全國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品的0.18%。從經營方式和水平上看,林下經濟還普遍存在小、散、低的問題,產業主體帶動能力不強,缺乏現代林業理念及先進生產技術標準,產品品牌化程度較低,一二三產業融合不足,市場開拓能力較弱。
 
  (四)政策環境
 
  2020年實施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首次將“林下經濟”寫入法律條文,從法律層面明確發展林下經濟與保護森林資源互不矛盾,在符合一定條件的前提下可以對森林資源科學合理利用。同時,新《森林法》確定了商品林由經營者自主經營的原則,還明確“在符合公益林生態區位保護要求和不影響公益林生態功能的前提下,經科學論證,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資源和森林景觀資源,適度開展林下經濟、森林旅游等”,為林下經濟進一步拓展了發展空間。進入“十四五”以來,省委、省政府確立了“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生態強省戰略,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林草行業助推綠色經濟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加快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產業發展的意見》,確定打造十大產業集群,明確了構建千億級林下及林特產業集群的任務,全省林下經濟發展即將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
 
  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十四五”期間,全省林下經濟發展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即將召開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思想和新發展理念,落實總書記關于“大食物觀”和森林“四庫”的重要論述,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生態強省戰略的部署,確立林下經濟在全省林業產業發展中的主導地位,以全面構建林下及林特產業集群為核心,以實現“興林、強企、富民”為目標,堅持生態優先、因地制宜、市場主導、科技支撐,創新發展,加快林草資源深層次綜合開發利用,積極構建森林“四庫”,穩步推進由森林資源大省向林草經濟強省邁進,為全省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二)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有序擴大林下經濟產業發展規模,持續優化林下經濟產業布局,不斷提高林下經濟產業質量,增加林下經濟產品供給,大力培育林下經濟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和特色產業園。到2025年,全省林下經濟發展利用林地面積新增20萬公頃,總計達到120萬公頃。全省林下經濟產品總產量達到60萬噸,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林草經濟示范基地達到150個以上。林下經濟生產、加工、流通、溯源體系更加健全,產業產品標準化水平、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全面提升,林下經濟收入成為林區職工群眾重要收入來源。
 
  (三)發展模式
 
  1、林下種植
 
  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在林地和林下空間,采用生態種植和仿野生栽培等方式開展經濟植物種植。主要包括林藥模式、林菌模式、林茶模式、林果模式、林菜模式、林苗模式、林草模式、林花模式等。
 
  2、林下養殖
 
  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和循環經濟原理,在林內開展的經濟動物人工養殖和野生動物馴養繁殖。主要包括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漁模式、林蜂模式、林蛙增養殖模式等。
 
  3、林下采集
 
  依托森林及其特色資源,遵循保護優先和可持續發展原則,對森林中可利用的非木質特色資源進行的采集活動。主要包括山野菜、野生果實、野生菌類、野生中藥材等的采集。
 
  4、林特加工
 
  依托森林及其特色資源,對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采集等產品進行篩選、加工、包裝等再利用活動。主要包括林特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等。
 
  5、景觀利用
 
  依托森林及其多種資源,利用森林的景觀功能、休憩功能、康養功能,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經營活動。主要包括森林休閑、森林康養、森林旅游、食宿服務、研學教育等。
 
  6、三產融合
 
  依托森林及其特色資源,開展林特產品種植、養殖、加工、銷售、文化打造、休閑康養等綜合產業開發的經營活動。主要包括種植產品采摘、養殖產品定制、產業基地觀光、加工企業研學、醫養結合、林旅融合等。
 
  (四)發展布局
 
  1、中部地區
 
  大力發展綠化苗木花卉和生態經濟林產業,并與綠美景觀打造、休閑體驗服務相結合,創新創辦城市周邊特色小品、休閑莊園。充分利用吉長兩市周邊的林草資源,積極開發建設冰雪娛樂、戶外健身、森林(濕地)樂園等生態旅游項目,打造“長吉城市森林休閑旅游冰雪游憩集聚地”,形成“周末生態休閑體驗”消費新趨向。發揚東豐、雙陽等鹿產業傳統,做大做強特色經濟動物養殖業,并依托區域內現代生物、醫藥健康等產業技術優勢,拓展特色保健食品等新興業態。充分利用長春新區、中韓國際合作示范區、長春空港開發區的要素聚集優勢,支持林特資源產品加工高科技企業、外貿型企業入駐發展,做大做強林特產品精深加工和商貿物流產業集群,使中部地區成為全省林草產業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的新高地。
 
  2、東部地區
 
  以撫松、靖宇、舒蘭、樺甸、集安、輝南、安圖、延吉等24個人參主產區為核心,大力發展林下參種植,并引領帶動全省林下中藥材產業發展,打造中國北藥高質量發展核心區。持續推動紅松林改造培育,開展紅松特色資源產業發展試點,不斷增加紅松綜合效益,支持以梅河口、東豐紅松果仁加工貿易產業帶發展。充分利用“長白山”世界級生態旅游名片和山、林、水、草、濕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森林休閑旅游康養產業,積極發展冰雪產業經濟,規劃并建設好長白山國家森林步道,將東部建成全國森林旅游避暑、健康養生、運動休閑勝地。
 
  3、西部地區
 
  大力發展濕地、草原生態旅游休閑健康產業,進一步打響查干湖“金字招牌”,樹立向海、莫莫格等名片,在保護恢復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發展自然教育及研學旅游。利用適宜荒地和還林地大力發展山杏、文冠果等特色經濟林,建設白刺、沙棘、沙棗等抗旱固沙經濟作物和藥材基地。充分利用豐富的濕地資源,積極發展芡實、蓮藕等特色產品種植,并適度推廣“葦+蟹+魚”等復合養殖發展模式。積極培育羊草、堿茅、紫花苜蓿等優良鄉土草種,有效推廣轉化現代菌根生物技術等先進成果,加快羊草草原的生態修復,提高草地產出水平,加快建立現代草產業體系。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紅松特色資源產業發展
 
