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區奏響建設一流生態科技新城的最強音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0-24 點擊:次
這里是全省工業的主戰場。全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里就集聚發展了6個,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
這里是全省創新的大舞臺。一大批像硅襯底LED技術這樣享譽世界的技術創新成果,從這里噴涌而出。
這里還是時尚都市里的一片綠肺。湖光城影、綠樹沙灘,沿湖一片綠,環湖一片景,恰似城市里珍稀的世外桃源。
今天,立足“高”“新”兩大關鍵字,在這片散發出強大實力、魅力和潛力的熱土上,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帶動區建設如火如荼,全省科技創新示范引領區打造蒸蒸日上,全省綠色崛起先行區塑造雛形已現,全國一流生態科技新城形成指日可待。
這樣的生機勃發,來源于怎樣的發展理念和發展信念?
南昌高新區負責人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全面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省委主要領導在南昌高新區調研時提出的打造 三區一城 的目標,堅持以產業為本、以創新為源、以項目為先,不斷追求產業、科技、城市和生態 四位一體 融合發展,在南昌唱響了 經濟首位在高新、高端產業聚高新、創新創業看高新、綠色崛起數高新 的品牌。”
五年來 這里產業發展迎來高歌猛進
今年以來,南昌產業領域出現了幾件令自己揚眉吐氣,令全國刮目相看的大事,唱“主角”的都是南昌高新區。
先是在多個中西部城市虎視眈眈的智能手機領域,短短半年時間,南昌高新區就引來了國內ODM行業五強齊聚,以及一系列相關配套企業的紛紛搶灘,迅速確立了自己在全國移動終端產業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后是在發達地區也垂涎不已的航空制造領域,南昌高新區用創紀錄的施工進度,推動著瑤湖機場的建設,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航空產業搶占了先機。
這些前所未有的突破,并非偶然。
從移動終端產業上看,經過多年的默默耕耘,南昌高新區已先后落戶了歐菲光柔性觸控感應組建生產基地項目,深圳比亞迪攝像頭模組,華視光電LCM模組,諾思MEMS項目等30余個關鍵產業配套項目,投資總額約330億元,使得一個由觸摸屏、攝像頭、指紋識別、玻璃蓋板、LCM顯示模組、傳感器、觸控芯片、手機閃光燈、耳機、受話器等主要零配件生產企業組成的、相對完整的產業布局基本形成,實現了90%以上手機零配件的本地配套。正是在強大產業鏈的吸引下,全國手機整機生產行業排名前列的華勤通訊、聞泰通訊、與德科技、龍旗科技、天瓏移動通訊魚貫而入,努比亞、小辣椒等智能手機紛紛搶灘。
從航空產業上看,除了作為龍頭的洪都航空,北航航空產業基地、冠一通航等12個通航產業項目也爭相落地,使瑤湖航空城初步形成了以大飛機制造研發為主要支撐,航空航天科研和公共服務等配套為補充的航空產業基地格局。
就是這樣不斷瞄準產業集群做大做強,瞄準創新推廣“重資本、輕資產”的招商模式,瞄準平臺建設、全力做好項目服務,南昌高新區實現了招大引強的爆發式增長。五年來,全區共引進項目307個,投資總額1834.7億元。其中,引進世界500強9家,央企10家,引爆了各大戰略新興產業向高端、前端、尖端升級發展。
光電產業立足“南昌光谷”,正在創造一個又一個產業之最。在晶能光電的基礎上,隨著深圳兆馳、蘇州新納晶等行業翹楚的進入,南昌高新區將形成年產LED外延片約6500萬片產能;在LED高端核心裝備方面,高新區已與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共同致力于LED核心設備MOCVD實現本地產業化。由此,全區形成了核心材料、MOVCD高端裝備、襯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制造、中游封裝和下游應用產品等完整的光電產業鏈。
生物醫藥產業立足創新升級,正打造一個集研究開發、產業孵化、生產貿易為一體的生物醫藥創新平臺。目前,南昌高新區已擁有9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產業基地,482項專利,17個新藥證書,承擔了一批列入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重大專項等科技攻關課題。他們還投資13億元建設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打造全方位的創新服務體系,建成后將發展成為全省生物醫藥高端人才、高端資源、高端技術的集聚地,技術研發創新的高地。
有了產業的高歌猛進,五年來,全區主要經濟指標連年位居全市前列,且年均增速基本實現“兩位數”高增長。相比2012年,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7.2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4.4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1.77%,財政總收入增長62.6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97.03%,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2.32%,實際利用內資增長80.93%。此外,園區主營業務收入在2013年首次突破1000億元、成為全省首個千億工業園區的基礎上,于2016年達到1911億元, 并在全國147個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前進了12位,繼續在全省工業園區領跑。
五年來 這里創新創業收獲累累碩果
今年9月15日,在備受矚目的江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拉開帷幕之際,南昌高新區也同步啟動了2017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當天,他們就現場簽約落戶了京東金融集團眾創孵化器、省科學院材料表面改性技術中試基地等5個重點“雙創”項目,投資總額超億元。
與此同時,隨著南昌高新區產學研協同創新示范基地的揭牌運營,以及青創投資基金成立啟動儀式、青年創業大講堂、創業導師簽約會、全國部分名校科技項目推介會等一系列重點活動的陸續開展,南昌高新區再次成為全省“雙創”的焦點。
在南昌高新區,創新創業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她的基因當中。
