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四大“國字號”平臺 擦亮國家高新區品牌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1-08 點擊:次
2015年,高新區成功創建珠三角(江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城市核心區、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和國家僑夢苑創業創新聚集區四個國家級平臺,在創新載體建設方面不斷突破,建成和在建的孵化器、加速器23萬平方米,籌建30萬平方米。科技金融產業互融發展,培育企業上市取得新成效,同時成立了全省首創涉企服務平臺高新區綜合服務中心,樹立了全市“1+6”園區涉企業服務的典范。
2016年,高新區將繼續加快四大“國字號”平臺建設。那么,這四大平臺對高新區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平臺一
珠三角(江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015年11月3日,國務院正式下發《關于同意珠三角國家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批復》,廣州、珠海、佛山、惠州仲愷、東莞松山湖、中山火炬、江門、肇慶等8個國家高新區獲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省委、省政府將該示范區定位為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中心,以此打造我國參與全球創新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平臺,引領珠三角鏈接全球創新資源,為實施國家自主創新戰略探索新模式。
“十三五”期間,在建設珠三角(江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方面,高新區(江海區)將立足僑都優勢,大力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源動力”,積極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開放式集聚科技創新服務資源,提升主導產業群發展水平;落實推廣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以及鼓勵政策創新,打造一個極具江門特色的自主創新示范園區。
平臺二
全國小微企業
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核心區
2015年江門以全國第一的成績成為全國15個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后,作為核心區,高新區(江海區)迅速推出了“小微蝶變 高新騰飛”《江門高新區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設工作方案》,將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工作作為提高江門高新區區域競爭力、增強區域發展活力的重要切入點,實施小微企業創業創新載體建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環境優化三大工程,推動高新區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工作的開展,激發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活力,有效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珠三角有影響力的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戰略高地。
“十三五”期間,高新區(江海區)將全力打造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城市核心區,突出“高”和“新”特點,建設1個核心基地,打造10個重點基地,完善9大公共服務平臺,優化5個層面發展環境,為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提供眾創空間、公共技術、科技孵化加速、項目支持等服務,推動小微企業科技進步和轉型發展。
平臺三
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
2015年12月,科技部正式批復同意江門等3家國家高新區建設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以推動國家高新區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二次創業”。目前,全國140多家國家高新區中僅42家獲批“三類園區”,其中創新型特色園區13家,江門高新區是其中之一。
“十三五”期間,高新區(江海區)大力創建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以“培育特色產業,加快趕超升級”為主線,打造綠色光源及新材料、生物健康、機電裝備等特色產業集群,構建服務于特色產業的創新體系,優化園區創新創業環境,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綠色光源產業基地與創新中心。
平臺四
廣東(江門)僑夢苑
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
12月22日,全球華僑華人創新產業聚集區——僑夢苑落戶高新區(江海區),其將立足于江門高新區和廣東大廣海灣經濟區,以“華僑華人創業創新之都”為發展愿景,致力于優化全市資源配置,目前重點為華僑華人構建“三中心,六平臺”(“僑之家”綜合服務中心、創業創新配套服務中心和市跨境電子商務快件分揀清關中心,火炬創業創新大廈、高新創智城、電子商務園、中小企業創業創新集聚區、銀洲湖臨港產業基地和崖門濱海旅游集聚區)的創業創新格局,打造獨具僑鄉特色的華僑華人創業創新聚集區。
“十三五”期間,高新區(江海區)大力建設國家僑夢苑創業創新聚集區,以“華僑華人創新創業之都”為發展愿景,聚焦科技創業創新和高端服務業,探索新一代華僑華人歸國發展的新模式、新機制、新路徑,全力營造華僑華人創新創業生態,力爭成為新一代華僑華人歸國創業創新的首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