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產業集群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6-21 點擊:次
制造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基礎,也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要大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今年前5個月,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
在復雜嚴峻形勢下,制造業應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形成產業集聚效應。近日,多地出臺一系列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舉措,進一步激活制造業發展動能。
壯大產業集群
記者梳理發現,在各地出臺的新舉措中,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和提升產業鏈韌性是重要發力點。
今年初,《浙江省“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發布,提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石化與新材料等4個世界級先進產業群,集成電路、數字安防與網絡通信等15個省級特色產業集群和一批高成長性“新星”產業群。
構建產業集群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為此,上海提出“企業成長行動”,將聚焦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本土制造業企業。
“圍繞產業升級,上海實施數字蝶變行動,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改造,提高制造業數字競爭力。”上海市副市長李政表示,上海將實施智能工廠領航計劃,打造20家標桿性智能工廠、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廠;實施“工賦上海”行動計劃,打造30個行業性工業互聯網平臺,梯度培育40家“工賦鏈主”企業。
江蘇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正著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產業集群。“要研究制定新一輪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加快梯次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推動新型電力和新能源裝備、生物醫藥等集群加快邁向世界級。”江蘇省戰略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志高說。
山東省臨清市擁有全國最大的軸承貿易市場,形成了國家級產業集群,但也存在大而不強,科技創新水平不高等問題。臨清市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甄鋒表示,將大力發展配套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產業集群的協同性。
錨定自主創新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靠的是不斷加強技術研發,持續提升創新能力。
幫用戶買菜、定制菜譜、一鍵烹飪……步入位于浙江嵊州經濟開發區的億田智能廚電公司展廳,一件件“黑科技”廚房產品讓記者大開眼界。公司董事長孫偉勇說:“公司將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到廚房產品中,向創新要動力,向質量要效益。”
“我們在先進制造水平、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優勢突出,實施數字化改造和創新提升的基礎好、潛力大。”嵊州經濟開發區負責人認為,傳統產業是當地重要“家底”,絕不能當成低端產業一概舍棄,關鍵是要實現高質量發展。
“制造業‘卡脖子’問題依然突出,結構上仍存在領軍型企業數量不足、創新治理能力欠缺等問題。”孫志高表示,部分地區在推進產業布局、創新投入時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等現象,未能形成創新合力。
孫志高認為,提升我國制造業競爭力,要通過開展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賦能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持續做大電子產品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優勢產業,壯大數智云網鏈等新興數字產業。同時,加強創新企業家、科技人才、創新服務者隊伍建設,瞄準第三代半導體、類腦智能、元宇宙等未來產業重點發力。
企業是國家創新體系的主體,是科技創新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參與者。“我們建立起‘技術創新+產業轉化+金融支持’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在8個領域設立研發創新中心,打造科教創產融合創新體系,在破解重點技術難題上邁出了關鍵步伐。”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副總經理黃平義介紹,企業每年自行設計開發各類新產品4000多個,紡織產品涵蓋12大系列2萬多個品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強化要素保障
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要素保障,多地在政策設計方面推出具體措施。
針對當前大平臺大項目支撐不足、創新鏈產業鏈融合不深、產出效率不高等問題,浙江在要素保障上給予傾斜。在用地方面,大力推進低效工業用地整治,計劃今年完成低效用地再開發5萬畝,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0萬畝,盤活的存量土地優先支持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在金融支持方面,力爭新增制造業中長期貸款2500億元以上,在穩定和擴大制造業投資方面持續發力。
“產業創新和政策支持良性互動,制造業發展有底氣、有支撐,定能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不斷邁進。”浙江省經信廳副廳長葉健松說。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介紹,近日印發的《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上海將向首次“小升規”和“新建入統”工業企業發放最高達50萬元的“成長券”,支持企業采購數字化管理、技術創新、法律咨詢、檢驗檢測等專業服務。并通過舉辦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接活動,為各類企業提供政策服務包,加速生產要素集聚,延伸產業鏈條。
近年來,山東德州天衢新區圍繞主導產業謀劃平臺布局,形成平臺梯隊分布之勢。“我們將高效配置市場資源,積極探索新型平臺建設模式,協同打造產學研為一體的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德州天衢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濤表示。
專家認為,隨著我國產業實力、質量效益以及創新能力的提升,中國制造在全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只要持續提高產品創新能力、加快產業集群發展,中國制造業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