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 高質量推動京津冀產業協同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5-06 點擊:次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產業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支撐,產業協同發展的廣度和深度直接影響區域發展的質量與成效。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特別是以區域產業協同牽引區域發展協同,不僅是把握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的關鍵,而且是檢驗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的重要方面。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需要下更大氣力推進工作。高質量推動產業協同發展,是優化京津冀地區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環渤海地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戰略需要。必須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同時,立足京津冀各自比較優勢和產業分工要求,著力加快推進產業對接協作,理順三地產業發展鏈條,積極推動區域全產業鏈布局。
一是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提升區域產業發展能級。科技創新往往會帶來生產力質量和水平提高及經濟裂變式增長,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京津冀產業升級,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驅動力量。要不斷強化科技創新的市場化導向、產業化目的、企業主體作用,鼓勵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及科技企業緊密圍繞區域內協同創新重點產業開展技術性研究,積極建立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和龍頭骨干企業共性需求,鼓勵和引導三地對重大裝備及關鍵零部件采取聯合攻關、共同研發。同時,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要著力提高創新鏈對產業鏈的支撐作用,努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做大做強產業鏈,夯實產業基礎能力,為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的驅動作用提供堅實基礎。
二是以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為抓手,強化區域產業協同能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成果的誕生并不是創新活動的終點,還需推動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產業集群是產業發展的主要空間形態,具備促進知識創新擴散、深化產業分工合作、降低交易成本等一系列優勢。世界級產業集群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載體,也是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依托。當前,京津冀產業主要集中在各類園區、開發區和高新區,區內產業發展實現了在地理空間上的集聚,但是區與區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尚缺乏實質性聯系與合作,園區之外的產業發展也相對不足,整體上難以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相比于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京津冀地區缺少完備的制造業體系為產業生態系統提供支撐,這導致很多創新成果難以實現高效率、低成本地在區域內落地轉化,制約了區域產業鏈與創新鏈的融合發展。對此,需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培育壯大一批千億級的制造業集群,聯手打造區域制造業聚集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重點領域,打造京津冀世界級產業集群。
三是以發展數字經濟為突破口,打造區域產業協同新高地。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的要求。可以說,數字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的關鍵支點,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產業向更高效率、更可持續發展模式轉變的重要推動力。作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北京可依托數字基礎設施、數字人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數字平臺建設、數據交易等領域的優勢,全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天津可通過為數字技術提供應用場景,促進數字技術研發成果落地轉化,助力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河北可利用5G、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升級改造,充分釋放數字技術對產業發展的放大和倍增效應,推動產業數字化進程。以數字經濟新產業發展的動能釋放,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四是以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為目標,提升區域產業資源配置效率。當前,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還面臨一些難點。主要表現為:產業梯度落差較大導致產業銜接不暢,產業園區多而不強制約產業集群發展,做大做強產業鏈的創新支撐力不足,等等。要實現高質量的產業協同,就必須立足京津冀發展實際,聚焦現階段發展難題,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用好龍頭企業在區域全產業鏈構建與產業集群打造中的核心引領作用、小企業的黏合與補位作用,也要圍繞產業發展規劃、園區共建、產業鏈構建及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等重點領域,發揮好宏觀政策的調節作用,促進京津冀三地政策和資源發揮疊加優勢,協同發力、提質增效,還要積極培育中介組織,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創新平臺、世界級數據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創新平臺等,推動產業鏈合作加速和產業資源優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