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高新區:創新日日新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8-02 點擊:次
盛夏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里的創新熱情和天氣一樣熾熱。
2015年,廣州高新區全社會研發投入達107.5億元,占GDP的4.6%;專利申請7898件,增長15.6%;實現營業總收入5347億元,同比增長6.37%;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956家,占全市近一半。
經濟下行壓力下,廣州高新區緣何煥發出不一樣的活力?近日,記者走進廣州高新區,零距離感受這里的創新脈動。
雪中送炭,新生力量茁壯成長
器官也能打印?這不是天方夜譚。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袁玉宇將夢想變為了現實。
在獲美國克萊姆森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學位后,2008年袁玉宇創辦邁普再生,專注生物3D打印技術研發。如今,邁普再生研發的世界首個生物3D打印硬腦膜產品——睿膜,厚度僅0.2毫米,看上去就像普通紙巾,貼在手術患者腦硬膜破損處卻可迅速實現傷口縫合效果,費用則只有國外同類產品的1/3。
不過,憶及創業初期的種種,袁玉宇記憶猶新,“幾乎所有的錢都用來研發,整整3年,公司沒有賣出過一件產品。”危急時刻,高新區“雪中送炭”:提供50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免去3年約54萬元的租金,給予500萬元的政府配套資金。幾經風雨,邁普終見“彩虹”:睿膜已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應用數萬例;開發的無張力尿失禁懸吊帶系列產品獲得歐盟CE認證;個性化顱面頜骨修補系統已進入全國臨床關鍵。
在廣州高新區,這樣的幫扶還有很多。對批準的重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項目,以股權投資、貸款貼息的方式給予最高1億元的資金支持;為科技中小企業購買科技中介服務和利用共享平臺提供30%的補貼費……
尊重科技創新發展規律,對企業發展過程中普遍遇到的缺錢等共性問題,雪中送炭當“幫手”,廣州高新區新生力量層出不窮——擁有被國家認定為高新技術的企業95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68家,新認定瞪羚企業147家。“未來,它們將成為高新區的發展新引擎。”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秘書長陳建榮對這些企業的發展滿懷信心。
創新模式,民營孵化器蔚然成林
“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的人?”這是童話故事《白雪公主》中的場景。現實中的“魔鏡”雖不能告訴你誰最美,卻可以進行皮膚測試讓你變得更美,還可根據個人喜好向你推薦新聞、電視劇等。
這款“魔鏡”只是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部孵化成功的一款產品。2005年成立的視源電子最初在廣州傳統孵化器中孕育,發展壯大后逐漸走上孵化之路——由公司內部征集創業計劃,經篩選后成立獨立子公司,由母公司和研發人員共同持股。目前,視源電子在智能家居、汽車電子等領域成功孵化12家子公司,銷售額總計達到20億元,占母公司銷售規模的一半。
與視源電子內生孵化的模式不同,達安基因則是外延孵化模式的典型代表。2011年前后,因創新動力不足公司業績增速放緩,企業發展遭遇瓶頸。達安基因“自我革命”——建立“沒有圍墻的研究院”,利用達安基因在醫療健康領域的資源,為相關企業提供生產研發、銷售渠道等服務。
在廣州高新區,類似于視源電子、達安基因這樣的民營孵化器早已遍地開花。據統計,廣州高新區今年新增孵化器7家,孵化器總數達到52家,面積達到369萬平方米,其中超過80%為民營孵化器。
這種孵化器業態,全國并不多見。“長期以來,我國國有孵化器唱主角,存在投資結構單一、制度不完善、載體和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廣州火炬中心主任湯恩說,龍頭企業圍繞產業資源優勢投身孵化,企業、政府、在孵項目三方共贏。
因勢而動,戰略產業漸成氣候
在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展廳,一片薄薄的“塑料膜”,5.2英寸大、0.01毫米厚、不足1克重,卻可以顯示圖像也能播放視頻,更神奇的是,這片“膜”可彎曲也可折疊。這是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新視界聯合研制的國內第一塊彩色柔性AMOLED顯示屏。
引領式創新,廣州高新區一躍成為充滿“未來感”的創新沃土。
2016年1月7日,大洋彼岸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億航無人機公司發布的全球首臺全電力低空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億航184,以“第一次實現人類全自動駕駛飛行”吸引了世界目光。問及創新環境,億航創始人熊逸放對媒體坦陳,印象最深刻的當屬廣州的IT產業,“在整個華南地區,廣州的軟件人才獨領風騷”。
此外,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方面,廣州目前擁有生物醫藥企業530家,2015年產值達到368億元;智能裝備產業方面,聚集了廣州數控、巨輪等一批龍頭企業,2015年實現產值114億元……
“未來要繼續增強創新產業新優勢,緊密對接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重大國家戰略,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平板顯示、新材料、電子商務、生物與健康、智能裝備等六大創新產業集群,促進廣州高新區經濟提質增效升級。”陳建榮說。
創新,再創新,廣州高新區創新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