  實施紅松果(兼用)林改造培育工程。以人工商品林為重點,在東部紅松主要分布區,通過開展大苗造林,對現有過密林分按照有關規定撫育采伐,建設一批形式多樣的紅松特色產業基地試點,并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探索兼顧生態功能、木材儲備和經濟產出的紅松資源高效開發利用方式。通過總結試點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力爭到2025年全省紅松特色產業基地達到5萬公頃,其中高質量紅松產業基地2萬公頃。
 
  紅松特色資源產業基地試點單位
 
  序號
 
  試點單位
 
  1
 
  遼源市林業局
 
  2
 
  吉林市豐滿區林業和畜牧業管理局
 
  3
 
  梅河口市林業局
 
  4
 
  通化縣林業局
 
  5
 
  長白縣林業局
 
  6
 
  敦化市林業局
 
  7
 
  露水河林業有限公司
 
  8
 
  臨江林業有限公司
 
  9
 
  八家子林業有限公司
 
  10
 
  黃泥河林業有限公司
 
  11
 
  敦化林業有限公司
 
  12
 
  大興溝林業有限公司
 
  (二)加快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
 
  根據中東西自然條件差異,堅持突出地方特色,結合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有序發展生態和經濟功能兼備的特色樹種,實現生態功能與經濟功能相協調,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提升。支持在實施造林綠化、森林培育、低質低效林改造過程中,采取混交造林等方式,打造具有一定經濟產出功能的林分,提高林地綜合產出,實現“以短養長”。力爭到2025年,全省具有較高生態和經濟綜合效益的林分面積由當前的10萬公頃增加到25萬公頃。
 
  主要新增或擴建特色經濟林樹種及規模
 
  經濟林品種
 
  面積(公頃)
 
  紅松
 
  50000
 
  文冠果
 
  3500
 
  藍靛果
 
  3200
 
  軟棗獼猴桃
 
  300
 
  核桃
 
  2300
 
  藍莓
 
  650
 
  榛子
 
  1500
 
  (三)加快林木種苗花卉產業發展
 
  圍繞全面實施《吉林省第三個十年綠化美化吉林大地規劃(2021-2030年)》,依托城鄉綠化美化、工程造林、農田防護林改造和生態廊道建設等生態工程對優良林木種苗的巨大需求,有效利用林地圃地大力發展綠化大苗、經濟林苗木、彩葉樹種苗木培育。貫徹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規范林木采挖移植管理的通知》(林資規〔2021〕4號),科學合規開展林木采挖,增加造林和綠化苗木的供給量。積極利用林間空地結合景觀打造,發展小型花卉苗木,鼓勵發展具有藥用、食用價值的特色花卉,探索林—苗、林—花、林—草發展模式。大力培育抗性強、產量高、多用途的優良草種,加強新品種測試與審定,為草原治理修復提供優良種源。力爭到2025年全省林木種苗和花卉產業基地面積達到6萬公頃。
 
  主要新增及擴建苗木花卉產業面積
 
  苗木花卉類別
 
  面積(公頃)
 
  造林苗木
 
  18000
 
  綠化苗木
 
  4000
 
  花卉
 
  300
 
  (四)加快林下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
 
  以通化、白山、延邊、吉林等人參產區為重點,大力發展林下參種植,通過實施生態種植和仿野生栽培,打造標準化、高質量長白山林下參產業核心區,提升吉林林下參的品牌品質。以東部地區林地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靈芝、桑黃、五味子、天麻等傳統中藥材,擴大產業基地規模。西部地區結合生態治理修復,有序發展防風、芡實、甘草等中藥材。到“十四五”末期,全省林(草)資源中藥材產業面積達到10萬公頃,其中林下參種植面積力爭達到8萬公頃。
 
  主要新增及擴建林下中草藥種植品種
 
  地區
 
  (森工)
 
  主要中藥材品種
 
  吉林森工
 
  林下參、靈芝、天麻、淫羊藿、豬苓、北柴胡、刺五加等
 
  長白山森工
 
  林下參、板藍根、白鮮皮、青蒿、天麻、五味子、刺五加、返魂草、刺五加等
 
  延邊地區
 
  林下參、五味子、淫羊藿、貝母、紅花、靈芝、返魂草、桑黃等
 
  長春地區
 
  龍膽草、威靈仙、板藍根等
 
  吉林地區
 
  林下參、靈芝、柴胡、輪葉黨參、蒲公英、淫羊藿、穿地龍、刺五加等
 
  通化地區
 
  林下參、淫羊藿、五味子、返魂草、貝母、靈芝、桑黃、天麻、刺五加等
 
  白山地區
 
  林下參、輪葉黨參、淫羊藿、刺五加、山慈菇、靈芝、紅景天、細辛、五味子、天麻等
 
  遼源地區
 
  黃芪、黃精、林下參等
 
  四平地區
 
  板藍根、黃芪、芍藥、百合、牡丹、景天等
 
  白城地區
 
  防風、柴胡、板藍根、蒼術、黃芩、甘草、芍藥等
 
  松原地區
 
  黃芪、防風、板藍根等
 
  (五)加快森林食品產業發展
 
  進一步發揚汪清、敦化、蛟河黑木耳產業基礎優勢,擴大種植規模,積極改進和推廣吊袋栽培等技術,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圍繞松茸、猴頭菇、羊肚蘑等特色資源開發,積極探索人工栽培技術,力爭盡快實現產業化。加大刺老芽、刺嫩芽等特色山野菜的栽培,鼓勵職工群眾在用材林林地開展混種混交,提高林地產出。加快建設薇菜、山白菜、寒蔥等特色珍貴山野菜產業基地建設,面向東南亞和日韓市場,打造林區新興出口產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積極發展設施林業,建設反季山野菜基地,引領擴展綠色食品市場擴張。到2025年全省綠色菌菜種植面積達到10萬公頃。
 
