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院“四項賦能”助力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榆鄂寧現代煤化工集群成功邁入國家隊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11-21 點擊:次
【導言】
近日,工信部發布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勝出公示名單,榆鄂寧現代煤化工集群位列其中,該集群由榆林市、鄂爾多斯市、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共建,榆鄂寧三地市地理相鄰,都是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同時榆林市和鄂爾多斯市也是國家煤制油氣戰略基地。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三地共同承擔了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的建設任務和重大項目,并且在引領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轉型發展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三地一體發展,已構建起循環經濟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在規模實力、產品體系、技術水平等方面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研究院自2023年12月起,全程跟進指導鄂爾多斯市打造現代煤化工先進制造業集群,提供“規劃圖、路線圖、腦電圖、心電圖”“四項賦能”服務,為集群培育發展提供長期智力支持,制定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幫助集群建設智庫大腦,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創新資源導入),于今年7月成功助力該集群升級為自治區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今年11月份,三市攜手共同步入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行列,這是我國現代煤化工領域的首例,也是“能源金三角”跨省區共建集群的創舉。
【榆鄂寧現代煤化工集群簡介】
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現代煤化工發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他說,“能源產業要繼續發展,否則不足以支撐國家現代化。煤炭能源發展要轉化升級,走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他還說,“煤化工產業潛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在此背景下,榆鄂寧三市共赴使命,以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肩負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任。
三市堅定“三化”方向,協同推進榆鄂寧現代煤化工集群發展,現在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61家、單項冠軍企業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國家級智能工廠5個、國家級產業公共服務平臺10家、綠色工廠22個。2023年,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產量分別達762萬噸、2845萬噸、990萬噸,分別占全國的87%、41%、53%,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三市以習近平總書記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重要指示為指引,以煤油氣化風光電氫多能融合為主線,打造錯位布局、協同互補的世界一流現代煤化工集群。實施“三個三”發展戰略,即打造科教融合基地、研發中試基地、大型工業化示范基地“三大基地”;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新型電力體系、現代煤化工產業體系“三大體系”;守住以水定產、空氣達標、綠色低碳、發展安全“四條底線”。此外,省級層面加強戰略統籌,建立榆鄂寧現代煤化工集群協調推進機制,以協同作戰的“集團軍”模式,形成區域一體化良性發展的整體格局,全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產業集群
【鄂爾多斯現代煤化工集群簡介】
鄂爾多斯市是國家重要的能源輸出基地,擁有優良的煤質和煤炭資源量,全市煤炭探明儲量2102億噸,約占內蒙古自治區探明儲量的1/2,全國的1/6,遠景儲量1萬億噸,占全國遠景儲量的四分之一。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最大的現代煤化工產區,總產能全國最大,產值占全國的25.4%,其中鄂爾多斯貢獻了超90%的產值規模。作為國家四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之一和五個煤制油氣戰略基地之一,鄂爾多斯從2008年世界上首套百萬噸級產品的煤直接液化工業化示范項目投運開始,創造了大規模工業化示范項目全國最多的成績,在推動煤化工大規模產業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進入新時期,鄂爾多斯市樹立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的發展思路,靠前攻關、構建生態,創造了三個“全國之最”和兩個“重大突破”。
一是產業規模全國最大。截至2023年底,現代煤化工產值達到2080億元,建成煤化工總產能2411萬噸,占全國市場份額的36%左右。其中,煤制甲醇726萬噸,居全國第1位;煤制天然氣16億立方米/105萬噸,居全國第1位;寶豐“綠氫+”煤制烯烴項目投產后煤制烯烴產能將躍居全國第1位。集群集聚規上企業135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4家、中國煤炭企業50強8家。
二是產品體系全國最全。集群已構筑了煤制油氣、煤制甲醇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基新材料等多條產業鏈,年轉化原煤達5000萬噸以上,是全國煤化工領域產品體系最齊全的地區。其中煤直接液化領域,形成煤制油、煤制烯烴、液化瀝青等產品;煤氣化領域,形成煤制甲醇、合成氨、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烴等產品,并不斷向精細化工領域延伸拓展,形成精萘、費托烷烴、正構醇、異構醇、醋酸乙烯、費托蠟精制、橡塑及膠黏劑助劑、催化劑、碳酸二甲酯等各類產品,精細化工產品產能達432.77萬噸。
三是首創應用全國最多。集群建有全球首創、首套應用及單體裝置規模最大示范項目11個,百萬噸以上產能項目18個。其中,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建成了全球首個煤化工10萬噸級CO2捕集與咸水層封存工程,首創了煤化工CO2捕集、封存、監測成套技術體系。寶豐能源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綠氫+”煤制烯烴產業基地加快建設,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8%。久泰集團與清華大學合作的世界首套萬噸級二氧化碳制芳烴工業試驗項目即將投產。伊泰集團千噸級費托合成α-烯烴分離提純示范裝置開車成功,高純度單碳α-烯烴制備工藝技術路線屬國際首創。
鄂爾多斯圍繞“發展世界級煤化工產業,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總目標,做強“創新”這篇大文章,將其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動力引擎,在“創新體系能力建設”和“低碳零碳產業集群建設”方面實現雙重突破。
在創新體系能力建設方面,以鄂爾多斯實驗室為引領,開創性建成“一室八院五站多平臺”技術創新體系。其中鄂爾多斯實驗室是由鄂爾多斯市政府主導,與清華大學合作建立的戰略科技平臺,成立一年多以來累計獲得研發經費超過6億元,共承擔自治區重點研發項目25項。支持了全球首套開工建設的萬噸級二氧化碳/合成氣制芳烴(CO2A)工業試驗項目、總投資22億元的國內產能第一的“年產2萬噸硅碳負極材料項目”建設。鄂爾多斯現代煤化工創新技術中試基地建設加速推進,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創新技術中試基地。2023年,集群研發費用超億元企業達到20家,攻克了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2項研究列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2項技術制備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2項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在低碳零碳產業集群建設方面,以高標準建設示范園區為抓手,探索性打造全球首個零碳園區。圍繞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和綠色制造體系謀劃綠氫耦合煤化工的產業發展路徑,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低碳化發展。打造了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和七大現代煤化工示范園區。建成了亞洲首個1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與深部咸水層封存全流程示范項目,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13個。以自治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打造了能源化工行業數字化轉型示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