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2-18 點擊:次
一、總體要求
二、實施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行動
鈉電池。研發高性能硬碳、篩分型碳等負極材料及高容量正極材料,聚焦長壽命、高比能、寬溫域、高功率發展方向,推動大規模鈉電池儲能系統集成及應用技術攻關,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液流電池。開展液流電池電堆、雙極板、電解液、離子交換膜等關鍵材料技術攻關,提升液流電池能量效率、系統可靠性、全生命周期經濟性。
超級電容器。支持高電壓電解液、高導電石墨烯、高性能隔膜等新型材料技術創新,開展高能量密度電極材料、電極制備、高效預嵌鋰等技術攻關,發展高比能、高安全、長壽命超級電容器。
鉛碳電池。開展新型復合材料板柵、高導電性多孔炭材料等技術攻關,支持低鉛含量、高比能、長壽命鉛碳電池產品研發。
飛輪儲能。提升高速旋轉環境下軸承可靠性、承載力,突破高強度、低密度、長壽命轉子材料技術。
壓縮空氣儲能。研發大流量高效壓縮機,提升大膨脹比、高可靠透平膨脹機供給能力,布局大容量、高密封性儲氣設施、高效儲熱裝備、新工質低阻高效換熱器,提高能量轉化效率。
其他技術。前瞻布局開發水系鋅離子電池、水系鐵鎳電池、鎂離子電池、熔融鹽鋁電池、鎳氫電池等新體系電化學儲能技術。推動儲熱、儲冷等新型物理儲能技術裝備研發及產業化突破。
先進結構設計。支持儲能電池模塊化開發,鼓勵高效率結構創新,發展緊湊可靠的低阻抗高效連接技術,推動智能組串、高壓直流等集成技術創新,提升大型儲能系統集成效率。
精細化電池管理。發展系統級主動均衡技術,探索基于端邊云架構的先進儲能系統高效高精度管理技術。圍繞大規模儲能系統開展高精度智能傳感技術攻關,開發適用于儲能電池管理系統的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設計與評估技術。
高性能變流器。面向1500V以上高電壓應用需求,開展高能效、高能量利用率高壓級聯技術攻關。突破變流器極端工況過載能力支撐技術、構網和跟網控制高效切換技術,加快電池管理系統、變流器控制系統和設備級能量管理系統一體化設計技術開發,提升新型儲能電站有功、無功支撐能力。
高效熱管理。圍繞提升電池熱性能感知和預測精度,研發液體冷卻、相變材料冷卻、熱管冷卻等多種高效先進熱管理技術,突破結構緊湊、導熱性能優異的熱管理結構設計技術。
智能化能量管理。突破基于指令跟蹤、平滑出力等多種模式的調度策略優化技術、多設備協同優化控制和構網控制技術。開發儲能調節能力評估與智能調度決策系統。建設面向區域電網綜合應用的分布式儲能資源協同聚合調控平臺。
高性能器件和預制艙。研發新型儲能系統用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傳感器、耐高溫耐高壓低損耗IGBT器件,支持新型電力電子器件及驅動控制關鍵技術和標準化高強度預制艙技術攻關。
本征安全技術。圍繞提升儲能電池環境適應性和熱穩定性,開發強熱穩定性正極和低膨脹負極材料、高強度耐高溫隔膜、溫敏性阻燃材料等先進高安全材料,突破壓力容器全生命周期安全技術,支持鋰電池、鈉電池固態化發展,提升本征安全性能。
主動安全預警技術。發展基于電壓、溫度、荷電狀態、變化率等運行關鍵參數智能傳感器,結合先進算法開發高精度儲能系統安全故障預判和診斷技術、儲能電池熱失控預警技術、儲能電池狀態和殘值評估技術及相關驗證技術。
高效安全防護技術。聚焦熱蔓延抑制目標,開發高效清潔抗復燃滅火介質,單體和模組間熱傳導阻隔技術,高效環保冷卻及滅火設備。
安全性能評估技術。提升新型儲能系統、分級安全管理優化技術,研發全工況模擬及安全可靠性試驗技術、新型儲能系統全生命周期安全態勢智能評估技術、新型儲能產品加速老化測試技術。
三、實施產業協同發展推進行動
四、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行動
五、實施示范應用場景拓展行動
六、實施產業生態體系完善行動
七、實施貿易投資合作提升行動
八、保障措施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