  主要新增及擴建森林食品種植品種
 
  地區
 
  (森工)
 
  種植品種
 
  吉林森工
 
  木耳等食用菌,刺老芽、大葉芹、刺嫩芽等山野菜
 
  長白山森工
 
  木耳、羊肚蘑等食用菌,刺老芽、薇菜等山野菜
 
  延邊地區
 
  木耳等食用菌,薇菜、刺嫩芽、山芹菜等山野菜
 
  吉林地區
 
  木耳等食用菌,刺嫩芽等山野菜
 
  白山地區
 
  刺嫩芽、山芹菜、薇菜等山野菜
 
  (六)加快林下養殖產業發展
 
  鼓勵利用林地資源大力發展梅花鹿、森林豬、森林雞、中華蜂等經濟養殖產業,適當擴大飼養技術成熟的動物種群人工繁育規模,培育一批生產基礎好、技術裝備新、不同類型和各具特色的特色動物繁育示范基地,帶動特色經濟動物繁育利用產業發展。在全面核查林蛙增養殖信息的基礎上,對現有林蛙養殖區域進行規范,按照相關技術標準開展林蛙高效養殖基地建設,推廣高效養殖技術,促進林蛙人工養殖產業科學發展。以企業為主體創新柞蠶產業科學發展方式,探索柞蠶養殖新技術新標準。在全面保護恢復草原的基礎上,科學開發草資源發展特色養殖,支持千萬頭肉牛產業發展。充分利用西部實施河湖連通的建設成果,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打響淡水魚、河蟹等品牌。到2025年全省林草養殖總規模達到6.5萬公頃以上。
 
  主要新增及擴建特色養殖產業品種
 
  地區(森工)
 
  主要養殖品種
 
  吉林森工
 
  森林雞
 
  長白山森工
 
  林蛙、蜜蜂
 
  延邊地區
 
  林蛙、蜜蜂、森林豬、森林雞、冷水魚
 
  吉林地區
 
  森林豬、林蛙、鹿
 
  通化地區
 
  林蛙、蜜蜂
 
  白山地區
 
  林蛙、森林豬、鹿、蜜蜂、森林豬、森林雞
 
  遼源地區
 
  梅花鹿
 
  (七)加快非木制林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發展
 
  充分發揮長吉兩市的經濟核心區位優勢,以林下參等中藥材加工、松籽等森林食品加工、林蛙等特色經濟動物精深加工為重點,積極引入社會資本開發林特資源深加工產品,延長林草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積極引導林下種養產業基地與加工企業有機合作,構建在國內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綠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帶動各類產業基地持續發展。力爭到2025年精深加工企業達到600戶以上。
 
  重點新增及擴建林特產品加工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1
 
  長春市九臺區國有林場森林漿果深加工項目
 
  2
 
  白城市大安市沙棘產品深加工項目
 
  3
 
  白城市大安市太極集團中草藥、飼草、木材加工項目
 
  4
 
  白山市臨江市東江工藝品廠擴建項目
 
  5
 
  白山市江源區沙棘種植加工建設基地建設項目
 
  6
 
  吉林市樺甸市地局子林場新建山野菜加工廠項目
 
  7
 
  吉林森工集團泉陽泉產業園區低碳改造及柔性礦泉水生產線建設項目
 
  8
 
  吉林森工集團長白山天泉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含氣礦泉水項目
 
  9
 
  吉林森工集團泉陽林業局林產品初加工與倉儲項目
 
  10
 
  吉林市永吉縣吉林博大農科特色資源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項目
 
  11
 
  通化市通化縣林蛙高效養殖及深加工建設項目
 
  12
 
  通化市通化縣三棚林場紅松果綜合開發利用項目
 
  13
 
  通化市通化縣參威人參產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參精深加工建設項目
 
  14
 
  延邊州龍井市吉林天佛指山松茸實驗基地項目
 
  15
 
  延邊州龍井市翰王山林下種植有限公司中草藥深加工項目
 
  16
 
  延邊州龍井市鴻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松茸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17
 
  延邊州長白山谷林下參加工項目
 
  18
 
  延邊州自然菌業木耳加工項目
 
  19
 
  延邊州圖們江制藥中藥材飲品加工項目
 
  20
 
  延邊州琿春市華瑞參業生物制藥項目
 
  21
 
  延邊州敦化市綠野商貿食用菌、山野菜、堅果加工項目
 
  (八)加快森林休閑旅游康養產業發展
 
  打造提升13個森林休閑旅游康養精品示范項目,啟動17家研學基地高質量項目,培育400個森林休閑驛站(人家)項目,引領和示范全省產業開發。通過策劃一批國際性、國家級休閑旅游、生態康養宣傳文創品牌和產品,發起或承辦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會議、會展、商貿、展銷活動,搭建吉林省森林(濕地、草原)生態旅游康養產業推介平臺。做好長白山國家森林步道規劃工作,通過實地踏查和科學研究,確定步道建設思路以及位置、走向、長度、建設方式等主要內容,并啟動吉林省長白山(國家)森林步道建設。
 
