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內打造300億級產業集群 無錫競逐人形機器人產業新賽道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5-23 點擊:次
繼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成功舉辦之后,一場史無前例的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再次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國。
4月24日至26日,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在無錫舉行。100余家科研團隊、知名企業及高校的代表攜150多臺機器人參與比拼,貢獻了機器人“選手”宣誓、2V2機器人足球賽、格斗機器人“近身搏擊”、AI下棋機器人“團戰”人類等一個個“名場面”。
這場機器人版的“武林大會”,為無錫帶來了潑天流量,也打開了這座工商名城產業創新的新天地。站在人形機器人產業新賽道的起點,無錫面向未來立下“小目標”:力爭在3年內集聚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企業200家,打造重點行業典型應用場景不少于300個,建成300億級產業規模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新高地。
更快:集智攻關匯聚技術創新“強磁場”
國內首臺人形投籃機器人“鐵墩”投籃精準,成功“打敗”多位挑戰者;機器人“小蟹”揮毫潑墨,用靈活的機械臂控制著每個筆畫的走向,頗有書法家的風范;全球首款“肌肉外甲機器人”為一位行動不便的體驗者提供助力,讓體驗者重獲“獨立行走能力”……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上,多個“無錫造”具身智能機器人“大秀拳腳”,展示出無錫在該領域的創新能力和技術成果。
統計數據顯示,2015—2024年,無錫人形機器人技術專利申請總量572件,發明專利授權率達57%,位居全省第一。無錫已在人形機器人伺服系統、關節模組、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等核心零部件領域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形成了一批特色產品。
以伺服電機為例,在機器人“半馬”中奪冠的人形機器人“天工”,其伺服關節供應商之一正是無錫企業意優科技。“我們專注做一件事,將一體化關節的性能做到極致,并盡可能降低成本,進而促進智能機器人大規模普及。”江蘇意優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孫則詎說,企業研發的ProServo系列微型伺服關節,其核心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集智聚力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去年,錫港滬機器人靈巧智能研究院落戶無錫,三地攜手,主攻開發控制人形機器人靈巧運動的“小腦”,目前研究院團隊規模已超百人,申請發明專利超50項。惠山區借助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錫研究院等大院強所技術支撐,成功孵化出一批深耕機器人領域的優質企業。運動會期間,惠山、錫山等板塊與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示范基地、機器人訓練場等。
更高:鏈式發展培育產業主體“新引擎”
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和汽車產業具有高度相似性,擁有規模超2000億元汽車產業集群的無錫,具備著向機器人產業平替“換道”的優勢基礎。越來越多的無錫企業精準把握機遇,奮力搶灘萬億新藍海。
深耕制造業產線集成技術40余年的天奇自動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將人形機器人產業作為未來戰略發展方向。“公司成立人形機器人事業部、打造具身智能機器人數據采集與應用實訓基地,與優必選科技合資設立的無錫優奇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選無錫市人形機器人產業集群鏈主企業。”天奇股份人形機器人事業部副總經理郭大宏說,公司持續推動人形機器人在智能制造領域的規模化落地,目前已為20多家客戶提供機器人應用解決方案。
龍頭企業加速突破,不少“無錫牌”優勢產品也正以零部件供應的形式切入具身智能的新興賽道。深耕汽車零配件的無錫貝斯特成立子公司宇華精機,布局線性執行器核心部件滾珠絲杠;無錫汽車龍頭華光和萬迪動力合資成立蔚瀚智能,專注諧波減速器研發生產……一條核心零部件全產業鏈逐漸成形,一批產業鏈上的無錫本地頭部企業順勢結成“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產業聯盟”,積極開展從研發、制造到市場的協同合作。
搶抓人形機器人產業風口,無錫堅持“產業集群+特色園區”的產業發展模式,聚焦人形機器人中試、制造、研發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差異化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園區。無錫(惠山)人形機器人產業園正在加速建設中,園區以機器人制造為產業主導,以“投融建運”一體化模式吸引產業鏈上下游資源,一、二期將于今年底投入使用。本次運動會上,外骨骼機器人、管網運維機器人等6個產業合作項目簽約入駐園區。
更強:多元探索打造場景應用“主陣地”
運動會上,機器人積極“動起來”,用行為數據持續反哺算法模型;賽場之外,機器人被成功“用起來”,推動百模千態賦能千行百業。
去年10月,無錫優奇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全棧式無人物流解決方案進入比亞迪汽車長沙工業園試運營,首次實現人形機器人與無人車協同作業;今年上半年,在無錫工業具身機器人產業園落地的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為東風柳汽提供20臺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服務于汽車整車制造,這將是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批量進場。
2024年,無錫正式把人形機器人列入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隨著創新應用加速破局,人形機器人開始從“高難度工業場景”向“高頻次民生場景”滲透。
在長寧社區服務中心,國內首款智能養老機器人“大頭阿亮”正在和老人們聊天。“銀發經濟疊加人工智能應用,前景無限。”江蘇艾雨文承養老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冉承龍告訴記者,自去年在上海老博會首次亮相以來,國內外訂單紛至沓來,“大頭阿亮”開啟了全球之旅。
在無錫,一股機器人場景探索應用的風暴悄然刮起,各類具身智能機器人化身車間技術工、安全巡邏員、教育服務人員、咖啡師、追星“粉絲”……為生產生活帶來新變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張建偉等專家學者,在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期間作主旨報告時都表示,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豐富,未來在多個領域都將有廣闊的探索空間和重要的發展前景。
本屆運動會上,人形機器人電池工廠場景應用項目、中小學教育領域人形機器人采購項目等7個采購意向項目簽約,同時無錫面向行業發布了近300臺機器人的需求清單。從工業制造領域到安防、教育、養老等社會民生領域,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