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報告(2022)》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9-02 點擊:次
一、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的發展現狀
從總體情況來看:國家政策持續發力,產業融合發展的環境不斷優化。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更加明確了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三個重點方向和兩個融合緯度。全國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勢頭良好,產業規模初具,農業產業鏈條和多種功能不斷延伸延展,產業融合主體規模不斷壯大。
從發展成效來看:
(一)產業融合主體規模不斷壯大。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五大類農業產業融合主體整體數量及投資規模都在快速增長。2021年新型職業農民超過2000萬人,家庭農場達到390萬家,農民合作社達到220萬個,縣級以上龍頭企業9萬家,工商資本每年投入鄉村產業的投資總量都在萬億元以上。
?。ǘ┼l村產業的融合載體蓬勃發展。表現在農業產業強鎮規模不斷擴大,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持續推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持續發力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總量持續增長。
(三)鄉村產業融合業態提檔升級。特別表現在農業加綠色科技,像智慧農業、數字農業、共享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大量涌現;農業加文旅,農業與文化、生態、旅游、教育、康養等深度融合,發展出創意農業、休閑農業等農文旅融合的新業態;農業加互聯網,農村電商發展迅猛,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助農效果明顯。
?。ㄋ模┚o密型利益聯結機制持續健全。有訂單式、股份式、托管式、分紅式和市場式五種類型的機制,典型的案例有山東的壽光市、安徽的三瓜公社、廣東的廉江市、浙江的魯家村和浙江的海寧市等。
(五)農民增收與就業渠道日益多元??梢钥吹饺珖r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持續高于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這也是很了不起的成績。
(六)各方力量助力產業融合成效明顯。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才的總量已經超過1000萬,成為鄉村產業融合類項目的主力軍;東西部產業協作均取得新成效,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活力。
從存在的主要問題來看:我們還處于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初級階段,面臨四個待完善的問題;鄉村產業融合的層次程度較低、融合的品質水平不高、融合的支撐要素不強和融合的主體帶動較弱。
二、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的典型模式
第一,農業內部融合模式,代表案例是北京的好農場。我最近也去看了他們在北京和福建的項目,是運用CSA模式來發展社區支持農業,“種養結合”、“產加銷一體”,實現了從田間到舌尖的對接模式。
第二,產業鏈延伸模式,代表案例是北緯四十七綠色有機食品有限公司。北緯四十七實現了從種植養殖、精深加工、直播電商到生物科技的全產業鏈模式。
第三,功能拓展模式,代表案例是都江堰的茶溪谷。集茶葉的種植、研發生產、茶文化的展示和休閑觀光、康體養生、社會實踐和科普教育等融為一體。
第四,新技術滲透模式,代表案例是象山縣的萬山紅美人品牌。通過生產—銷售—供應—品牌的全鏈路數字化打通,極大地提升了品牌的地理標志影響力。我最近也從抖音直播購買了這個品牌的農產品,品質確實很高。
第五,多業態復合模式,代表案例是廣東的連平鄉村振興示范帶。我去了這個地方十多次,它是以鄉村振興為目標,以全域旅游為抓手,以鄉村振興示范帶為載體來統籌推進文旅農融合發展。
第六,產城融合模式,代表案例是遼寧盤山的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以農業種養殖為基礎,以農旅雙鏈建設為目標,以農產品深加工為重點,城鎮化與現代農業產業化同步發展。
三、對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的未來展望
報告里提出了六大對策建議:第一,因地制宜,制定科學規劃;第二,創新驅動,構建長效機制;第三,龍頭帶動,培育多元主體;第四,做強載體,拓展農業功能;第五,市場導向,加強渠道建設;第六,要素保障,強化政策扶持。
總結了六大發展趨勢:第一,綠色化趨勢;第二,集聚化趨勢;第三,數字化趨勢;第四,品牌化趨勢;第五,創新化趨勢;第六,一體化趨勢。
思考了三點未來展望:第一是工業強農,聚焦“農頭工尾”,圍繞地方特色主導產業,真正地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第二是旅游興農,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增長極,推動內容和服務提質升級;第三是服務助農,農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關鍵,所以如何引導鼓勵大型龍頭企業、工商資本、社會組織進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