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加快創建國家級高新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1-21 點擊:次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國家級高新區”,是我國在一些知識與技術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建立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產業開發區,具有極高的含金量。
記者近日從有關方面獲悉,眼下,阜陽界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在加快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預計將于明年4、5月份迎來專家實地調研,有望成為明年首批上報的國家級高新區。
產業鮮明,區位優越
初冬時節,沙潁河畔,處處可見大建設、大發展的場景,工廠里更是忙得熱火朝天。
近年來,界首高新區堅持以循環經濟為引領,以健康休閑、機械裝備產業為支撐,促進資源利用和高新技術耦合,形成了“一區四園”的空間發展格局和特色集聚的產業發展格局。
其中,循環經濟領域,形成了再生鉛、再生鋁和再生塑料三大優勢細分產業,實現了資源高端化利用和產業集聚化發展;健康休閑領域,形成了涵蓋食品和功能性保健品、生物醫藥、漁具休閑用品和食品藥品塑料包裝四大細分產業;機械制造領域,以云龍機械、聚力機械等本土企業為龍頭,結合“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特色化、智能化糧食機械產業異軍突起。
此外,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界首區位優勢也十分明顯。該市坐落于京九經濟帶中段,泛長三角經濟區和中原經濟區交匯處,素有“小上海”之稱,沙潁河黃金水道、南洛高速、漯阜鐵路穿城而過,鄭合高鐵設站城南,通用機場選址城北,均將于2019年建成。目前,界首高新區已全面實現“七通一平”,基礎及配套設施健全。
創新能力強勁,項目支撐有力
擁有國家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高新技術產業基地1個,省級糧食機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1個,省級眾創空間2個;擁有院士工作站5個,博士后工作站4個,省級博士后流動站3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0個……“界首的創新能力比較強勁。”界首市市長何逢陽說,界首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雙創”載體建設有序推進,企業自主創新態勢良好,產學研合作不斷加強,創新要素加快集聚。
據介紹,近三年來,界首高新區累計申請專利2600項,年均增長1.8倍;天能集團、強旺集團、華信藥業等60家企業分別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大等50余所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累計簽訂產學研協議300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6項、省級地方標準2項,在相關領域具有話語權。
項目是高新區建設的靈魂。圍繞產業升級、延鏈補鏈強鏈,界首高新區全力推進新上項目,擴產擴能。高新區華鑫、華鉑公司實施“雙改雙新”,項目均已建成,企業在全國再生鉛行業龍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華信生物藥業公司總投資12億元,占地260畝的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部分生產車間已經竣工;強旺集團公司總投資15億元,占地210畝的營養與健康產業園一期主體工程已經完工;貴州康明源科技公司總投資15億元,占地200畝的年產36萬噸塑料管材項目已開工建設;云龍糧機公司總投資10億元,占地396畝的云龍機械產業園一期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年內即可投產;總投資28.3億元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PPP項目有序推進……
“一大批優質項目的簽約、落成,為發展增添了活力,為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打下了堅實基礎。”何逢陽說。
基礎扎實,準備有序
一項項政策得以落實,一家家企業活力迸發,一個個項目順利落地……皖北小城的發展,令人振奮不已。
“在皖北設立國家級高新區,有利于補足短板,加快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從全市、全省,乃至全國來看,意義尤為重大。”省科技廳副廳長羅平到界首調研時說,阜陽、界首高度重視國家級高新區創建工作,各項準備工作開展有序,基礎扎實、發展良好,省科技廳將全力支持阜陽界首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
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曹國英到界首期間表示,來阜陽、界首之前,對阜陽界首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有疑慮,通過實地調研,阜陽、界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各項工作開展有力,為成功創建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現場聽、實地看,我的疑慮徹底打消了,信心倍增。希望界首市在以升促建的同時,爭取早日成功申報國家級高新區。”
阜陽界首國家級高新區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預計明年4、5月份將迎來專家實地調研。界首市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若成功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將彌補我市空白,成為我市的一張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