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高新區獲批“中國環境藝術示范基地”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2-30 點擊:次
在城市建設中,濟寧高新區挖掘、繼承和弘揚環境藝術文化優秀傳統,發揮環境藝術塑造城市特色風貌的功能,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獨特魅力的城市風貌。日前,中國建設文化藝術協會同意批復濟寧高新區《圣地智谷、生態高新》為中國環境藝術示范基地,這是我省第一個縣級區域的環境藝術示范基地。

樂享新城慢生活
冬日的清晨,淡淡的霧氣籠罩著美麗的蓼河。
一條彩色瀝青鋪成的彎彎曲曲的高新綠道靜靜地躺在綠茵茵的草地上,綠道上聚集著晨練的人們,或跑步,或騎行,三五成群,開始一天的生活。
在這里,公園成了市民廣場,人們置身綠草如茵的環境,呼吸著清香的空氣,清冽甘美;借助器材,舒展肢體,享受著城市慢生活。
濟寧高新區實施生態發展戰略,營造天藍、地綠、水清、林秀的優美環境,綠樹成蔭、花草成片、園藝成景的“幸福高新”正逐步展現。
目前,建成了東部綠洲“一體五園”、蓼河濕地公園、楊家河公園等為代表的生態亮點工程,建成區綠地面積達到1300余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約39%;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80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35平方米,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
實施“百花遍地”行動,在主要街道兩側、空閑地及社區、庭院、單位分季節栽植不同品種、不同花色宿根花卉、花灌木,達到“春季先聲奪人、夏季百花爛漫、秋季色彩斑斕”三季有花的景觀效果。
如今的高新區,一座座現代化建筑單體拔地而起,一片片溫馨的居民社區充滿歡聲笑語,一個個高科技企業環境優美,水清了,樹綠了,路寬了,城市美了,人們笑了。
高端人才薈萃
宜居宜業新典范
良好的生態環境、日益完善的配套設施,為高新區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也吸引了更多人才來此定居,使高新區成為信息產業發達、高端人才薈萃的圣地智谷。
國際化的城市環境、人才與產業發展理念的高度一致,吸引了惠普、甲骨文、IBM、華為、軟通動力、文思海輝、博彥科技等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在這里落地生根,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結構調整的新引擎。
如今區內進駐的世界500強企業有30多家,常年駐濟工作的日本專家達到200多人、歐美專家160多人、臺商120多人,很多外籍專家和外來工作人員更是帶著家人一起來到高新區。
目前,高新區人才總量達6.9萬人,擁有兩院院士12人、中央“千人計劃”專家12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11人,人才對濟寧高新區創新創業的貢獻率正在逐步提高。圣地智谷、生態高新,一個宜居宜業新典范區域藍圖呼之欲出。
彰顯環境藝術
塑造城市獨特魅力
在城市建設中,濟寧高新區挖掘、繼承和弘揚環境藝術文化優秀傳統,發揮環境藝術塑造城市特色風貌的功能,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獨特魅力的城市風貌。
蓼河濕地公園形成集濕地生態、園林景觀、旅游休閑為一體的標志性生態景觀工程,展示了科技新城綠色、生態的東部“門戶”形象。產學研基地、創意大廈、印象吟龍灣、科技中心“一體六館”、高新區人民醫院、濟寧孔子國際學校、大學園等一批各具特色建筑群拔地而起。
濟寧高新區的城市建設近年屢屢斬獲大獎:蓼河濕地公園獲批國家水利風景區,并獲中國環境藝術獎—最佳范例獎;產學研基地獲歐洲先鋒杯提名金獎(中國只有6項工程獲此殊榮)和亞太區房地產領袖高峰會最佳建筑金獎(中國僅有3項獲金獎,其他兩項是上海尚嘉中心和上海環貿IAPM商場);濟寧市中級人民法院綜合審判樓獲得“魯班獎”,為濟寧市近30年來獲得的中國建筑質量最高獎……
借力中國環境藝術示范基地獲批之東風,在蓼河和泗河之間,濟寧高新區將還以“圣地智谷·生態高新”為主題,以百里綠道為骨架,將“始祖文化、孔孟文化和現代文化”融入城市建設中,按照生態修復與保護、TBD科技商務區開發建設、人才培養與吸引和城市的構造與利用四大功能,著力打造具有圣地智谷特色的城市環境藝術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