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歷程告訴了我們什么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3-15 點擊:次
近日,一輛載有1800余輛國產汽車的“唐鴻號”滾裝船緩緩駛離廣州南沙汽車口岸,前往中東地區,這是廣州南沙口岸龍年首批出口的汽車。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消息,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491萬輛,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中國汽車出口登頂,中國制造奏響強音。”一時間,媒體輿論都在熱議中國汽車出口這一里程碑的進階。
中國成為世界汽車強國了嗎?眼下,中國汽車產業加速駛向海外,但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僅是邁向汽車強國的第一步,我國要真正成為世界汽車強國,最關鍵的還要持續創新。
中國汽車出口不能重蹈摩托車出口覆轍。越南是世界摩托車大國,保有量達到4500萬輛。上世紀末,具有性價比優勢的中國摩托車大量出口至越南市場,搶占市場份額。2002年,中國摩托車品牌一度占有越南摩托車市場80%份額。隨后,大量國產摩托車進入越南市場,為了市場份額大打價格戰,此番競爭的結果是中國摩托車質價雙降,最后鎩羽而歸,幾乎退出越南市場。中國摩托車出口的前車之鑒告訴我們,不能僅在量價先行優勢上止步不前,中國品牌出海,要形成可持續的創新優勢。
以史為鑒,中國汽車出口不應僅以“量”論英雄,中國汽車全球化步伐近年來大規模地走向國際市場,中企的海外布局和技術輸出才剛剛開始。持續打造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以新促質”才是中國汽車真正邁進世界汽車強國的正確打開方式。唯有持續創新才能真正助力中國汽車“越關山”。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首度站上全球第一,這背后是近年來整個產業不斷夯實本土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加快突破半導體芯片、操作系統等高科技領域技術瓶頸,持續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國際影響力的結果。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換道先行,已取得先發優勢,中國汽車從過去幾十年的跟隨,行至擁有了坐上“牌桌”的話語權。接下來,如何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助力汽車產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汽車從業者亟須思考的重要課題。
因上下游產業鏈長、資金技術要求高、虹吸聚集效應強等特點,一直以來,汽車產業都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和關注,成為拉動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前進的重要動能。
在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之后,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苗圩表示,成為汽車強國有三個標志:一、具有一批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知名品牌;二、學會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三、掌握核心技術和新技術發展趨勢。具體到汽車強國的發展路徑,離不開新能源汽車的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已經可以通過產品質量取勝。
未來國家之間圍繞關鍵技術、數據和產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樸素道理是這道大答題的終極答案。
當前,我們應把握住汽車產業新能源化、智能網聯化所帶來的變革機遇和先行優勢,統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持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不斷提升汽車工業的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中國研發走向世界成為趨勢。
“不畏浮云遮望眼”,未來,面對更加復雜多變的地緣政治、逆全球化以及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的挑戰,我國汽車產業政策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優勢,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堅定不移推進質量強國建設。
可以預見的是,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競賽剛剛起步,反過來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諸要素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各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全面競爭將更加白熱化。我國汽車業界同人面臨著比先前更為復雜的局面,要在今后的發展中保持住既有的領先地位,持續創新,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容不得我們有絲毫的懈怠。
汽車產業的發展只是中國經濟的一個縮影,中國各個產業都面臨著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蛻變。汽車產業的發展路徑告訴我們,通過科技創新可以實現彎道超車,在短板變長板上按下“快進鍵”,在長板變跳板上跑出“加速度”。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德國汽車工業和機械制造,日本的消費電子,美國的航空醫藥等,這些發達國家能把自己的優勢產業做到全球通吃,原因可歸納為兩點:靠先發優勢搶占市場,靠產品品質留住用戶。
有鑒于此,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科技現代化的終點是打造高質量的產品。將此經驗運用到中國當前各個領域的發展,“向上突圍”是持續保持領先優勢的不二法門。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定能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讓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挖掘創新的潛力與活力,重點在企業。今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推動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明確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一系列政策舉措的落地生根,助力企業創新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相信隨著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將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創新之花將更好結出產業碩果。
守正為本,創新為要。一年之計在于春,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越顯著,經濟新動能就能越澎湃。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和前景有理由讓我們對未來有更多期待。
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