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劃出13個細分賽道發展未來產業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7-03 點擊:次
如何增強“快人一步”的戰略主動?
《武漢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
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于近日印發
選取13個細分領域
繪出“武漢未來產業地圖”
武漢提出
力爭到2027年
全市未來產業營業收入規模突破千億元
到2035年
力爭未來產業營業收入規模達到萬億級
什么是未來產業?
是指由前沿技術驅動,當前處于孕育萌發階段或產業化初期,是具有顯著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新興產業。今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門出臺《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推進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6大方向。
目前,全國超過20個省市圍繞前沿領域推進未來產業,重點各有不同。經過多次調研、座談,武漢確定從這6大方向布局未來產業,選取13個細分領域繪出“武漢未來產業地圖”。
13個細分領域,既基于“國家所需”,也立足“武漢所能”,盤點了武漢的創新平臺、產業主體、創新人才等既有優勢。
比如發展“先進半導體”,一方面是直面國家“缺芯少魂”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優勢,武漢有對應的創新平臺、頭部企業和多位院士領軍人才。今年,九峰山實驗室研制下線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鈮酸鋰光電集成晶圓,更堅定了武漢在這一領域攀峰的信心。
再比如發展“元宇宙”。武漢有軟件支撐、算力超前,有澤塔云科技等一批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工業軟件和泛娛樂領域有獨到優勢,且場景豐富,既可以發展工業元宇宙,將數字孿生技術“映射”在工廠里,也可以發展消費級元宇宙等。
“近目標”是,力爭到2027年
全市未來產業營業收入規模突破千億元,打造5個以上、力爭10個以上100億級未來產業集群。重點依托東湖高新區、武漢經開區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組建武漢未來產業研究院;
成立13個以上新型研發機構,突破30項以上關鍵未來技術,推動落地100個以上轉化成果,申請500個以上專利合作條約(PCT)專利,制定50項以上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引育超萬家未來產業企業、千家規上企業、百家“專精特新”企業、20家上市企業、10家以上獨角獸企業;
建設一批特色明顯的未來產業集聚區,培育一批創新項目,每年推出應用場景100個以上。完善高水平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打造國際優秀人才創新創業的環境和生活服務的國際社區。
“遠目標”是,到2035年
力爭未來產業營業收入規模達到萬億級;
打造2到3個千億級產業、若干個五百億級產業;
形成一批產值規模超100億元、市值超1000億元的頭部企業。
武漢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遠期目標來看,歷經10余年培育的未來產業,要在未來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生力軍,代表武漢參與全球競爭。
同時,在未來產業發展過程中,還應充分體諒技術轉化和應用場景的不確定性和允許“試錯”,《實施方案》提到,將建立國有創投機構投向未來產業容錯免責機制。
《實施方案》還提到,為了集聚產業創新人才和團隊,推行創投機構“人才返投”機制。簡單來說,就是用市場化手段引導優質投資機構關注、投資和引進高層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