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產業莫刮模仿風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5-31 點擊:次
如果繼續按照搞規模擴張的辦法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各地互相跟風模仿,可能重蹈“小、散、亂”或“大而不強”的覆轍。應該避免短視行為,不搞大干快上、一哄而上,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和相關產業園區協調發展、有序發展,使之真正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有媒體梳理發現,目前各地在建或籌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已經超過30個,相當于平均每省份至少有1個,江蘇、廣東、河北等省份都有3個以上的機器人產業園區。各地籌建機器人產業園的熱情有增無減,紛紛對園區年產值規模提出宏偉目標,爭做機器人產業園區“領頭羊”。
同時也要看到,高新技術產業是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產業,其發展需要更加扎實而有深度的科研力量作為支撐,這與一些傳統產業依賴資金投入和資源要素投入的路徑完全不同。因此,如果繼續按照過去傳統產業搞規模擴張的那套辦法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并希望以此做大高新技術產業的產值規模,到頭來恐怕無法真正實現做大做強的發展愿景,反而容易“穿新鞋走老路”:各地互相跟風模仿,但關鍵的核心技術卻嚴重“空心化”,最終導致高新技術產業重蹈傳統產業“小、散、亂”或“大而不強”的覆轍。
這樣的擔憂并非毫無根據。前幾年,中央出臺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以后,各地方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愿望十分迫切,一些地方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一哄而上”,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復建設、低水平模仿的現象十分嚴重;一些“小個子”的戰略性新興企業還沒有長成“小巨人”,還未能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發揮重大引領帶動作用,就陷入了產能過剩的泥潭之中。
誠然,高新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確實存在“快魚吃慢魚”的現象。換句話說,誰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發展起步早一些,在今后的長遠發展中就會更主動一些;反之,誰的步子慢一拍,就有可能在競爭中處于被動位置,甚至徹底喪失機會。
不過,搶抓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機遇,更需要以科學的產業發展規劃、合理的產業發展布局為前提,從地區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出發。不能盲目決策、跟風模仿,無視本地區的發展實際,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演變成為企業的“圈地”行為,使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空有其名,造成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另一方面,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過程中,要注重對資源的整合,特別是對產學研等創新資源的整合,使高新技術企業與用戶市場實現更加精準的對接,把園區打造成為創新集聚地和產學研用對接平臺,避免核心技術“空心化”,使科研成果得到及時轉化。
總之,越是在發展機遇面前,越應該保持清醒頭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過程中,應該極力避免短視行為,不搞大干快上、一哄而上。只有如此,才能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和相關產業園區協調發展、有序發展,使之真正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