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稀土高新區迎來創新創業“黃金時代”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2-02 點擊:次
2015年,高新區建成“互聯網+”創新創業服務基地,依托24名專家和4個專家團隊,搭建中國生產力學院包頭分院、上海交大包頭培訓基地、包頭企業大學等九大創新創業服務平臺,計劃引進第三方服務中介80家,充分發揮“互聯網+”服務、培訓、第三方服務和多媒體展示推廣發布四大功能,為企業家量身定制學習、培訓、咨詢等創新創業服務,形成“科技型服務”的新模式。
在這里鼠標輕點,就可以和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企業、科研院所建立網上直聯,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在“互聯網+”創新創業服務基地,企業還可以享受到“線上培訓——挖掘需求——項目撮合——達成合作——平臺簽約——項目落地”的技術轉移全流程服務。
為增加創新動力,高新區還致力打造產學研科技平臺,積極推進與國內知名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目前,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正式運行,重點推進電子通訊用稀土鎂合金材料、高純鋁低成本規模制備工藝等技術成果產業化,達成電驅動、高純鋁、稀土鎂合金、風電涂層等科技合作項目12個、推廣科技成果10個,并力爭三年內新增發明專利100項、中試及產業化項目10個、建立院士工作站1家,孵化培育成功3個產業化項目;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掛牌成立,已有2個項目與企業對接成功;王一德“電磁材料院士專家工作站”在威豐電磁公司掛牌成立,致力于高性能電工鋼的研發,擁有全工藝發明專利和多項實用新型專利,產品填補西北地區空白。
目前,高新區已涌現出一大批技術力量雄厚、技術水平先進、發展前景良好的高新技術企業,累計孵化企業1400余家,累計培育產業化企業120余家;在孵企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771.7億元,畢業企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92.41億元,實現財政收入8.39億元。
作為全市建設區域性創新創業中心的主戰場,高新區的目標已經鎖定——到2020年,高新區將形成創業主體大眾化、孵化主體多元化、創業服務專業化、創業模式多樣化的發展格局,集聚各類創業人才6500人,帶動就業40000人,孵化創業主體1500個,各級各類孵化器達到30家,聚集金融、科技服務、咨詢、評估等中介服務機構150家,營業總收入達到1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