  森林休閑旅游康養精品示范項目
 
  項目名稱
 
  推進主體
 
  查干湖生態旅游整體提升項目
 
  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
 
  向海景區升級改造項目
 
  向海保護區管理局
 
  龍灣森林旅游康養提升項目
 
  輝南國有林保護中心
 
  露水河國家森林公園休閑旅游綜合開發項目
 
  露水河林業有限公司
 
  紅石森林旅游研學提升項目
 
  紅石林業有限公司
 
  白河大戲臺河文化融合開發項目
 
  白河林業有限公司
 
  黃泥河老白山雪村擴建項目
 
  黃泥河林業有限公司
 
  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綜合提升項目
 
  嫩江灣濕地開發服務中心
 
  大布蘇國家地質公園研學營地建設項目
 
  大布蘇保護區管理局
 
  吊水壺國家森林公園休閑旅游基地建設項目
 
  雙陽區自然資源局
 
  仙峰國家森林公園綜合開發項目
 
  八家子林業有限公司
 
  吉林萬寶山國家草原自然公園開發項目
 
  鎮賚縣林業和草原局
 
  和龍市大陽參業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項目
 
  和龍市林業局
 
  龍井市汗王山森林生態旅游建設項目
 
  龍井市林業局
 
  琵巖山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項目
 
  龍井市林業局
 
  龍井市良田百世運動假日小鎮項目
 
  龍井市林業局
 
  圖們市日光山森林公園康養基地項目
 
  圖們市林業局
 
  敦化市寒蔥嶺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敦化市林業局
 
  四、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優化林下經濟發展政策環境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守正創新,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放活林下經濟發展相關政策,鼓勵利用各類適宜林地依法依規發展林下經濟。推動落實公益林和天然林發展林下經濟管理規定,允許在科學論證基礎上,利用二級國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以及非重點保護區域的天然林適當發展林下經濟。鼓勵各地結合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或通過對第一輪退耕還商品林地實施林相改造等方式,建設林下經濟基地。出臺支持林下參種植和紅松人工林科學撫育的技術規范,支持優勢林下經濟產業加快發展。
 
  (二)進一步加快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
 
  調整完善省級林下經濟基地認定管理辦法,完善準入制度和考核制度,強化動態監管,實施動態調整。對達到相應規模和實施標準化生產的林下經濟基地,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并整合各類政策和資源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宣傳林下經濟基地發展的典型經驗,積極推廣標準化、高質量林下經濟基地產品,轉化先進適用技術和發展模式,形成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應,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和帶動作用的高標準林下經濟示范基地。
 
  (三)進一步加大市場主體培育力度
 
  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林草行業助推綠色經濟發展的意見》,鼓勵各類社會資本進山入林,加快培育龍頭企業、林業大戶、家庭林場、專業合作社等林下經濟經營主體。鼓勵返鄉人員積極利用森林資源通過發展或參與林下經濟產業創業就業,鼓勵國有林場與社會資本合作用活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形成富場裕民的良好機制,增加職工群眾的依林收入。
 
  (四)進一步加強林下經濟品牌建設
 
  按照“有標采標、無標創標、全程貫標”的要求,加快制定和完善林下經濟產品標準和種植、養殖、加工等生產技術規程,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保障林下經濟產品質量。廣泛組織林下經濟產品參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森林生態標志產品認定,積極參與國家地理標準產品、原產地保護標識等認證。進一步加強林下經濟產品品牌建設,打造區域品牌,宣傳推廣名牌產品,做好林下經濟品牌體系創建、推廣運營管理、品牌價值維護與提升等工作,講好品牌故事,不斷提高林下經濟品牌的影響力。
 
  (五)進一步構建林下經濟產品營銷流通體系
 
  加快林下經濟特色產業園建設,利用好通化、撫松、集安等人參市場,加快林下經濟產品線下流通體系打造,加強物流骨干網絡、檢測檢驗、信息互通、冷鏈物流等配套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建設銀行善融商務移動商城,建設吉林林特產品館,吸納品牌優勢突出、實施標準化生產的企業進駐林特產品館,在入駐費用、宣傳推介以及營銷活動等方面給予企業優惠政策,開拓林下經濟產品線上銷售的新渠道。

 

主頁 > 新聞中心 > 產業規劃 >

吉林省林下經濟發展規劃(2021-2025年)

2022-08-18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點擊:

  吉林省林下經濟發展規劃
 
  (2021-2025年)
 
  林下經濟是依托森林、草原、濕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以開展復合經營為主要特征的生態友好型經濟,包括種植、養殖、相關產品采集加工、林草濕景觀利用等,具有綠色、循環、可持續等特點。發展林下經濟,對于豐富林草經濟業態、縮短經濟發展周期、增加產業產品附加值、促進林草可持續發展和職工群眾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吉林省是林草資源大省,在發展林下經濟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發揮資源優勢發展林下經濟是加快“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有效路徑,是落實省委“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林下及林特產業集群建設的主要任務。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大食物觀”,鞏固和提升森林“四庫”功能,優化林業產業結構,推動林下及林特產業集群發展,培育林草發展新動能,有力促進全省鄉村振興,助力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產業發展的意見》、國家林草局《全國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年》和《林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特編制本規劃。
 
  本規劃中的發展目標均為指導性指標。
 
  一、規劃背景
 
  (一)資源概況
 
  吉林省位于中國東北地區中部,面積18.74萬平方公里,是全國重點林草省份,擁有森林、草原、濕地三大植被類型,主要包括溫帶濕潤氣候條件的紅松針闊混交林,溫帶濕潤和半濕潤氣候條件下的森林草甸,溫帶半濕潤和干旱氣候條件下的草甸草原。根據吉林省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全省現有林地面積875.9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46.74%;草地面積67.5萬公頃,占3.6%;濕地面積23.03萬公頃,占1.23%。林草濕資源總面積達到全省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其中蘊藏著豐富的各類特色資源,陸生野生動物4900多種,野生植物4000多種。“世界生物資源寶庫”長白山擁有人參、林蛙、靈芝、鹿茸等名優特產,是我國三大中藥材產區之一,也是中國北藥的核心分布區。林區內還擁有紅葉、雪嶺、花海、霧凇等多種景觀資源,全省自然保護地經過優化整合后達到138個,總面積320.35萬公頃,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6.75%。
 
