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高新區:聚焦大數據 做好“證明題”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1-10 點擊:次
聚焦大數據做好“證明題”
——貴陽高新區以大數據為引領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區

從辦公室到園區施工,從研發基地到生產企業,“每日招商”“項目推進”“一周安商”,部門動態、高科動態……
精細化管理背后,伴隨的是大數據產業集聚、平臺搭建、技術創新、應用推廣的強力推進。
8月6日,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長劉寧率隊到高新區考察,走訪中小企業孵化園營運中心、高新翼云、世紀恒通呼叫山莊、南園智谷及貴州西南設計院。離開前雙方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西南總部落戶貴陽國家高新區,建立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原形創新工場、標準實驗室、大數據服務設計中心等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此前,北京豐聯奧??萍加邢薰靖笨偨浝硭黛o,在高新區“蹲點”三天調研,帶著“平臺健全,載體豐富,產業鏈初具規模,政府服務便捷高效……”的考察記錄,表示回到北京后將向董事會建議公司將新項目落戶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索靜找到的契合點是:豐聯奧睿專攻數據中心節能降耗,近年來發展迅速,投建新項目的需求強烈,落戶卻大有講究:項目所在地得懂大數據,配套政策要跟得上,更關鍵的是市場——數據中心和大數據關聯企業必須高度集中。
“接待”“考察”成為高新區的高頻詞匯。據高新區有關人員介紹,每天平均接待參觀考察團隊在十個以上。
“增強發展自信,堅定發展路徑。遵循發展規律,精心謀劃示范區戰略布局。聚焦干事創業,為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區提供堅強保障。”高新區上下總動員:“大數據的發展是大機遇與大挑戰并存。我們要思考的不是干不干?而是怎么干成?怎么干好?”
聚焦大數據,做好這道“證明題。”
聚力為“引領大數據技術創新、加快大數據產業集聚,為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區”開好頭起好步。高新區著力夯實大數據發展科技、人才、金融、安全、環境“五大支撐”,打造科技支撐“新高地”、做強人才支撐“新動力”、搭建金融支撐“新體系”、提升安全支撐“新水平”、構筑環境支撐“新綠洲”。
盛夏走高新,與科技創新部門負責人聊及兩個好消息——
一個是不久前舉辦的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貴陽高新區通過嚴格篩選得到機會,組織1個創新創業平臺、6個創新創業項目精彩亮相,以“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創新創業項目”,重點展示該區以西部眾創園為代表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以“外星人”網絡三維全景攝影機、東方祥云、Flexpv、FlexBot、芝麻掌門、資產證券化服務平臺等為代表的創新創業項目,受到廣泛關注,有的項目當場達成合作意向。
另一個是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發布2015年度全國115個國家高新區和蘇州工業園(共116個單位)排名結果,貴陽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從56位躍升至43位,跨度達13個位次。資料顯示,國家高新區評價指標體系的40個二級指標中,貴陽高新區有超過20個二級指標的上升與“大數據”有密切關聯。而通過搭上“大數據”這列快車,在115個國家高新區中,貴陽高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排名達到第8名。
同時還有一組數據:自2014年“大數據元年”始,經過兩年半的努力,高新區聚集了大數據及關聯企業1634家,僅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2億元,其中就有中冶賽迪、航天科工、博科等73個項目落戶高新區。
數字說明,在國家實施大數據戰略的背景下,高新區擺脫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扛起大數據的旗幟,走出一條與西部欠發達地區契合的發展新路,為排名加分不少。
這兩個好消息帶給高新區以振奮以信心。但很快便轉換成一種危機意識,轉換成更大的壓力與動力。
植根大數據,如何可持續地發展好大數據?
上借東風,下靠真功。
貴陽國家高新區將遵循聚改革之氣,蓄創新之勢,以大數據為引領實施區域科技創新戰略,積極推進科技研發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初步建成多級創業孵化體系,讓創新活力不斷激發……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下產業發展“快進鍵”,跑出轉型升級“加速度”。
找準新坐標,著力新跨越。
搶抓機遇,砥礪前行。高新區正致力于——
建成一批大數據研發平臺,掌握一批大數據核心關鍵技術,聚集一批大數據創新創業團隊,培育一批大數據關聯企業。
建成大數據“雙創”引領區、大數據技術創新試驗區、大數據中小微企業聚集區。
建成以大數據為引領的創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區,奠定大數據引領性永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