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高新區:軍民融合結碩果 創新驅動譜新篇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1-07 點擊:次
多年來,“神舟”系列、“天宮”系列等承載著無數中國人的航天夢想,而鮮為人知的是,在一次次舉世矚目的發射升空中,蕪湖企業功不可沒:在“神舟十號”的“太空授課”中,宇航員用的“黑板”就是華東光電配套研制的宇航顯示平臺;從“神五”到“神九”再到“嫦娥一號”、“天宮一號”,所使用的電纜都來自蕪湖航天特種電纜廠股份有限公司。
這是高新區軍民融合產業蓬勃發展的一道縮影。自2012年獲批工信部全國新型工業化(軍民結合)示范基地以來,高新區瞄準電子信息、檢測檢驗平臺、航空設備制造、特種電纜等重點領域,壯大軍民融合產業集群,創新驅動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譜寫了軍民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創新引領 “蕪湖智造”再升級
蕪湖素有“創新之城”美譽。高新區始終堅持在提升自主創新方面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以創新為引擎,激發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澎湃動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華東光電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以賽寶研究院為龍頭的檢測檢驗公共服務平臺、以航飛科技為龍頭的航空設備制造及大型裝備基礎件產業、以航天電纜廠為龍頭的特種電纜產業為主的軍民融合產業集群。
“企業產品配套涉及航空航天、兵器、電子、船舶、核工業等領域,與1300余家軍工客戶建立了良好的配套關系,是國內數個尖端武器裝備系統唯一有能力配套特種電纜的廠家。”在蕪湖航天特種電纜廠,總工程師趙明哲自豪地告訴記者,企業每年拿出5%的產值投入技術研發,目前專利擁有量占全省電線電纜企業專利擁有總量的一半。
華東光電的“智造”能力同樣令人驚嘆。該所共承擔國家重點科研攻關任務、國家火炬計劃任務、國家863計劃任務、國家重大工業試驗任務及國家重大裝備國產化任務等國家級、省部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200多項,為100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和重點裝備配套了大量高新技術產品,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部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各種科技獎勵近百項。
在高新區,這些軍民融合企業研發方向不同、生產產品不同,但有一點卻是一致的:以創新不斷引領“智造”升級,研發生產技術先進、質量過硬的產品,為強國夢、強軍夢貢獻著力量。
精心謀劃 軍民融合繪新圖
“隨著國防科技工業發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質量體系從過去突出性能功能逐漸向以可靠性為中心的全壽命周期、全系統和全質量特性轉變。”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此背景下,高新區推動軍民融合產業加速發展,努力把蕪湖高新區建設成為技術研發、產業配套、裝備制造、公共服務配套共同支撐的全國示范基地。
政策的因勢利導之下,一批軍民融合項目加快向高新區集聚。“公司將總部從南京遷到了蕪湖。”在安徽天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程憶寧介紹,公司在高新區投資10.5億元興建電子科技軍民融合工程項目,主要建設軍民兩用微波、毫米波部件的產品生產線和國家級微波重點實驗室。今年初,中科迪高微波系統有限公司落戶高新區,計劃投資“3毫米芯片、模塊以及檢測系統”研發生產項目,主要用于飛機、機場跑道異物檢測以及飛機成像、防撞雷達等軍品、民品。
在高新區各龍頭企業,砥礪前行的腳步同樣不曾停歇。在華東光電,投資15.8億元建設的高端光電器件/裝備制造軍民融合項目進展順利,將形成年產1000套綜合航電系統與關鍵部件以及100套智能檢測設備的生產能力;在中航華東光電,投資15億元的新型電光交互顯示產業軍民融合工程目前正在進行基礎工程施工,建成后將逐步打造我國軍民兩用新型電光交互顯示產業的集聚地;在蕪湖航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15億元的單脈沖二次監視雷達研發生產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已完工,全部達產后形成年產20臺單脈沖二次監視雷達的生產能力……
揚帆奮起正當時。在弋江區的“十三五”規劃中,軍民融合產業的新圖景已經繪就:圍繞龍頭企業,培育一批特色產業,促進軍民結合、雙向互轉,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爭創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當前,高新區正擼起袖子,努力把藍圖變為現實,把愿景變為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