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0-19 點擊:次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2013年8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大連高新區考察時作出“又要高又要新”的重要指示。2015年9月,李克強總理到大連高新區創業e港視察,對大連高新區的“雙創”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鼓勵創業者們“集眾智、成大事、促振興”。2017年6月,李克強總理再次來到大連高新區視察東軟SOVO的“雙創”工作,并再次為大連高新區創新創業成果點贊。今年6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公布,大連高新區作為第二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榜上有名。
如今的大連高新區通過促進創新、創業、創投、創客聯動,鼓勵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協同發展,形成以創新創業為引領和支撐的經濟發展模式,并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大連高新區建有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眾創空間等“雙創”支撐平臺54家,其中通過科技部備案的眾創空間15家,通過市級認定的孵化器11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5家,加速器(2025創新中心)10個,“雙創”載體總面積83萬平方米;在孵企業、創業團隊和企業近2000家(個),形成了以創業e港為核心,覆蓋園區重點企業、產業園、院校的眾創空間群落,建成了“眾創空間(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鏈條。
“作為以創新為基因的先導區,大連高新區全面貫徹‘又高又新’的理念,咬定‘創新立區’不動搖,以創新的思維,做‘活’各類創新要素,優化區域創新體系和創業氛圍,‘穩、活、優’多措并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撐創新創業活力持續迸發,全力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駛入‘快車道’。”大連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靳國衛表示。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以市場為抓手
完善科技創業孵化鏈條
26年前,作為大連市創新創業的策源地,大連高新區設立了大連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創業中心”)。作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孵化鏈條建設的試點單位,創業中心始終堅持以“扶持中小型科技企業,培育科技型企業家,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宗旨,苦心經營,大膽探索。
大連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主任曹靜告訴記者,在國家創業孵化迎來30周年之際,創業中心也正根據大連高新區的產業發展方向,結合自身實際大膽創新,提升孵化服務能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開展從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鏈條體系建設,將孵化服務提前到項目創意階段,延后至產業化階段,輔以大連高新區“種苗計劃、育龍計劃、華騰計劃”三大扶持企業措施,形成了從“選種”“育苗”“造林”直至“成材”的孵化服務鏈條。
“比如在苗圃階段,選苗育苗工作完全交給市場化服務機構(眾創空間)去運作。”曹靜表示,這些市場化服務機構的服務精準度、投融資能力,以及技術專業性、市場敏銳度都遠遠高于政府,創業中心就負責培育這種市場化服務機構。
據曹靜介紹,早在2012年,創業中心提供300平方米的培育場地作為創業苗圃,引導企業、投資人、創業導師發揮主體作用,為點子期項目和初創團隊提供投資和全方位創業服務。創業工坊就是當時創業中心倡導成立的第一個市場化運作的創業孵化平臺,經過3年的培育,2014年12月創業工坊被科技部授予“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稱號。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除了創業工坊,大連云工場、知你小巢等以“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的模式運作的新型孵化器(眾創空間)在大連高新區蓬勃發展。
在眾創空間中,中以國際創新孵化器作為孵化器國際化發展的典范,致力于構建“一鏈一線”的創業孵化模式,以覆蓋資本全周期的天使基金、創投基金、并購基金打造完備的投資鏈,以境內外孵化器、加速器聯動打造完善的初創企業孵化線。因借力于以色列創新創業引擎助推中以高技術產業合作、助力大連高新區的創新發展、讓更多大連高新區企業參與到中以合作這一事業中來而備受關注。
大連高新區十分注重孵化服務中相關支撐體系的完善和升級,建立了一站式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天使會客廳。天使會客廳以創業者需求為核心,設立“法務天使”“專利天使”“求賢天使”“信息天使”“貼心天使”“設計天使”等,這些“天使”陪伴在創業者的身邊,發揮各自的專長為萌芽時期的初創企業和團隊提供有針對性的“保姆服務”。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大連高新區已建設(包括在建)眾創空間34家,孵化面積約9.7萬平方米,其中15家通過科技部備案,占大連市58%;15家通過遼寧省科技廳備案,占大連市58%;23家通過市級眾創空間備案,占大連市38%。同時,一批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截至2017年上半年,眾創空間在孵小微科技企業和創業團隊795家,累計孵化企業和團隊1139家,其中153家企業累計投資到位金額2.4億元,累計開展各類創業活動2364場次,參與者6萬余人次。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在孵化方面,以創業中心為代表的孵化器深入研究企業發展規律,不斷完善孵化服務手段,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出臺大連高新區“種苗計劃”,對符合資格的小微企業,在市場開拓、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貸款貼息、人員引進等方面給予支持和補貼。
