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與科技交融,朝陽高新區戰略新興產業漸成體系
來源:未知 日期:2019-05-14 點擊:次
這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風韻的古文明圣地,這是一座世界級的化石王國(不來之前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世界上第一朵花綻放、第一只鳥飛起來的地方,她就是風景秀麗的朝陽市,她還是一座東方佛都。來到這里,您可以盡情游歷展示歷史文明的世界級的“最古老的鳥化石地質公園”,遐想最遠古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古生物世界的神秘與驚奇,令人驚嘆的是,這里曾是恐龍之鄉。歷史站在21世紀的新時代,這里矗立起了一座座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也建起了助力科技與經濟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讓科技與文化交融,讓經濟與產業共生,進化與迭代在新的變革中重生。
2019年5月13-14日,我院李文輝院長帶隊前往遼寧省朝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朝陽高新區或高新區)調研,調研組一行與朝陽龍城區常務副區長兼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樹清、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鳳玉、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柳云、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張曉峰等領導進行了深度交流,并走訪了朝陽黑貓伍興歧炭黑有限責任公司、遼寧省九鳳武巖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

李院長一行調研朝陽高新區企業

李院長(右一)與朝陽高新區管委會領導座談
據悉,朝陽高新區規劃面積73平方公里,空間布局為“一軸三區”,現有工業企業22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2家,2018年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29.4億元。高新區以西聯內陸、東臨渤海灣,南北融入京沈經濟區為特點的區位交通優勢逐步顯現;以“九縱十六橫”路網體系為主體的“七通一平”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以“產學研”為主導的人才資源、人力資源保障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日益增強;以“八個公開”為基本運行模式的300平方米審批大廳實現規范運營;以“政企合作”“銀政對接”“政策扶持”“全程代辦”為服務標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型包裝材料為代表的三大主導產業已經初具規模,漸成產業體系與產業鏈。
當前,高新區正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五個一工程”的總體部署,以爭創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契機,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突破口,全面落實“以升促建”的各項戰略舉措,力爭把高新區打造成為立市、立區的支柱產業基地,全市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樣板,朝陽工業發展的龍頭和工業化、城市化聯動的新引擎。
張樹清表示,升級國家高新區是朝陽市未來幾年發展的一件大事,一定要干好,要為龍城區乃至朝陽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重要貢獻。我們會集中全市力量做好創新創業、高企培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科技平臺建設、產城融合等“以升促建”工作,為全面對接國家高新區的要求打好扎實的基礎。
李院長表示,作為高端智庫和咨詢服務機構,高新院致力于為地方經濟發展助力,為東北振興出謀劃策。他指出,要進入國家高新區,必須首先理順體制機制,獨立發揮資源整合能力;其次可參考已批準的國家高新區的管理經驗,統一思想統一認識,把高新區的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統一匹配起來;此外,高新區發展的產業體系中主導產業不能太多,2-3個大產業足矣。我院將進一步落實朝陽高新區創建工作方案,指導其“以升促建”工作的逐步開展,爭取盡早進入“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