走進位于南昌高新區的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里繼“硅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管”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之后,又在黃光、綠光、紅光、下一代無熒光粉LED照明以及新型MOCVD高端裝備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工程中心研發的黃光LED電光轉換效率達到21.5%,遠高于國外公開報道或可查詢到的最高水平(9.63%)。
走進位于南昌高新區創業夢想大街的江西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總能看到一群年輕人忙碌的身影,他們或在討論創業項目方案,或在進行項目設計,無一不在為實現自己的“創業夢”努力奮斗。平均年齡只有22歲的點頂鼎產品設計團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這里,他們不僅獲得了免費的辦公場所和每月100元租金的創客公寓,而且更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創客”,互相之間經常性的交流甚至合作,使一個個奇思妙想正在變成真正的創意產品。
就是憑著這樣一個個創新創業的大舞臺,五年來,南昌高新區通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自己成為全省創新創業的一塊高地。
截至2016年底,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160家,是2012年底的兩倍。除了“硅襯底高光效氮化鉀基藍色發光二極管”一舉填補我省空白,獲得2015年全國唯一技術發明一等獎,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外,還先后有5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在這里誕生。在“雙創”平臺的打造上,他們持續投入約28億元,新增孵化器面積約40萬平方米,使全區孵化器面積超50萬平方米,并著力建設了南昌國家大學科技城。由此,全區擁有26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產業基地,3個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級大學生雙創示范基地已入駐團隊225個,成為全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雙創示范基地之一。在此基礎上,南昌高新區國家級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獲批,是全省唯一入選的國家級高新區。
強大的“雙創”力量,匯聚成了累累碩果。2016年,南昌高新區入選省重大研發專項的項目數占全省近一半。全區專利受理量突破2000件,在全省遙遙領先。與此同時,隨著一大批高端人才涌入南昌高新區,全區已擁有院士17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7名,“贛鄱英才555工程”入選者23名,“洪城計劃”入選者61名。特別是隨著南昌高新區先后獲得國家級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留學報國江西南昌基地等一系列“國字號”金字招牌后,這里的人才總量更是突破了9萬余人,成為全省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集聚區。
五年來 這里環境打造更顯生態宜居
走進美麗的艾溪湖濕地公園,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人的樂園、鳥的天堂”里,一邊是五彩繽紛的鮮花,一邊是水清柳綠的濕地,游客們三五成群,或輕快地騎行在平整的綠道上,或愜意地嬉戲于草地的帳篷里。這是一個寧靜純粹的綠色空間,這更是一塊喧囂都市中難能可貴的生態新城。
圍繞著天然湖泊,高新區一方面致力湖泊保護,一方面以“生態”為招商品牌,吸引法國梅里亞、美國微軟、德國貝塔斯曼、韓國美法思,以及中航工業、中國航天科技、歐菲光、晶能光電等一大批世界500強、央企和國內外知名企業客商聞綠而來,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一江相臨、三湖相間”,這是南昌高新區獨特的生態優勢。為把生態優勢變為發展優勢,他們以“環湖一條路、沿湖一片綠、依湖一片景”為目標,先后精心打造了艾溪湖濕地公園和瑤湖郊野森林公園,使這個國家級高新區里有了獨具一格的百鶴園和天鵝湖;更使這里通過舉辦全省規模最大的荷蘭郁金香花展,引發全城關注。
以獨具特色的生態建設為切入點,南昌高新區積極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規劃理念,走出一條“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融合”之路,成為國家生態工業園示范園,更捧回了南昌市打造核心增長極全市第一名和“森林城鄉、花園南昌”先進縣區一等獎。
在規劃布局上,他們從空間形態入手,以瑤湖為中心,高標準規劃建設了航空城、大學城、未來科技城、電子信息產業園、生物醫藥創新園、國際軟件園,以及生態休閑區和生活配套功能區,形成了集中連片的專業化產業園區和布局科學的城市生態圈。
在基礎設施上,他們5年完成42條市政道路建設,總長約73.2公里;完成改造道路長度約16.2公里。生物醫藥園路網、航空城主干路網、麻丘路網提升、大學生科技創新園、艾溪湖周邊等區域路網建設不斷推進,并同步實施了水、電、氣相關管網建設。
在城市管理上,他們以精細化為手段,不僅高標準建設了101智慧大廈指揮中心,而且推動城市建管實現數字化,智慧城管、智慧管網、智慧照明、智慧環衛、無人機巡航、執法終端等數字化系統全面運營。
與此同時,該區始終關注民生,持續投入大量資金,解決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使全區的社會事業發展得到了全面提升,老百姓真切地享受到了高新區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紅利。
2016年全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6456元,比2012年增加7756元;逐步完善優化“人等房”為“房等人”的拆遷安置格局,5年竣工安置房面積76萬余平方米;實現了民政救助對象醫療救助網上“一站式”結算,18萬余名原新農合參保人員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醫保;總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總投資4億元的南昌三中、二中、南師附小、南昌二十八中均已正式招生,為轄區居民、企業提供了約10000個優質學位……
一個產業、科技、城市和生態“四位一體”融合發展的生態新城,正在江西綠色崛起的宏偉藍圖上,繪出那光彩奪目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