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是高新區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動力
來源:未知 日期:2016-12-30 點擊:次
近日,由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改革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承辦的“創新雙月談”第三期活動在北京舉行。來自科技部火炬中心、部分國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以及曾在火炬工作一線奮戰多年的老領導、專注于高新區發展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國家高新區的國際化發展戰略”為主題,圍繞高新區過去20多年的國際化發展所形成的特色發展模式和改革創新經驗,深入探討了在新時期高新區如何把握國際化發展機遇推動可持續發展,并提出了對下一步國際化發展戰略的思考。
高新區國際化迎寶貴機遇期
“國家火炬計劃從最開始實施就提出‘三化’的目標,即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高新技術商品的產業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區處副處長周力表示,國家高新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推動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和高新技術商品產業化方面都得到了比較好的實現,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應該說在前20年一直沒有完全破題,最近幾年是國家高新區開展國際化工作非常好的時期,也是國際化能夠大有作為的時期。
據了解,國家高新區經過20多年的建設發展,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園區產業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競爭且形式不斷豐富、層次日益提高。從上世紀90年代初承接跨國企業生產制造轉移、以出口加工為主要方式融入全球產業鏈開始,國家高新區國際化發展內涵不斷豐富,先后出現了生產制造全球化、市場全球化、技術全球化、人才全球化、資本全球化、品牌全球化等多種趨勢。
隨著內生型企業逐漸走出國門開展跨國經營以及國際化創新要素資源不斷加快向園區匯聚,國際化成為高新區新一輪發展的主要動力,充分利用和配置全球要素資源成為高新區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
“國際化對于國家高新區而言是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國際部主任王明陽說,現在,國家高新區全面國際化的時機已經成熟了。他認為,高新區國際化有三個版本,1.0是產品和服務的國際化,2.0是組織的國際化,3.0是要素的國際化?,F在國內大部分高新區已經進入到產品服務國際化、組織國際化和要素國際化三者并行的階段。
王明陽同時表示,在新的歷史階段,高新區要進一步在國際化發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可以從高端鏈接和以“一帶一路”為重點的對外輻射兩方面入手。高端鏈接方面,跨國并購是幫助企業獲取先進技術資源的重要途徑,其助力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積極效應越來越明顯;對外輻射方面,與海外科技園區合作是值得重點關注的新方式,以科技園區為合作平臺,既能承載企業“走出去”、實現高新區空間擴張輻射,也能建立兩地創新創業生態鏈接,為產業原創輻射創造良好條件。
園區搭臺企業唱主角
“高新區的國際化本質是企業的國際化,只有集聚了一大批有自主知識產權,有內生發展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才能夠真正實現國際化。”周力表示,高新區的國際化應該以企業為主體,以企業內生發展的需求為導向。對于園區的管理者來說,搭建好平臺是今后一個很重要的方向。企業“走出去”,如果沒有政府搭建的平臺,企業單打獨斗會面臨很多的困難。應該以兩國政府為背書,在一個局部的區域內建一個園區和創新園,這對企業來說是個相對風險較小、成本較低的路徑。
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全球化的視野謀篇布局。在創新型企業、高??蒲性核?、中介服務機構和政府的協同配合與有機互動下,中關村科技創新實力與創新競爭力不斷提高,從“電子一條街”的跟隨模仿到“創業一條街”的原創引領,中關村成功躋身全球創新第一陣營,成為僅次于美國硅谷的新經濟高地和全球創新網絡的關鍵樞紐。
“高新區國際化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一路凱歌。國際化主體是誰?肯定是企業,以及企業衍生的聯盟、協會等。”中關村管委會國際化業務總監曾曉東表示,中關村的國際化,核心就是政府搭臺,創新主體唱戲。
曾曉東表示,中關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全球創新網絡的核心樞紐,既是中轉站,又是集散地。不管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中關村如何打造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要把中關村的影響力輸出去。目前,中關村企業在國際化能力方面比較缺乏,提升國際化能力也是中關村正在做的。中關村通過舉辦一些培訓和交流活動幫助企業提升國際化能力,同時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歐美國家的留學生吸引到我們的企業里面去,幫助企業提高國際化認識,提升國際業務的能力,最后使企業國際化能力整體得到提升。
因地制宜推進國際化
“廣州高新區很早提出來開放創新,把對外開放從過去的單打獨斗轉向國際合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政研室主任陳永品表示,近幾年廣州高新區在國際化方面進行了多方面探索。一方面依托中新廣州知識城與新加坡進行綜合性全方位的合作,不僅僅是過去講的招商引資,從產業、技術、項目、人才方面的合作,還有教育、培訓、知識產權、經濟、社會管理創新方面的合作,是一個綜合性全方位的合作。
同時,依托廣州國際生物島開展中國、以色列合作和中國、新加坡合作,在生物島重點搭建生物技術轉移孵化的平臺,設立了中以、中新合作的產業基金?;鹩芍蟹匠鲑Y本,外方選項目進行合作,廣州高新區進行項目對接。同時依托廣州科學城開展中歐合作。
陳永品表示,目前,廣州高新區的國際化,主要是產業的國際化、人才的國際化和資本的國際化、技術的國際化、服務的國際化??偟膩碇v就是“引進來”與“走出去”兩種形式進行融合和交叉。
“成都高新區作為一個內陸園區,近年來主要通過與一些國際園區的合作、國際平臺的打造、國際組織的培育、國際基金等方面積極探索一些國際化的路徑。”成都高新區科技局國際處處長沈俞說。
在與國際園區的合作方面,2015年10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成都高新區與韓國打造了中韓創新創業園,依托中韓創新創業園打造了25萬平米的金融國際廣場,作為創新創業園的核心載體。目前已經引進孵化器20多家,科技型企業120多家,韓方也有20多個項目入駐。此外,2016年7月2日,成都高新區與法國的索非亞科技園結為姊妹園區,每年組織企業互訪。
在國際合作基金方面,成都高新區依托中韓創新創業園,設立了中韓創新創業投資基金;為推動中國和古巴合作設立了規模20億元的成都高新區(中古)生物產業引導基金。
“中國高新區國際化未來要走兩條路,一條路是原創產業引領,產業引領必須做高端鏈接,和以色列、英國、美國做高端鏈接。只要做高端鏈接,中國的國際化之路肯定能走出來。”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說,另一條路就是輻射。
關于輻射,王德祿認為,中國目前有三股力量在“走出去”:一股是高新區,一股是大國企,一股是工業地產商?,F在中國工業地產商紛紛在國外布局,已經形成聲勢。而高新區“走出去”,必須要有先進的思想引領、經驗輸出和法律環境探索,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如果中國的高新區采用美國硅谷的經驗、歐洲的經驗,甚至日本的經驗去闖世界,結局肯定是失敗。必須探索中國經驗,而中國經驗還必須適合當地的法律環境。中國經驗的總結和探索,正是當下急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