  (二)發展基礎
 
  經過多年的保護開發,吉林省林下經濟已經初具規模。截止到2020年,全省利用林地發展林下種植、養殖、采集和特色經濟林總面積已經達到100萬公頃,占全省林地面積的11.4%,種植養殖業總產值達到250.6億元,占當年林業總產值的29.1%;依托特色資源開展非木制林產品加工產值187.3億元,占比21.8%;依托林區景觀文化資源開展森林休閑旅游康養服務產值70.5億元,占比8.2%。全省林下經濟產值總量合計508.4億元,達到全省林業經濟總產值的近6成,已經成為吉林省林區轉型和林業振興的重要依托。
 
  (三)問題瓶頸
 
  從總體上看,全省林下經濟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經營理念落后、資源利用不充分、產業規模小、產業鏈條短、產業技術粗放等問題十分突出,距離集群化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不足。從產業發展效能上看,林下種養殖利用林地總面積達到100萬公頃,但大多以粗放經營為主,實行集約經營的不足1/3。從林產品供給情況看,2020年全省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品產量32萬噸,僅占全國林下經濟和經濟林產品的0.18%。從經營方式和水平上看,林下經濟還普遍存在小、散、低的問題,產業主體帶動能力不強,缺乏現代林業理念及先進生產技術標準,產品品牌化程度較低,一二三產業融合不足,市場開拓能力較弱。
 
  (四)政策環境
 
  2020年實施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首次將“林下經濟”寫入法律條文,從法律層面明確發展林下經濟與保護森林資源互不矛盾,在符合一定條件的前提下可以對森林資源科學合理利用。同時,新《森林法》確定了商品林由經營者自主經營的原則,還明確“在符合公益林生態區位保護要求和不影響公益林生態功能的前提下,經科學論證,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資源和森林景觀資源,適度開展林下經濟、森林旅游等”,為林下經濟進一步拓展了發展空間。進入“十四五”以來,省委、省政府確立了“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生態強省戰略,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林草行業助推綠色經濟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加快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產業發展的意見》,確定打造十大產業集群,明確了構建千億級林下及林特產業集群的任務,全省林下經濟發展即將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
 
  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十四五”期間,全省林下經濟發展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即將召開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思想和新發展理念,落實總書記關于“大食物觀”和森林“四庫”的重要論述,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生態強省戰略的部署,確立林下經濟在全省林業產業發展中的主導地位,以全面構建林下及林特產業集群為核心,以實現“興林、強企、富民”為目標,堅持生態優先、因地制宜、市場主導、科技支撐,創新發展,加快林草資源深層次綜合開發利用,積極構建森林“四庫”,穩步推進由森林資源大省向林草經濟強省邁進,為全省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二)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有序擴大林下經濟產業發展規模,持續優化林下經濟產業布局,不斷提高林下經濟產業質量,增加林下經濟產品供給,大力培育林下經濟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和特色產業園。到2025年,全省林下經濟發展利用林地面積新增20萬公頃,總計達到120萬公頃。全省林下經濟產品總產量達到60萬噸,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林草經濟示范基地達到150個以上。林下經濟生產、加工、流通、溯源體系更加健全,產業產品標準化水平、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全面提升,林下經濟收入成為林區職工群眾重要收入來源。
 
  (三)發展模式
 
  1、林下種植
 
  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在林地和林下空間,采用生態種植和仿野生栽培等方式開展經濟植物種植。主要包括林藥模式、林菌模式、林茶模式、林果模式、林菜模式、林苗模式、林草模式、林花模式等。
 
  2、林下養殖
 
  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和循環經濟原理,在林內開展的經濟動物人工養殖和野生動物馴養繁殖。主要包括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漁模式、林蜂模式、林蛙增養殖模式等。
 
  3、林下采集
 
  依托森林及其特色資源,遵循保護優先和可持續發展原則,對森林中可利用的非木質特色資源進行的采集活動。主要包括山野菜、野生果實、野生菌類、野生中藥材等的采集。
 
  4、林特加工
 
  依托森林及其特色資源,對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采集等產品進行篩選、加工、包裝等再利用活動。主要包括林特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等。
 
  5、景觀利用
 
  依托森林及其多種資源,利用森林的景觀功能、休憩功能、康養功能,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經營活動。主要包括森林休閑、森林康養、森林旅游、食宿服務、研學教育等。
 
  6、三產融合
 
  依托森林及其特色資源,開展林特產品種植、養殖、加工、銷售、文化打造、休閑康養等綜合產業開發的經營活動。主要包括種植產品采摘、養殖產品定制、產業基地觀光、加工企業研學、醫養結合、林旅融合等。
 
  (四)發展布局
 
  1、中部地區
 
  大力發展綠化苗木花卉和生態經濟林產業,并與綠美景觀打造、休閑體驗服務相結合,創新創辦城市周邊特色小品、休閑莊園。充分利用吉長兩市周邊的林草資源,積極開發建設冰雪娛樂、戶外健身、森林(濕地)樂園等生態旅游項目,打造“長吉城市森林休閑旅游冰雪游憩集聚地”,形成“周末生態休閑體驗”消費新趨向。發揚東豐、雙陽等鹿產業傳統,做大做強特色經濟動物養殖業,并依托區域內現代生物、醫藥健康等產業技術優勢,拓展特色保健食品等新興業態。充分利用長春新區、中韓國際合作示范區、長春空港開發區的要素聚集優勢,支持林特資源產品加工高科技企業、外貿型企業入駐發展,做大做強林特產品精深加工和商貿物流產業集群,使中部地區成為全省林草產業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的新高地。
 
