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改革創新 | 徐州高新區打造產業“最強大腦”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0-12 點擊:次
這個夏天,位于銅山區的徐州高新區圍繞科技創新密集發力:與15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達成創新創業合作協議;俄羅斯沃羅涅日大學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徐州分中心、微普生物應急安全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傳感器科技產業園項目簽約,計劃用3到5年時間,形成上千家設計各類傳感器的產業集群,成為國內一流的傳感器產業創新創業基地。
一系列大項目和高層次人才競相落戶,主要是看重這個國家級高新區的創新環境。徐州提出高標準打造科技創新核心區——“一城一院一谷一區”,其中的徐州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徐州創新谷,都位于徐州高新區。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瓦西里·扎克耶維奇帶著“固體水”的創新成果,第一次來到中國,在高新區與幾家企業對接后,他信心滿滿地表示,“項目與當地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會很好融合。”
“我們提出打造資源消耗少、環境影響小的現代化綠色科技園區。”徐州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杜海鵬說,始建于1992年的園區,過去布局偏亂,產業門類混雜、服務功能較差,致使產業鏈多點分布、設施重復建設、要素資源配置不科學,制約了發展。近年來,高新區通過積極優化園區功能布局,全力集聚科技創新要素,推進產業轉型,推動園區升級。
在徐工汽車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塊塊鋼板被揮舞的機械手放到沖壓機床上,經過拉延、修邊、沖孔、翻邊、整形,一分鐘后就等待進入自動化焊接車間。這是重型卡車制造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徐工汽車自動化生產線的縮影。公司黨委副書記胡玉美說,他們在實施智能制造中,對10余項工藝進行改造,實現節能減排,比如車架涂裝廢水、廢渣排放降低50%以上。今年上半年,徐工汽車完成重卡銷量6563臺,同比增長63.8%,營業收入18.8億元。
發揮重點產業和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高新區以它們為中心,圍繞產業鏈延展和城市功能完善進行園區重新布局,采取兼并重組等方式,有計劃地整合產業鏈相近企業集聚發展。目前,高新區已相繼規劃建設“一谷、五園、五區”,即:科技創新谷;汽車產業園、安全科技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智能裝備產業園、醫藥健康產業園;總部經濟區、金融集聚區、科教集聚區、嬌山湖商務區、萬達商務區。此外,建設了200多個各類創新平臺,其中國家級研發平臺就有9個;先后與中國礦業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組建了“5+1”協同創新聯盟;成立了總額1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和創新支持資金,為各類創新成果產業化厚植資本土壤。
搭好園區“巢”,引來金“鳳凰”。“我們這里有個‘湖’,沉淀了全徐州的數據,將來要打造全球樣板。”記者走進中國華錄淮海數據湖項目,工程師謝方玉口中的“湖”,其實是通過對6000個機柜進行大數據存儲以及利用數據分析平臺,實現在交通、政務、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智慧化和大數據應用,為政府、企業和市民提供綜合服務。
持續釋放創新動能,越來越多的企業快速邁向中高端。徐州高新區科技局副局長滕文樺介紹,徐鍛集團建立院士工作室,全面完成了小型壓力機數控化改造,成為中國新一代“智能鍛壓設備系統集成商”領軍企業;云意電氣通過在中國香港、美國加州兩地設立研發創新中心,先后開發了汽車智能雨刷、啟停系統、智能監測系統等系列產品,技術水平在國內領先;徐航科技通過建設省級精密壓鑄工程技術中心,成為國產汽車核心部件首席供應商。目前,高新區擁有“瞪羚企業”(高成長中小企業)7家,在園區的企業占比達5%。
“創新是高新區的使命,我們會牢牢扛起徐州科技創新的大旗。”銅山區區長、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劉廣民說,下一步,高新區將不斷提高創新濃度、創新黏度,全力打造淮海經濟區產業創新“最強大腦”、徐州經濟騰飛的“最強機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