同時,創業中心通過整合大連高新區周邊的大學、科研院所,形成了“政府機構+科研機構+投資機構”聯動模式,推動政企校三方合作。目前,創業中心經營的生命科學創新中心與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院和大連醫科大學聯合,圍繞相關領域在科技成果轉化及面向市場的小試中試等方面開展合作;引導創業服務機構與高校共建了20余個校企聯合實驗室、項目轉化平臺;鼓勵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券”共享使用科技創新資源。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創業中心連續3年獲得國家級科技企業優秀(A類)孵化器;2015年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首批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目前,創業中心支持建設了“仿真產業集群”“互聯網教育產業集群”“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產業集群”等,并將孵化器內培養儲備的優秀項目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產業加速器中進行催育放大,推動區域經濟創新發展。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以政策為土壤
助力“雙創”插上騰飛的翅膀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2015年4月,大連高新區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契機,陸續出臺《關于推進“創業大連·高新區示范引領工程”的實施意見》《大連高新區管理委員會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試行)》《大連高新區眾創空間認定管理辦法》等文件,為創新創業營造更加適宜的“土壤”。
2015年下半年,大連高新區啟動實施“IT+”戰略,探索用IT技術引領新興產業,實現產業跨界融合發展,并于2016年3月出臺《大連高新區關于推動科技創新做活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目前,大連高新區已有近1億元資金投入到“雙創”中,其中直接補貼3500萬元,并通過政府投入引領社會資本參與,為區域創新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此外,大連高新區還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政策,破解企業融資難題。據記者了解,2016年以來,大連高新區發布實施了《大連高新區關于加快科技金融發展的若干意見》《大連高新區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等系列科技金融政策,公布了《關于促進大連雙創金融小鎮發展的若干意見》,打造服務創新創業的資本市場。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目前,大連高新區支持社會資本投資處于種子期和初創期的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達5億元;通過“百納文創投資基金”“創業工坊天使投資基金”“大連50人投資俱樂部”等天使投資基金,累計投資企業70余家,投資額達3.65億元。
有承諾,就有兌現。2016年12月,大連高新區舉行雙創政策兌現暨總結表彰大會,對13家眾創機構、6家孵化器、9家天使服務機構兌現政策獎勵資金1243萬元,營造了大連高新區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對推動大連高新區眾創空間建設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人才作為創新的第一資源,大連高新區全力筑好巢,引好鳳凰。
“海創工程”是大連市為落實中央“千人計劃”和遼寧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進工程,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國創業,推動大連市和大連高新區產業發展、打造人才優勢、推動自主創新、加快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自2008年啟動至今,“海創工程”已成功組織七批項目申報,共115個項目入圍,59個項目立項,投入政策扶持資金8860萬元,累計減免辦公場地24150平方米,落實人才公寓26套。自主培育了2位中央“千人計劃”專家和15位遼寧省“十百千”人才,引進了8位中央“千人計劃”專家和3位“青年千人計劃”專家。當前第八批“海創工程”項目也正在緊鑼密鼓評審中,屆時會有更多的項目落地并享受政策扶持。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今年,大連高新區對“海創工程”政策進行了全面升級,針對生命科學、智能制造、云計算/大數據、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領域,力爭5年內吸引300名海外人才到大連創業,優選150個項目入圍培育,精選50個項目重點扶持,資金扶持額度由原來的最高200萬元提升至最高1000萬元。升級后的“海創工程”政策將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上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和獨特優勢的產業科技人才高地,推動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除此之外,大連高新區還強勢推出了面向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創工程”,鼓勵和支持國內科技成果轉化。未來,“科創工程”與“海創工程”將共同發力,形成雙輪驅動之勢,共同構筑大連高新區聚集高端科技創新資源的優勢平臺。“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臺,對大連高新區‘雙創’事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高新區新興產業和科技型小微企業健康蓬勃發展。”大連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原馳表示。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以國際化為方向
海創周成引智鏈資大平臺
7月9日,2017中國海創周主體活動落幕。在為期3天的時間里,共有來自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德國等27個國家的487名海外學子參會,其中347人攜帶涵蓋11個領域的244個項目參加22場海創工程路演。
18年前,海創周在大連應運而生,為大連高新區打開了一扇窗,讓全世界海外精英了解大連,同時也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注入創新基因。2010年升格為國家級引才平臺,轉眼間,中國海創周已走過18年歷程。