  2、東部地區
 
  以撫松、靖宇、舒蘭、樺甸、集安、輝南、安圖、延吉等24個人參主產區為核心,大力發展林下參種植,并引領帶動全省林下中藥材產業發展,打造中國北藥高質量發展核心區。持續推動紅松林改造培育,開展紅松特色資源產業發展試點,不斷增加紅松綜合效益,支持以梅河口、東豐紅松果仁加工貿易產業帶發展。充分利用“長白山”世界級生態旅游名片和山、林、水、草、濕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森林休閑旅游康養產業,積極發展冰雪產業經濟,規劃并建設好長白山國家森林步道,將東部建成全國森林旅游避暑、健康養生、運動休閑勝地。
 
  3、西部地區
 
  大力發展濕地、草原生態旅游休閑健康產業,進一步打響查干湖“金字招牌”,樹立向海、莫莫格等名片,在保護恢復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發展自然教育及研學旅游。利用適宜荒地和還林地大力發展山杏、文冠果等特色經濟林,建設白刺、沙棘、沙棗等抗旱固沙經濟作物和藥材基地。充分利用豐富的濕地資源,積極發展芡實、蓮藕等特色產品種植,并適度推廣“葦+蟹+魚”等復合養殖發展模式。積極培育羊草、堿茅、紫花苜蓿等優良鄉土草種,有效推廣轉化現代菌根生物技術等先進成果,加快羊草草原的生態修復,提高草地產出水平,加快建立現代草產業體系。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紅松特色資源產業發展
 
  實施紅松果(兼用)林改造培育工程。以人工商品林為重點,在東部紅松主要分布區,通過開展大苗造林,對現有過密林分按照有關規定撫育采伐,建設一批形式多樣的紅松特色產業基地試點,并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探索兼顧生態功能、木材儲備和經濟產出的紅松資源高效開發利用方式。通過總結試點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力爭到2025年全省紅松特色產業基地達到5萬公頃,其中高質量紅松產業基地2萬公頃。
 
  紅松特色資源產業基地試點單位
 
  序號
 
  試點單位
 
  1
 
  遼源市林業局
 
  2
 
  吉林市豐滿區林業和畜牧業管理局
 
  3
 
  梅河口市林業局
 
  4
 
  通化縣林業局
 
  5
 
  長白縣林業局
 
  6
 
  敦化市林業局
 
  7
 
  露水河林業有限公司
 
  8
 
  臨江林業有限公司
 
  9
 
  八家子林業有限公司
 
  10
 
  黃泥河林業有限公司
 
  11
 
  敦化林業有限公司
 
  12
 
  大興溝林業有限公司
 
  (二)加快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
 
  根據中東西自然條件差異,堅持突出地方特色,結合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有序發展生態和經濟功能兼備的特色樹種,實現生態功能與經濟功能相協調,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提升。支持在實施造林綠化、森林培育、低質低效林改造過程中,采取混交造林等方式,打造具有一定經濟產出功能的林分,提高林地綜合產出,實現“以短養長”。力爭到2025年,全省具有較高生態和經濟綜合效益的林分面積由當前的10萬公頃增加到25萬公頃。
 
  主要新增或擴建特色經濟林樹種及規模
 
  經濟林品種
 
  面積(公頃)
 
  紅松
 
  50000
 
  文冠果
 
  3500
 
  藍靛果
 
  3200
 
  軟棗獼猴桃
 
  300
 
  核桃
 
  2300
 
  藍莓
 
  650
 
  榛子
 
  1500
 
  (三)加快林木種苗花卉產業發展
 
  圍繞全面實施《吉林省第三個十年綠化美化吉林大地規劃(2021-2030年)》,依托城鄉綠化美化、工程造林、農田防護林改造和生態廊道建設等生態工程對優良林木種苗的巨大需求,有效利用林地圃地大力發展綠化大苗、經濟林苗木、彩葉樹種苗木培育。貫徹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規范林木采挖移植管理的通知》(林資規〔2021〕4號),科學合規開展林木采挖,增加造林和綠化苗木的供給量。積極利用林間空地結合景觀打造,發展小型花卉苗木,鼓勵發展具有藥用、食用價值的特色花卉,探索林—苗、林—花、林—草發展模式。大力培育抗性強、產量高、多用途的優良草種,加強新品種測試與審定,為草原治理修復提供優良種源。力爭到2025年全省林木種苗和花卉產業基地面積達到6萬公頃。
 
  主要新增及擴建苗木花卉產業面積
 
  苗木花卉類別
 
  面積(公頃)
 
  造林苗木
 
  18000
 
  綠化苗木
 
  4000
 
  花卉
 
  300
 
  (四)加快林下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
 
  以通化、白山、延邊、吉林等人參產區為重點,大力發展林下參種植,通過實施生態種植和仿野生栽培,打造標準化、高質量長白山林下參產業核心區,提升吉林林下參的品牌品質。以東部地區林地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靈芝、桑黃、五味子、天麻等傳統中藥材,擴大產業基地規模。西部地區結合生態治理修復,有序發展防風、芡實、甘草等中藥材。到“十四五”末期,全省林(草)資源中藥材產業面積達到10萬公頃,其中林下參種植面積力爭達到8萬公頃。
 
  主要新增及擴建林下中草藥種植品種
 
  地區
 
  (森工)
 
