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迭代升級歷經的四個發展階段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0-25 點擊:次
1979年,我國第一家產業園區——深圳蛇口工業區的建立拉開了我國產業園區建設的序幕,產業園區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而誕生并成長與發展起來,逐漸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肩負起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重要使命。
從一定角度上理解,所謂產業園區,實際上就是由于生產行為和交易行為帶來的一種空間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帶來的相關功能需求和衍生經濟行為,造成了園區不同發展階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間特征,其產品設計、開發模式、盈利模式等均與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需要相適應,這也成為了我們定義產業園區發展階段特征的主要依據。
產業園區的區域、形態、發展模式隨著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不斷進步,不斷完善。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產業園區歷經40余年的發展,持續更新迭代,已經由最初的“要素群集階段”的園區1.0時代,經歷“產業主導階段”的園區2.0時代和“創新突破階段”的園區3.0時代,發展到了當下“高科技新城階段”的園區4.0時代。
產業園區發展第一階段:園區1.0時代---要素集群階段
第一代產業園以中國最早地蛇口工業區為代表,是中國改革開放早期的產物,基本是政府主導建設,主要分布在沿海開放城市,核心驅動力是政府優惠政策和低成本驅動。后來,各地陸續建設開發區,逐步由勞動密集型向資金、技術密集型過渡。
核心驅動力:由政府的優惠政策等外力驅動;
產業聚集動力:低成本導向,通過優惠的政策及低成本生產要素集聚人才、技術、資本;
發展需求因素: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
產業空間形態:純產業區、在空間上呈現沿交通軸線布局,單個企業或同類企業聚集;
園區功能布局:加工型、單一的產品制造、加工;
園區增值方式:可稱之為工業產品“貿—工—技”,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貿易鏈”,即通過與區內外,國內外的貿易交換獲取附加值。
產業園區發展第二階段:園區2.0時代---產業主導階段
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理念的感召下,第二代產業園區開始重視技術消化、技術革新,不再停留在技術含量較低的加工生產層面,核心驅動力為政府優惠爭取和企業競爭力雙重驅動。各地高新區、科技區的建設如火如荼,一些大學科技園悄然誕生。國家和地方均出臺科技產業扶持政策,鼓勵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技術專家學者創立科技企業,同時重視技術轉移與對接服務,有意識地解決產學研一體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問題。
核心驅動力:內力外力并舉,即政府和企業市場競爭力驅動雙重作用;
產業聚集動力:產業鏈導向,各種生產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穩定的主導產業和具有上、中、下游結構特征的產業鏈,具有良好的產業支撐和配套條件;
主要產業類型:外向型的產業,其中以電子設備、通訊設施制造業一枝獨秀;
發展需求因素:一定的配套服務和研發能力,這個時期企業創新主要依靠外部科學機構和大學的支持,園區內企業自身創新能力較弱;
產業空間形態:純產業區,在空間上呈現圍繞核心企業產業鏈延伸布局;
園區功能布局:以產品制造為主;
園區增值方式:人們對園區活動的關注順序是:工—貿—技。可稱之為“高科技產品生產基地”其增值手段主要是“產業鏈”。
產業園區發展第三階段:園區3.0時代---創新突破階段
隨著我國經濟從粗放式發展步入集約式發展階段,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換代成為時代主旋律。產業園區的建設發展也與時俱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產業帶動性的戰略新興產業成為眾多園區的主導產業,很多園區也有意識地打造產業鏈,力爭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社會各界認識到公共服務平臺地重要作用,它不僅是入園企業賴以成長地基礎平臺,也是園區運營實力地集中象征。各個園區大力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力求為企業提供技術、市場、管理、金融等專業領域地系統化服務。
“五度易鏈”基于“大數據+AI”構建了區域產業數字化管理服務平臺,能夠幫助園區企業精準拓客,并引入第三方金融服務機構入園,為企業搭建快速融資綠色通道,同時還為企業提供政策、資質申報咨詢服務,全方位助力企業高質發展。
核心驅動力:內力為主,技術推動,企業家精神;
產業聚集動力:創新文化;
主要產業類型:技術密集型、創新型產業、高速信息網絡技術、生物技術、新型能源技術、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技術等重要的新興領域;
發展需求因素:高素質人才、較好的信息、技術及其他高新產業配套服務,園區自身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產業空間形態:產業社區,產業間開始產生協同效應,在空間上形成圍繞產業集群同層布局;
園區功能布局:研發型、科技產業型、制造、研發復合功能;
園區增值方式:人們對園區主要活動的關注順序是“技—工—貿”,其增值手段主要是創新鏈。
產業園區發展第四階段:園區4.0時代---現代科技都市(財富凝聚階段)
第四代產業園面臨的社會經濟背景和產業背景是:城市土地資源日益稀缺、產業園區同質化嚴重、房地產市場整體下滑、政府倡導城市化建設、國家支持自主創新的。在這樣的經濟和產業背景下,第四代產業園區以財富凝聚為驅動力,以高價值品牌、高素質人才、高研發水平和高增值能力和回報率為導向,具備有建設規模龐大、營造產業社區、注重產業生態、強調多方共贏等特點。
核心驅動力:高價值的“財富級”要素的推動;
產業聚集動力:高勢能優勢;
主要產業類型: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產業、及其他高端現代服務業為主;
發展需求因素:高價值的品牌,高素質的人才資源,高增值能力和高回報率的巨額金融資本;
產業空間形態:綜合新城,在空間上,城市功能和產業功能完全融合;
園區功能布局:復合型(事業發展中心—生活樂園),現代化綜合城市功能,產業聚集地,人氣的聚集區,文化的擴散區,資本的融通區;
園區增值方式:人們對園區主要活動的關注順序是“技—貿—工”,以研發中心,研發型產業,科技服務業為主體,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財富鏈”。
我國產業園區的發展歷程見證了從勞動密集型企業集聚產業到技術密集型產業,再到城市功能復合型產業的探索;從無到有構建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并不斷進行完善;轉變單一的生產方式走向多維經營,并不斷的轉變了城市發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