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新區:創業者說,到這里來對了
來源:未知 日期:2016-08-04 點擊:次
自1996年組建以來,深圳高新區著眼未來,科學統籌規劃、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不斷提質增效,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內生性發展之路,開辟了良好的綠色創新生態,獲得了顯著成效。
長遠布局 瞄準未來
盛夏7月,記者來到深圳灣畔的軟件產業基地,只見幾棟新的產業大樓拔地而起。“這棟大樓內都是信息技術企業,那棟完工后將有創業投資機構集中進駐,另一側是創投機構所在的深圳灣創業廣場,不僅布局了產業,也布局了資源和服務。”深圳灣科技公司副總經理楊德群向記者介紹。產業園區欣欣向榮的建設與合理的資源優化布局,不但彰顯了“深圳速度”,也是堅持“質量型發展”的良好體現。
“我們瞄準的是未來。”深圳市市長許勤曾這樣說。將目光投向更高更遠的未來,2009年,深圳提前謀劃、主動布局,編制了《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專項規劃(2009—2015)》,納入了14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區域,規劃面積達185.6平方公里。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等下一輪經濟增長所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成了高新區重點發展的產業。
深化改革 開放管理
“落戶深圳3年多,我們團隊感覺非常幸運,到這里,來對了。創新創業的環境非常棒,政府的服務精神、服務態度都非常好,‘墾荒牛’的精神被普遍認同,一些扶持政策對我們幫助很大,高新區的大企業人才輸送也相當重要。”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黃源浩說。
2013年,海外留學多年的黃源浩回到深圳創業,其團隊憑借先進的3D傳感、自然人機交互技術入選深圳市“孔雀團隊”,獲得財政支持。不到3年,公司迅速成長為全國首家自主完成3D計算芯片及3D體感器研發并實現量產的高新技術企業。
從成立之初,深圳高新區就實行開放式管理,實行只針對產業不針對區域的優惠政策;2012年,深圳深化大部門制改革,率先設立科技創新委員會,并加掛深圳高新區管委會牌子,進一步完善科技管理體制,整合創新資源。科技資金支持和產業空間配置雙管齊下,高新區密集涌現一大批原始創新成果,4G、超材料、3D顯示等領域創新能力處于世界前沿位置,創新能力向源頭、引領式創新躍升。
內生培育 獨具特色
“你好易狗,今天的天氣怎樣?我要去深圳大學。”車主話音剛落,集行車記錄、定位、導航、信息查詢、接收為一體的智能后視鏡立即應聲作答,并自動規劃最優行車路線。兩年不到的時間里,生產智能后視鏡的這家智能硬件公司在深圳灣創業廣場的孵化器中成功孵化,自主研發并量產了這款產品,并和平安集團展開合作,計劃廣泛應用在出租車、網約車上。
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穿戴……一批致力于用科技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初創公司、中小企業,猶如一叢叢樹苗,在深圳高新區旺盛生長。
一片森林中不僅要有參天大樹,還要有不斷成長的小樹苗,才能形成持續、健康的生態。多年來,深圳高新區充分利用對大型企業、外資企業招商引資的成果,堅持內生成長、自主培育為主,戰略性引進為輔的原則,依靠內生培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根植于深圳本土的科技產業體系。深圳高新區正成為名副其實的創新創業者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