  主要中藥材品種
 
  吉林森工
 
  林下參、靈芝、天麻、淫羊藿、豬苓、北柴胡、刺五加等
 
  長白山森工
 
  林下參、板藍根、白鮮皮、青蒿、天麻、五味子、刺五加、返魂草、刺五加等
 
  延邊地區
 
  林下參、五味子、淫羊藿、貝母、紅花、靈芝、返魂草、桑黃等
 
  長春地區
 
  龍膽草、威靈仙、板藍根等
 
  吉林地區
 
  林下參、靈芝、柴胡、輪葉黨參、蒲公英、淫羊藿、穿地龍、刺五加等
 
  通化地區
 
  林下參、淫羊藿、五味子、返魂草、貝母、靈芝、桑黃、天麻、刺五加等
 
  白山地區
 
  林下參、輪葉黨參、淫羊藿、刺五加、山慈菇、靈芝、紅景天、細辛、五味子、天麻等
 
  遼源地區
 
  黃芪、黃精、林下參等
 
  四平地區
 
  板藍根、黃芪、芍藥、百合、牡丹、景天等
 
  白城地區
 
  防風、柴胡、板藍根、蒼術、黃芩、甘草、芍藥等
 
  松原地區
 
  黃芪、防風、板藍根等
 
  (五)加快森林食品產業發展
 
  進一步發揚汪清、敦化、蛟河黑木耳產業基礎優勢,擴大種植規模,積極改進和推廣吊袋栽培等技術,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圍繞松茸、猴頭菇、羊肚蘑等特色資源開發,積極探索人工栽培技術,力爭盡快實現產業化。加大刺老芽、刺嫩芽等特色山野菜的栽培,鼓勵職工群眾在用材林林地開展混種混交,提高林地產出。加快建設薇菜、山白菜、寒蔥等特色珍貴山野菜產業基地建設,面向東南亞和日韓市場,打造林區新興出口產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積極發展設施林業,建設反季山野菜基地,引領擴展綠色食品市場擴張。到2025年全省綠色菌菜種植面積達到10萬公頃。
 
  主要新增及擴建森林食品種植品種
 
  地區
 
  (森工)
 
  種植品種
 
  吉林森工
 
  木耳等食用菌,刺老芽、大葉芹、刺嫩芽等山野菜
 
  長白山森工
 
  木耳、羊肚蘑等食用菌,刺老芽、薇菜等山野菜
 
  延邊地區
 
  木耳等食用菌,薇菜、刺嫩芽、山芹菜等山野菜
 
  吉林地區
 
  木耳等食用菌,刺嫩芽等山野菜
 
  白山地區
 
  刺嫩芽、山芹菜、薇菜等山野菜
 
  (六)加快林下養殖產業發展
 
  鼓勵利用林地資源大力發展梅花鹿、森林豬、森林雞、中華蜂等經濟養殖產業,適當擴大飼養技術成熟的動物種群人工繁育規模,培育一批生產基礎好、技術裝備新、不同類型和各具特色的特色動物繁育示范基地,帶動特色經濟動物繁育利用產業發展。在全面核查林蛙增養殖信息的基礎上,對現有林蛙養殖區域進行規范,按照相關技術標準開展林蛙高效養殖基地建設,推廣高效養殖技術,促進林蛙人工養殖產業科學發展。以企業為主體創新柞蠶產業科學發展方式,探索柞蠶養殖新技術新標準。在全面保護恢復草原的基礎上,科學開發草資源發展特色養殖,支持千萬頭肉牛產業發展。充分利用西部實施河湖連通的建設成果,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打響淡水魚、河蟹等品牌。到2025年全省林草養殖總規模達到6.5萬公頃以上。
 
  主要新增及擴建特色養殖產業品種
 
  地區(森工)
 
  主要養殖品種
 
  吉林森工
 
  森林雞
 
  長白山森工
 
  林蛙、蜜蜂
 
  延邊地區
 
  林蛙、蜜蜂、森林豬、森林雞、冷水魚
 
  吉林地區
 
  森林豬、林蛙、鹿
 
  通化地區
 
  林蛙、蜜蜂
 
  白山地區
 
  林蛙、森林豬、鹿、蜜蜂、森林豬、森林雞
 
  遼源地區
 
  梅花鹿
 
  (七)加快非木制林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發展
 
  充分發揮長吉兩市的經濟核心區位優勢,以林下參等中藥材加工、松籽等森林食品加工、林蛙等特色經濟動物精深加工為重點,積極引入社會資本開發林特資源深加工產品,延長林草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積極引導林下種養產業基地與加工企業有機合作,構建在國內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綠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帶動各類產業基地持續發展。力爭到2025年精深加工企業達到600戶以上。
 
  重點新增及擴建林特產品加工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1
 
  長春市九臺區國有林場森林漿果深加工項目
 
  2
 
  白城市大安市沙棘產品深加工項目
 
  3
 
  白城市大安市太極集團中草藥、飼草、木材加工項目
 
  4
 
  白山市臨江市東江工藝品廠擴建項目
 
  5
 
  白山市江源區沙棘種植加工建設基地建設項目
 
  6
 
  吉林市樺甸市地局子林場新建山野菜加工廠項目
 
  7
 
  吉林森工集團泉陽泉產業園區低碳改造及柔性礦泉水生產線建設項目
 
  8
 
  吉林森工集團長白山天泉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含氣礦泉水項目
 
  9
 
  吉林森工集團泉陽林業局林產品初加工與倉儲項目
 
  10
 
  吉林市永吉縣吉林博大農科特色資源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項目
 
  11
 
  通化市通化縣林蛙高效養殖及深加工建設項目
 
  12
 
  通化市通化縣三棚林場紅松果綜合開發利用項目
 
  13
 
  通化市通化縣參威人參產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參精深加工建設項目
 
  14
 
  延邊州龍井市吉林天佛指山松茸實驗基地項目
 
  15
 
  延邊州龍井市翰王山林下種植有限公司中草藥深加工項目
 
  16
 
  延邊州龍井市鴻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松茸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17
 