據不完全統計,18屆海創周共吸引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余名留學人員;與近4.7萬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進行了合作洽談,共達成投資意向6.5億元;1.2萬余名海外人才通過海創周回國就職;4900余名海外人才回國創業,共創辦企業3700余家;獲專利10200多項;累計創造產值7700多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中國海創周組委會開始大膽創新,嘗試市場化和專業化運作,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參與海創周工作。同時,更加注重實效,將項目落地作為重點。”曹靜表示,如今,中國海創周以項目對接、人才對接、資本對接和信息交流4個功能平臺為主線,成為中國頗具影響力和品牌效應的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平臺。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曹靜告訴記者,今年海創周項目質量更優,超過80%的路演項目完成中試,可以迅速產品化,進行市場營銷推廣;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項目超過90%,競爭力較強;吸引了100多個投資機構的投資人到現場對接,特別是美國硅谷和波士頓項目得到投資人普遍認可。
海創周舉辦的18年,也是創新的18年。在這18年里,海創周辦會模式由展覽展示向項目路演轉變;項目評審方式,也由單一技術評審轉變為技術、金融、市場、管理等綜合評審。同時,海創周也嘗試著從大連“走出去”。
2016年4月21日,在與美國斯坦福大學比鄰的太庫孵化器里,舉辦了一場小而精致的項目路演及宣傳推介活動,現場有40多位留學生帶著項目參加。這是中國海創周組委會2016年進行的新嘗試,從大連“走出去”,走進全球創新高地——美國硅谷,啟動了中國海創周“一路向大連”中國海創周海外季·硅谷首場路演活動。
緊接著,美國洛杉磯、加拿大溫哥華,從美國到加拿大,3場路演,3次首秀。中國海創周組委會開啟了海外學子“一路向大連”的序幕。
2017年,中國海創周組委會更是把觸角伸到了英國、德國和波蘭等地。“‘海創周海外季’活動的開展,不僅全面豐富和拓展了海創周的活動內容,也賦予了海創周全新的發展內涵,‘走出去,引進來’的創新之舉再次掀起了海外學子們歸國創業的熱潮。通過這種面對面的溝通,一對一的講解,真正為海外學子打開了安心、放心的回國創業之門。”曹靜說。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以小產業集群為核心
助推高新區產業發展
“很多時候引進一個人就能填補一項產業空白,帶來一場產業顛覆。這些年,海創周引入的人才與項目在很多產業上填補了國內空白,建立了多個國家級實驗室,制定了多個行業標準。同時,也為大連高新區新興產業集群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原馳表示,目前,大連高新區在新能源與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都形成了集群效應,再過5-8年,這些科技創新項目將迎來爆發性增長,屆時不僅能填補多項國內空白,還將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18年的海創周吸引了上萬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業,英特工程仿真技術(大連)有限公司總裁張群便是這其中的“萬分之一”。
2009年,張群放棄美國令人欣羨的高薪工作,回國創業,通過“海創工程”落戶大連,創辦了英特工程仿真技術(大連)有限公司。
“在入選‘海創工程’后,大連高新區和創業中心給予了我們企業很多實實在在的支持”,張群表示,首先給予了3年100平方米的免費辦公場地和200萬元研發資金,同時,公司也見證了大連高新區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激勵人心的優惠政策。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經過多年努力,英特仿真推出了多款工程多物理場仿真和優化軟件平臺,以及系列的行業專用CAE技術產品,擁有10項國家發明專利,獲21項軟件著作權,多項產品和技術已成功應用到一汽集團等企業的自主品牌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設計之中。與日本三菱重工、美國Thermalfisher等企業也建立了合作和技術服務關系,現已發展成為國內裝備制造業的CAE領軍企業。
2013年年初,創業中心與英特仿真共同發起成立了大連仿真產業園,這是國內首個專門的CAE仿真產業園,集聚了英特仿真、力軟科技、偉岸縱橫等7家CAE自主研發企業。2015年8月,英特仿真牽頭成立了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發展聯盟CAE分聯盟。2016年6月29日,英特仿真正式與華為企業云簽署云計算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共同打造仿真服務云平臺和推動云計算產業發展等領域達成戰略合作。
張群表示,仿真服務云平臺的誕生,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高性能計算仿真云服務時代的到來。
孵化器30年:創新引領 大連高新區創業孵化涌動“國際范”
除了仿真產業集群外,大數據“小產業集群”也風生水起。
“我們與大連高新區多個大數據企業有合作,在發展過程中,大家有一個共識,希望建立一個大數據‘小產業集群’,讓大數據產業上中下游的創新團隊和優秀企業聚集在一起,形成良好的互動和活化效應。”大連智城信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于鳳岐告訴記者。
隨后,在大連高新區的支持下,智城信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產業集群正式成立,以聚合社會資源,資產學研互動為服務發展宗旨,擁有成員及戰略合作伙伴40余家,包括主板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企業、IT行業巨頭,聚焦于數據的統計分析和挖掘、模型預測作為集群重點發展的方向。
此外,創業中心還聯合園區相關企業組建了互聯網在線教育產業集群、機器人產業集群,3R產業集群等。
“產業作為園區發展之本,大連高新區打造的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整合了分散、有限的資源,發揮了企業的優勢與潛力,由實力強的大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共同發展,互通有無、互利共贏,激活了大連高新區產業發展的動力,推動了高新區產業發展。”曹靜表示,原始創新是高新區源源不斷發展的動力,作為大連高新區創新創業的策源地,創業中心未來將繼續加大原始創新支持力度,釋放更多創新資源,讓創新火炬在這里熊熊燃燒,讓更多創新成果普惠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