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引領羅湖要打造全國影響力高新區
來源:未知 日期:2017-11-24 點擊:次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羅湖而言,更是破解難題、支撐發展的轉型契機。”
———羅湖區委書記賀海濤在致辭中表示,雖然路漫漫其修遠兮,但為者常成、行者畢至。羅湖,再一次邁出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的步伐,翻開融入全市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大局的嶄新一頁。
作為第十九屆高交會的“重頭戲”之一,11月18日上午,大梧桐新興產業帶開園暨紅崗國際創新廣場奠基儀式在羅湖清水河舉行,現場還舉辦了新一批合作與引進項目簽約,并為大梧桐新興產業帶標識啟用揭幕。深圳市長陳如桂、市政府秘書長李廷忠,羅湖區委書記賀海濤、區長聶新平出席了儀式。
強區放權推動老城區第三次轉型升級
羅湖是深圳改革開放的起點與深圳最早的建成區,曾是深圳最繁華、最核心的區域,但也最早面臨四個“難以為繼”的困局。因為率先發展,也率先開始轉型探索。
據介紹,一路走來,羅湖已經歷了兩次轉型升級。第一次是1986年至1995年,停止審批“三來一補”項目,推動轄區產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和資金密集型轉變;第二次是1996年至2015年,實施“商業旺區”戰略,突出發展第三產業,逐步形成了目前以金融、商貿等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近年來,羅湖的資源約束和空間瓶頸日益突出,為破解這一困局,2015年8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在羅湖啟動城市更新改革試點,并以此為標志,拉開了全市強區放權的序幕。賀海濤將這一改革試點形容為,羅湖終于迎來第三次轉型升級的“春天”。
借此東風,羅湖強力推進城市更新、棚戶區改造和土地整備,利用釋放出來的土地資源和產業空間,于2016年初提出了“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的規劃藍圖,將在青山綠水和成熟城區之間,打造“無邊界科技創新產業園區”,加快構建“北科技創新、南金融商貿”的產業格局,并積極融入全市產業發展大局。
可以說,強區放權給羅湖這座老城區帶來了全新的活力和生機,給大梧桐新興產業帶釋放出巨大的用地潛力和發展空間,成為老城區轉型發展強有力的抓手。這個主打消費和高端服務業的成熟都市經濟區,以“創新驅動”為領引,正在積蓄起又一次騰飛的動能。
高效推進打造具全國影響力高新區
去年的11月18日,同樣在高交會期間,羅湖區委區政府在會展中心舉行了“大梧桐新興產業帶推介會與重點項目簽約儀式”,鄭重宣告,羅湖依托城市更新、土地整備、棚戶區改造,擬將整個北部地區打造為新興產業帶,重點發展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生命健康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
短短一年時間,產業帶建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突破與進展。羅湖編制了產業帶綜合規劃與產業規劃,產業帶納入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寫進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列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創新節點。
軟通動力華南總部、云康健康集團、中歐金融科技研究院、瀚?;?、賽寶研究院、海外人才離岸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式入駐。預計2017年新增產值34.1億元,新增納稅2.1億元。正在對接與跟蹤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軟件服務等領域行業龍頭或創新企業近30家。
目前,產業帶已經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創新氛圍。數據顯示,2017年,產業帶R&D同比增長5倍,專利申請量實現翻倍,新成立新型研究機構7家,新增創新載體6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1家。
這些僅僅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接下來,羅湖將快速推動產業帶一步一個臺階,一年一個變化,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成深圳市東部高新區。到2030年,大梧桐新興產業帶將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新區,成為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
核心引領紅崗國際創新廣場順利奠基
紅崗國際創新廣場順利奠基,將打造產業帶核心引領項目,是大梧桐新興產業帶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羅湖區土地整備取得的重大突破,率先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每個區整備出一片較大面積的連片產業用地”要求。
羅湖區區長聶新平表示,大梧桐新興產業帶開園暨紅崗國際創新廣場奠基活動,是羅湖落實市委市政府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全球競爭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的具體舉措,也標志著大梧桐新興產業帶建設步入全新階段。
據了解,紅崗國際創新廣場將整合清水河片區華潤五豐收回用地、深業泰富城市更新項目返還用地、深燃深長用地、玉龍新村棚戶區改造用地等地塊,形成連片土地資源,規劃研究面積達68.9萬平方米,近期建設用地達36萬平方米,建筑規模將達150萬平方米,其中華潤五豐收回用地、深業泰富城市更新項目返還用地(共5.8萬平方米)將作為項目一期,先期建設。
同時,紅崗國際創新廣場將由區政府統一規劃、統籌建設,包括統籌地下空間與地面公共空間建設、統一建筑主體設計等。紅崗國際創新廣場堅持土地出讓引進新興總部企業與政府主導建設創新型產業用房并舉,重點發展人工智能與生命健康產業。
引來鳳凰一批批重點企業項目進駐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羅湖得天獨厚的優勢持續地吸引一批批重點企業項目進駐產業帶園區,一個新的深圳東部高新區已經呼之欲出。在當天的活動現場,新一輪大梧桐新興產業帶合作引進項目進行了統一簽約。
據悉,為加快紅崗國際創新廣場建設,羅湖區政府與深圳市大型國企深圳投控集團形成合作,由雙方共同出資成立合作公司,成為紅崗國際創新廣場統籌主體,統籌園區公共空間、創新型產業用房建設,統一園區運營。
同時,圍繞軌道14、17號線清水河站建設及其周邊土地整備、城市更新項目統籌,打造T OD城市開發與運營模式等,羅湖區政府與深圳市地鐵集團、萬科企業股份公司形成三方戰略合作。
隨著產業帶建設深入推進,產業空間不斷拓展,又一批聚焦于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軍民融合等領域總部企業、重點企業與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企業即將落戶產業帶發展,推動產業帶快速形成集聚效應。其中深圳一電科技有限公司、聯科智慧城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或龍頭企業,現場與區政府簽訂入駐意向協議,另有10家首屆大梧桐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企業或其他重點企業同步形成入駐協議,即將入駐。
焦點
羅湖具備四大方面突出優勢
打造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羅湖具備四大方面的突出優勢。
空間優勢方面,產業帶將釋放超過1000萬平方米大體量、成片區產業空間,是深圳市原特區內產業用地、產業空間潛力最大的區域。
區位優勢方面,羅湖是連接東西的東進樞紐,三個口岸聯通香港、輻射國際。
環境優勢方面,羅湖“一半山水一半城”,產業帶坐擁山水之間,環境優美。
產城融合方面,產業帶與城市無縫銜接,工作、生活配套健全,安居樂業成本較低。