  延邊州長白山谷林下參加工項目
 
  18
 
  延邊州自然菌業木耳加工項目
 
  19
 
  延邊州圖們江制藥中藥材飲品加工項目
 
  20
 
  延邊州琿春市華瑞參業生物制藥項目
 
  21
 
  延邊州敦化市綠野商貿食用菌、山野菜、堅果加工項目
 
  (八)加快森林休閑旅游康養產業發展
 
  打造提升13個森林休閑旅游康養精品示范項目,啟動17家研學基地高質量項目,培育400個森林休閑驛站(人家)項目,引領和示范全省產業開發。通過策劃一批國際性、國家級休閑旅游、生態康養宣傳文創品牌和產品,發起或承辦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會議、會展、商貿、展銷活動,搭建吉林省森林(濕地、草原)生態旅游康養產業推介平臺。做好長白山國家森林步道規劃工作,通過實地踏查和科學研究,確定步道建設思路以及位置、走向、長度、建設方式等主要內容,并啟動吉林省長白山(國家)森林步道建設。
 
  森林休閑旅游康養精品示范項目
 
  項目名稱
 
  推進主體
 
  查干湖生態旅游整體提升項目
 
  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
 
  向海景區升級改造項目
 
  向海保護區管理局
 
  龍灣森林旅游康養提升項目
 
  輝南國有林保護中心
 
  露水河國家森林公園休閑旅游綜合開發項目
 
  露水河林業有限公司
 
  紅石森林旅游研學提升項目
 
  紅石林業有限公司
 
  白河大戲臺河文化融合開發項目
 
  白河林業有限公司
 
  黃泥河老白山雪村擴建項目
 
  黃泥河林業有限公司
 
  嫩江灣國家濕地公園綜合提升項目
 
  嫩江灣濕地開發服務中心
 
  大布蘇國家地質公園研學營地建設項目
 
  大布蘇保護區管理局
 
  吊水壺國家森林公園休閑旅游基地建設項目
 
  雙陽區自然資源局
 
  仙峰國家森林公園綜合開發項目
 
  八家子林業有限公司
 
  吉林萬寶山國家草原自然公園開發項目
 
  鎮賚縣林業和草原局
 
  和龍市大陽參業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項目
 
  和龍市林業局
 
  龍井市汗王山森林生態旅游建設項目
 
  龍井市林業局
 
  琵巖山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項目
 
  龍井市林業局
 
  龍井市良田百世運動假日小鎮項目
 
  龍井市林業局
 
  圖們市日光山森林公園康養基地項目
 
  圖們市林業局
 
  敦化市寒蔥嶺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敦化市林業局
 
  四、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優化林下經濟發展政策環境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守正創新,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放活林下經濟發展相關政策,鼓勵利用各類適宜林地依法依規發展林下經濟。推動落實公益林和天然林發展林下經濟管理規定,允許在科學論證基礎上,利用二級國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以及非重點保護區域的天然林適當發展林下經濟。鼓勵各地結合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或通過對第一輪退耕還商品林地實施林相改造等方式,建設林下經濟基地。出臺支持林下參種植和紅松人工林科學撫育的技術規范,支持優勢林下經濟產業加快發展。
 
  (二)進一步加快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
 
  調整完善省級林下經濟基地認定管理辦法,完善準入制度和考核制度,強化動態監管,實施動態調整。對達到相應規模和實施標準化生產的林下經濟基地,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并整合各類政策和資源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宣傳林下經濟基地發展的典型經驗,積極推廣標準化、高質量林下經濟基地產品,轉化先進適用技術和發展模式,形成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應,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和帶動作用的高標準林下經濟示范基地。
 
  (三)進一步加大市場主體培育力度
 
  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林草行業助推綠色經濟發展的意見》,鼓勵各類社會資本進山入林,加快培育龍頭企業、林業大戶、家庭林場、專業合作社等林下經濟經營主體。鼓勵返鄉人員積極利用森林資源通過發展或參與林下經濟產業創業就業,鼓勵國有林場與社會資本合作用活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形成富場裕民的良好機制,增加職工群眾的依林收入。
 
  (四)進一步加強林下經濟品牌建設
 
  按照“有標采標、無標創標、全程貫標”的要求,加快制定和完善林下經濟產品標準和種植、養殖、加工等生產技術規程,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保障林下經濟產品質量。廣泛組織林下經濟產品參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森林生態標志產品認定,積極參與國家地理標準產品、原產地保護標識等認證。進一步加強林下經濟產品品牌建設,打造區域品牌,宣傳推廣名牌產品,做好林下經濟品牌體系創建、推廣運營管理、品牌價值維護與提升等工作,講好品牌故事,不斷提高林下經濟品牌的影響力。
 
  (五)進一步構建林下經濟產品營銷流通體系
 
  加快林下經濟特色產業園建設,利用好通化、撫松、集安等人參市場,加快林下經濟產品線下流通體系打造,加強物流骨干網絡、檢測檢驗、信息互通、冷鏈物流等配套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建設銀行善融商務移動商城,建設吉林林特產品館,吸納品牌優勢突出、實施標準化生產的企業進駐林特產品館,在入駐費用、宣傳推介以及營銷活動等方面給予企業優惠政策,開拓林下經濟產品線上銷售的新渠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av| 国产激情艳情在线看视频| 国产精品二区一区二区aⅴ污介绍| 97在线观看播放| 美女裸体十八禁免费网站| 高h乱好爽要尿了喷水了| ā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 |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最大胆裸体人体牲交免费| 大屁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被男人吃奶添下面好舒服|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不卡|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体育生gay自慰男男网站|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av无码av无码专区| 麻豆传煤入口免费进入2023|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视频www鲁啊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